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工程知识点总结

细胞工程知识点总结

《细胞工程》知识点总结一、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在体外对生物的细胞进行生长与分化的调控、遗传重组与改良,使其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包括: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器移植、核质移植、染色体移植、转基因等产品:生物的组织、器官、个体;抗体、多肽药物、蛋白质、酶;天然药物、色素、香精;等二、生物工程包括: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

三、1996年Dolly羊的克隆是通过核移植技术,最后在体内生长、分化、发育而成的。

四、植物组织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上无菌培养整株植物或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

又称为无菌培养(aseptic culture)、离体培养(in vitro culture)。

五、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1、植株培养(Plant Culture):在容器(玻璃瓶、透明塑料瓶等)中无菌培养完整的植株。

植株来源:由种子无菌萌发而来;通过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再生而来。

在快速繁殖中,后期的成苗和壮苗阶段属于植株培养。

(一般时间较短)2、胚培养(Embryo Culture):无菌培养植物的成熟胚或未成熟胚,使其形成正常的植株。

目的:○1促进胚的提早萌发,缩短育苗时间;○2克服远源杂种胚的夭折,以获得新的育种材料;○3在科学研究中,用胚培养所得到的幼苗作为其它试验的材料。

3、器官培养(Organ Culture):无菌培养植物的根、茎、叶、芽、花、果等器官,使其增殖或形成其它的组织或器官等。

4、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指无菌培养植物各种组织(如分生组织、形成层、木质部、韧皮部、皮层、薄壁组织、胚乳等),或由外植体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callus),使其增殖或者分化。

注:Callus(愈伤组织):具有旺盛分裂能力,但没有组织和器官分化的细胞群。

5、花药与花粉培养:无菌培养植物的花药(带花粉)或花粉,形成单倍体植株。

补充:有效的育种辅助手段:单倍体植株获得以后,通过染色体加倍,即得到可以稳定遗传的纯和二倍体,缩短植物育种年限。

6、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无菌培养植物的单细胞或小细胞团。

细胞培养可用于:○1植物克隆;○2细胞系的诱变和变异体的筛选;○3生产有用化合物(useful chemicals)。

7、原生质体培养(Protoplast Culture):将无细胞壁的原生质体培养成愈伤组织或植株。

(注:由于无细胞壁的障碍,原生质体是实现远源植物间大规模遗传物质重组的良好体系。

)六、植物组织培养简史1838年:Schwann 和Schleiden在细胞学说基础上提出了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假说:一个高等生物(动物和植物)身上所有的体细胞(somatic cells)均来自一个共同的细胞——合子(受精卵);在适当的条件下,一个体细胞应能像合子一样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能力。

细胞全能性假说是开展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理论基础;验证细胞全能性假说是开展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动力。

哈布兰特: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第一人;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Haberlandt根据Schwann和Schleiden 创立的细胞学说提出了细胞全能型(totipotency)理论。

1934年,美国植物生理学家White由培养番茄根建立了第一个活跃生长的无性繁殖系。

1937年,White研配了综合培养基(White培养基),并发现了B族维生素和生长素。

1952年,Morel和Martin首次证实,通过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可以由已受病毒侵染的大丽花中获得无病毒植株。

1958-1959年,Reinert和Steward分别报道,在胡萝卜素愈伤组织培养中形成了体细胞胚,该实验第一次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962年,Murashige和Skook发表了著名的植物组织培养基——MS培养基。

1967年,Bourgin和Nitsh等通过花粉粒培养获得烟草单倍体植株。

七、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1、植物科学研究的有效手段;2、快速繁育植物的优良品种;3、挽救和保存植物的优良品种,挽救濒危植物资源;4、在植物性状改良上的应用○1胚培养可克服远源杂交不孕的困难;○2花药(花粉)培养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3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可克服有性杂交不亲和,创造远源杂种、甚至新的物种;○4单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突变体的筛选;○5植物转基因技术为人们定向、快速改良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提供了方便(但植物转基因必须依赖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离体再生技术>)。

5、生产有用物质(useful chemicals)八、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优点1、不受气候、季节和地理位置的影响;2、不受病虫害的影响;3、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容易调控,容易根据市场需求调节生产;4、效率高、质量好。

九、植物组织培养的设施1、试剂与设备◇1化学试剂(用于配制培养基)无机试剂: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钙、硫酸钾、硫酸镁、硫酸铵、硫酸铜、硫酸亚铁、磷酸氢二钾、氯化钙、硼酸、钼酸钠等。

有机试剂:维生素(B1、 B6、烟酸、生物素)、氨基酸、糖(碳源)、植物激素、凝固剂以及其它一些物质。

◇2无菌设备○1灭菌锅(autoclave):最常用消毒的工具。

种类多:手提式(如常见的医用消毒锅,体积小)、立式(体积中等)和卧式(有中型和大型)之分;有自热式(带有加热装置)和外热式(无加热装置,需要从外部加热,如煤气、电炉、蒸气等)之分。

使用什么样的灭菌锅,要根据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和规模而定。

○2超净工作台(laminar air-flow cabinet):用于对植物材料进行无菌操作。

超净工作台=空气过滤器,空气经过1-2次粗滤后,最后通过孔径为0.2-0.4μm的滤网。

是细胞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

超净工作台可以分为双人和单人、单面和双面、水平风和垂直风等类型。

○3培养室(Culture room)植物材料需要在一个可控温、控光、洁净的地方进行培养。

如规模小,则有1-2个培养箱即可。

培养箱体积小,不占地方,控温、控光条件好,很适合于摸索植物材料的培养条件和科学研究。

缺点是空间小、价格昂贵(7000-10000元/台)。

2、培养室所需要的设备○1培养架:培养架的设计既要考虑充分利用培养室的空间,也要考虑取放材料方便;○2加温/降温设备:空调;○3光照和控光设备。

分为光培养室和暗培养室。

光培养室常用日光灯照明,并安置控制光照时间的自动开关。

3、培养容器○1玻璃容器:如试管、三角瓶、果酱瓶、罐头瓶、饮料瓶等。

玻璃瓶耐高温消毒、透明(便于观察),且为惰性物质,对植物材料的生长影响小,是组培中用得最广的容器,但容易破碎。

○2透明塑料容器:轻巧,不易破碎,但不耐反复高温消毒,而且有些塑料容器在高温消毒时会释放一些有害的物质,影响材料的生长。

○3容器封口:良好的封口用品要求做到既可以防止污染和容器内水分的过分散失,又要做到透水、透气。

棉塞、锡箔纸、耐高温的塑料纸(如培养食用菌的聚丙烯塑料袋)。

其中以棉塞是最好。

现在也有专用的封口膜和瓶塞。

4、其它仪器和设备○1天平:需要1台万分之一的精密分析天平和百分比之一或十分之一的普通天平。

○2冰箱:用于储藏一些不宜在常温下较长时间放置的药品和试剂,如维生素、氨基酸、激素、微量元素等。

○3酸度计: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pH值,因此需要对培养基的pH值进行测定、调节。

酸度计测定pH值精度高,准确,但比较烦琐。

如不是进行要求很高的培养(如单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或进行不同pH值对植物材料生长的影响,可以用pH试纸代替。

○4蒸馏水器或者去离子水生产装置○5酒精灯○6解剖刀和镊子○7摇床十、植物组织培养室的设计植物组织培养工作按内容不同可以分为3个的过程:1.培养基的准备:包括试剂的配制、容器的洗涤、培养基的制备与消毒等;2. 植物材料的无菌操作;3.植物材料的培养、观察与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要求无菌,因此,在设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时既要考虑各环节的衔接,又要避免不必要的交叉,特别是商业化组培苗生产,更要特别注意防止污染。

最好是三部分工作相互独立。

十一、植物组织培养基1、培养基的组成培养基的重要性:○1植物材料生长的营养来源;○2调节植物材料生长与分化的主要途径。

培养基的种类:共同之处: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不同之处:营养物质的浓度不同。

培养基的组分:○1水:要求纯净。

应用蒸馏水、去离子水、而不用自来水;○2无机营养成分:大量元素:大量元素:C, H, O, N, P, K, Ca, Mg, S;微量元素:Fe, Cl, Cu, Mo, B, Zn, Mn;不同培养基的无机盐(特别是大量元素)的浓度差异很大○3有机营养:维生素和氨基酸的总成常用:肌醇、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和甘氨酸等;其它的维生素:维生素M(叶酸)、维生素B2(核黄素)、泛酸钙等;其它氨基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天冬酰胺等;关于培养基中有机成分的复杂性,要视材料培养难易而定。

难培养的材料,则要增加有机成分的种类。

○4碳源:最常用的糖是蔗糖(sucrose),但也有用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或其它的糖(lactose,maltose),有时几种糖混用。

糖是营养物质,但不是越多越好。

培养基中糖的用量大多在10—60g/L,一般为20—30 g/L。

○5植物生长物质: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总称植物激素:植物合成的、微量就有显著效应的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相似作用的物质。

根据功能不同,植物生长物质共分为五大类:(1)生长素(Auxins):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生长素的作用:○1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导致愈伤组织的形成; 2,4-D>NAA>IAA,IBA○2控制器官的分化,诱导根的形成; IBA>NAA>IAA(2)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玉米素(ZT)、6-苄基氨基嘌呤(6-BA,BA,BAP)、激动素(KT);细胞分裂素的作用:○1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导致愈伤组织的形成;○2控制器官的分化,诱导芽的形成和增殖。

(3)赤霉素的生理作用:赤霉素最显著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的伸长,也有打破种子休眠的作用。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使用赤霉素主要是促进芽或茎的伸长。

赤霉素对热不稳定,故不宜用高温法消毒。

(4)乙烯的生理作用:促进果实成熟,加速植物衰老。

植物组织培养极少使用乙烯(乙烯利),相反,而是尽量控制乙烯的产生。

(5)脱落酸(ABA)的生理作用:促进植物衰老的激素,植物组织培养很少用。

在胚状体的诱导和培养中常常使用脱落酸,促进胚状体的成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