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混凝土考察报告范文精选3篇(全文)

商品混凝土考察报告范文精选3篇(全文)

商品混凝土考察报告范文精选3篇XX:由于重庆特别的地理位置,缺少天然的中、粗砂,泵送商品混凝土常采纳特细砂、机制砂,所配置的混凝土为特种混凝土。

特细砂成多角形及砾石形,具有细度模数小、级配差、空隙率大、质地坚硬、表面较光滑、化学成分及矿物质组成多含量大、碱活性低、含泥量相对较大的特点,细度模数一般为0.5~1.3之间,松散密度为每立方1160~1500千克。

目前重庆的建设工程用机制砂是由石灰岩或砂岩经开采加工而成的人工砂,细度模数一般为3.0~3.5之间,含粉量在8%以下,压碎值在20%左右。

从应用角度来看,虽然机制砂细度模数达到中、粗砂水平,但与天然的中、粗砂相比级配差、颗粒小、颗粒粒形较差、表面粗糙、单独用于配制流动性混凝土时,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差、难以达到泵送商品混凝土施工要求。

因此,一般不单独使用,而将其与特细砂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这样既可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同时又可以提高混合砂的细度模数。

从曾经考察的部分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来看,在进货原材料上和生产混凝土上存在以下问题,导致混凝土质量的波动和差异:①特细砂、机制砂和碎石、卵石进货原材料差。

特细砂含泥量和含泥块量大、含贝类杂质多,细度模数小,没有进行筛选。

机制砂颗粒强度不高、级配差、石粉含量过大。

②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在生产混凝土时,质量操纵体系建立不全面,执行不严格,缺乏有效的监督。

③现场实体原材料可能与资料不符,特别体现在各种试验报告内容不能反映使用的全部材料。

现场原材料的供应是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而资料只反映了某一时间段,所以验报告的内容不能正确的、全面地反映现场的材料的真实情况、会出现误导。

从以上情况来看,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成品混凝土质量,如何操纵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幸免质量风险,有效的操纵泵送商品混凝土质量,幸免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进行索赔,从监理质量检验角度而言,体现事前操纵、事中操纵、事后操纵,采取包括生产检验、交货检验、正常检验和监理抽检的手段。

根据泵送商品混凝土特点和在施工过程中的要求,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一下重庆C50~C60强度商品混凝土的监理质量检验操纵重点。

一、参与考察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

1、在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与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签订合同前,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必须将营业执照、企业生产资质、工艺流程组织、试验室的等级、人员资质以及计量装置近期经过GJ 计量部门检定的资料,报送监理检查。

2、实地考察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

在考察过程中着重以下几点:(1)原材料是否按不同品种、等级、规格专库存放,是否混杂,是否在配料仓配有漏筛。

(2)原材料使用前是否具备质保资料,是否经供货厂家出厂检验,出厂检验结果是否满足要求。

原材料供货厂家在对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进行原材料供货时,商品混凝土厂家是否进行抽检,是否原材料的各种质保资料完整真实。

①水泥:应有原材料供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出厂检验报告。

在出厂检验报告中必须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安定性、凝聚时间的检验。

②碎石、卵石:应有原材料供货厂家的出厂检验报告,在出厂检验报告中必须包括和满足表一内容。

碎石、卵石出厂检验报告:表一。

⑤外加剂:应有原材料供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出厂检验报告。

在出厂检验报告中必须包括以下内容:泵送剂出厂检验包括有密度或细度、PH值、塌落度增加值、塌落度损失;早强剂出厂检验包括有密度或细度、钢筋锈蚀。

⑥掺合剂:应有原材料供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出厂检验报告满足表七内容。

粉煤灰出厂检验:表七。

(3)混凝土外加剂是否按不同气温段批量组织生产,是否从批量生产中抽样掺外加剂进行混凝土试验,是否有证明其掺量、水泥的适合性、混凝土强度、坍落度损失和凝固时间的资料。

(4)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文件、所用的原材料性能、施工技术要求,经计算、试验室试配和调整后确定,检查是否有资质检测机构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商品混凝土厂家按已批准的配合比提供的商品混凝土质量,必须满足供需合同的要求,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商品混凝土厂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配:①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别要求时;②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③原材料品种或产地发生变化时;④工程发生设计变更,引起混凝土等级发生变化时;⑤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⑥气候气温变化差异较大时。

遇有下列情况时,应提高混凝土配制等级:①现场条件与试验室条件差异较大时;②C3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纳非统计法评定时。

(5)混凝土厂家是否建立建全生产质量检测与操纵体系,应包括组成材料的检测体系,计量混凝土拌合物搅拌体系、运输等工序的操纵体系等。

(6)考察完成后,应及时形成监理考察报告。

二、对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进场前的资料进行复核。

(1)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必须将营业执照、企业生产资质、工艺过程、试验室的等级、人员资质以及计量装置近期经过GJ计量部门检定的资料,报监理审查认可。

(2)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审批,制定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质量操纵、混凝土质量操纵抽样制度、原材料质量操纵的相关规定,规范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质量操纵中的职责和行为。

(3)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提供相应混凝土资料,包括原材料质保资料,复检资料等。

①水泥:应有原材料供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和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的复检报告。

在复检检验报告中必须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安定性、凝聚时间的检验。

②碎石、卵石:应有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的复检报告。

③机制砂:应有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的复检报告。

④特细砂:应有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的复检报告。

⑤外加剂:应有原材料供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和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的复检报告。

在复检检验报告中必须包括以下内容:泵送剂复检包括有密度或细度、PH值、塌落度增加值、塌落度损失;早强剂复检包括有密度或细度、钢筋锈蚀、1天和3天抗压强度。

其中1天抗压强度计算要求:水泥为一等品时,>1.35×基准混凝土强度;水泥为合格品时,>1.25×基准混凝土强度。

⑥掺合剂:应有原材料供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和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的复检报告。

现场常采纳Ⅱ级粉煤灰,在复检检验报告中必须包括和满足表七内容。

XX:1009-2374(20XX)34-0031-03随着社会进展,现场搅拌混凝土难以满足21世纪混凝土工程的大型化、多功能化、施工与应用环境的复杂化、资源与环境的优化需要。

鉴于此,商品混凝土生产集中、规模大,便于治理,能实现建设工程结构设计的各种要求,具备质量稳定、技术先进、提高工效等特点,受到工程界的认可。

但商品混凝土在施工中也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目前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出现泌水离析、塌落度损失、外观不良、裂缝、强度达不到要求等。

以上问题其一属于新拌混凝土和易性问题,其二是硬化以后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问题。

这两方面问题与组成材料自身性质、组成材料间的用量比例、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养护条件和外加剂等因素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为提高商品混凝土质量,本文从施工企业、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监理企业等主体入手,谈谈如何进行商品混凝土质量操纵。

1 施工企业对商品混凝土质量操纵商品混凝土从进厂验收到现场浇筑振捣、养护成型,每一道工序都对成品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做到专心、专业。

商品混凝土的半成品特性决定了对施工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出较高的技术要求。

1.1 施工企业生产前初步操纵在这个阶段,施工企业负责人和监理单位相关负责人一起对商品混凝土厂家的营业情况、公司规模、生产能力、质量保障情况、设备情况等应进行实地调研,对其资质、材料、供应产量等进行评价,尤其是对于有抗渗性和抗冻性要求、厚大体积混凝土、工期要求比较紧的特别工程,在调研时一定要特别考虑。

考察现场认真负责,要随机对原材料进行抽查检测,检验其原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是否能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此外,还要考虑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和施工现场之间的运距,看能否满足运距要求。

通过对多家厂家的实地考察和比较,选择装备技术实力和供应实力优质的混凝土生产企业,以满足工程所需要求。

1.2 施工企业在商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操纵1.2.1 施工单位规范自己行为。

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技术人员一起推断商品混凝土配合比是否合理,在每次混凝土浇筑之前,严格检查配合比的执行情况,对坍落度进行实测,满足要求则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施工单位在应用商品混凝土的过程中,对商品混凝土应逐车检查。

当施工单位发现运抵现场的商品混凝土不符合要求时(主要表现为离析、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和易性不合要求、混凝土运抵现场已超过初凝时间等问题),要令其退场。

混凝土被运至施工现场后,为了增加流动性,不同意私自加水企图改变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当由混凝土生产技术人员进行原因分析。

1.2.2 做好浇筑和振捣工作。

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合理组织分层分段流水施工,根据总工程量、进度和分层分段的具体情况确定每次浇筑混凝土的量,编制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和详细的技术交底书,确保混凝土质量。

在浇筑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检查模板的尺寸、标高,检查钢筋品种、规格、数量和位置,合理地预留施工缝。

在浇筑地点要随机抽样制作标准立方体试块,试样的选取要符合规范要求,妥善养护,作为判定混凝土是否合格的依据。

混凝土浇筑入模后,由于内部骨料之间的摩擦力、水泥静浆的粘结力、模板和拌和物之间的摩擦力等因素,使得混凝土不能自动充满模板,达不到相应的密实度,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性、耐久性等,初凝前要分层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硬化后的外观质量和强度。

当采纳插入式振动器时,应垂直插入,严格按照“直上直下,快插慢拔,插点均布,切勿漏振,上下抽动,层层扣搭,时间掌握好,密实质量佳”的操作要点进行操作。

1.2.3 混凝土浇筑后养护问题。

混凝土逐渐凝聚硬化主要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温度、湿度和养护时间是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三大操纵要素。

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同时,通过养护,以防日晒和风吹,减小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降低混凝土块体的温度应力,幸免产生干缩裂缝。

当采纳自然养护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2h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保湿和浇水,对于硅酸盐水泥、一般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7d,对于掺用缓凝剂或者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干硬性混凝土应于浇筑完毕后马上进行养护,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当采纳人工养护尤其是蒸汽养护的时候要注意养护四个阶段的温度和时间的操纵。

养护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的特点做好养护,把养护环节的质量操纵点落到实处,最终确保混凝土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