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毕业论文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论文

英语毕业论文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论文

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论文
摘要:近年来,幼儿越来越多地以不同的形式接触第二语言(我国的幼儿主要为英语。

)从某种意义上讲,早期儿童是否有必要学习第二语言似乎已不是人们的关心所在,大家更关心的是学习第二语言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借鉴一些研究资料和近几年我们做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研究》取得的一些研究结果,我们用事实、事例和研究资料证实幼儿园开展双语教学活动(主要指英语活动)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园;英语教学;幼儿心理发展;语言能力
一、能促进幼儿语音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双语活动中教师自然会向儿童展示另一套与母语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

这一方面可以促进儿童对语言多样性的理解,丰富儿童的多种语言经验,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首先,在进行双语活动时,可以使儿童对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产生敏感。

英语和汉语不属于同一语系,各自有相对独立的语音系统和语法系统,随着学习的深入,幼儿会逐渐意识到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在学习和运用不同语言时能够即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系统。

对语言之间差异产生敏感的直接结果是幼儿开始将语言看作他们头脑中已经拥有的诸多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系统,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操作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

其次,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幼儿语言交际能力
的提高。

我们通过12所实验幼儿园测得的数据和分析,可以充分
显示这一点。

因为进行双语活动时,可使幼儿获得更多的机会参
与以语言为交际手段的交际活动,从而提高了他们对交往情景和
交往对象的敏感性。

第三,早期儿童学习第二语言,使他们更容易获得纯正、地道的第二语言的发音。

我们从央视10套节目一年一度的“希望
英语风采大赛”中,小学组的语音普遍优于中学组和大学组的语
音便不难看出这一事实。

而这一点也能得到科学的左证。

美国康
乃尔大学的研究机构在1996年第1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通过核磁扫描发现,成年人学习外语时使用的大脑部位与儿
童明显不同,由此导致成年人掌握外语的速度远远没有儿童迅速。

这是因为大脑中负责学习语言的部位即“布罗卡斯区”在人的幼
年时期非常发达灵敏,人们的母语即贮存在该区域。

但随着年龄
的增长,该区只能在大脑的另一部位重新建立记忆结构,新的记
忆结构没有“布罗卡斯区”灵敏,在使用时还需要与“布罗卡斯区”建立联系,因此成年人学外语的速度很慢,掌握得远没有儿
童牢固,也较难形成基于“布罗卡斯区”的语感。

神经心理学家
的一致看法是,超过了青春期就不那么容易完全习得第二语言的
语音。

成人当然也能学会第二语言,但只有6%到8%的人可以习
得不带第一语言口音的二语。

二、能促进幼儿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
我们通过对进行双语课题研究的实验园的不断观察和检
测中发现,与学习单语言的幼儿相比,学习双语言的儿童较早的
发展了一种分析语言本身结构的能力,他们能较早意识到言语表
征与语义是分离的,他们在学习语言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在语义上
而不仅仅在形式上。

儿童的思维更多地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
象及其联系进行思维,而语言是人思维的工具,在概念的形成、
思维的发展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学习第二语言使同一
形象的两种语言序列发生联系,加速了幼儿对语言和语义的分离,对幼儿概念的形成和思维能力特别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高起促
进作用。

我们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学习双语的儿童,往往在思
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创造性和新颖性方面优于学习单语的幼儿。

双语实验班里的幼儿较普通对比班里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更强,
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性格更开朗,言行举止更大方,尤其
是礼貌用语的使用更频繁。

因为在幼儿园开设英语教育,是在完
成汉语教学大纲的同时进行的,这实际上增加了幼儿掌握语言的
总量,语言的训练与运用促进了幼儿的表达能力,而表达能力的
提高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并且开始萌发第二语言的思维。


脑是多使用才能发达的观点出发,幼儿在学习英语时也开发利用
了大脑的语言中枢。

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语言的发展将促进
思维的发展[2]。

三、能促进幼儿早期智力的开发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
受语言能力的影响最大。

”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著名科学家道
尔顿1岁半能自行阅读,2岁半就能写信;德国杰出诗人歌德4岁能读书,8岁时除精通德语外,还对英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等皆能运用自如。

这两位日后非凡的“神童”共同特征,就
是具有超强的语言能力。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也是在幼
儿时期掌握了英、法、德等几门语言的。

199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
奖的获奖者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他
今天取得的成就也受益于小时侯接受了双语即英语与母语的教育。

众多例子不胜枚举。

总之,正是他们幼时所受到的多种语言与文
化的熏陶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向发散型发展,使他们的早期智力得
到开发。

当然,语言的发展决定和制约着思维的发展这已是不争
的事实,而第二语言的发展对思维的影响或智力的发展程度究竟
有多深,力度究竟有多大,这是我们下一步重点并希望用实验数
据来进行说明和验证的。

四、有利于幼儿母语和社会化的发展
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因素有社会环境、生物学因素和
心理工具等,其中心理工具主要是指语言。

通过双语活动学习并
掌握第二语言使儿童有可能与不同语言群体的成员进行交往,当
幼儿观看外语的原声动画故事片接触外国文化时,能拓展视野,
可以在一个多文化环境中认识世界的同时,更好的认识自己,评
价自己,从而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而就双语活动对
幼儿母语发展的影响来看,我们的实验表明:往往是能用英语作
对话的幼儿其母语的发展也较好,母语表达更流畅自如。

语音的
反应也呈这种趋势。

因为幼儿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毕竟成天身处在
本族语的大环境里,来自家里家外以及一切与之接触的人包括他
的同伴以及除双语教师之外的所有幼儿园的其他成员,无不是在
以母语影响他,并随时和他交流。

本族语如同一个浩瀚的海洋浸
没了幼儿的头顶。

而以第二语言在中国的语用地位,其能给幼儿
的影响充其量不过如同喝杯茶。

只要不是在一个人为的、全封闭
的第二语环境里且和母语完全隔离的情况下,担心幼儿园的双语
活动会对其母语的发展造成影响,这种忧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如果说有影响,也是积极的多于消极的,我们的实验也证实了这
一点。

总之,学习第二语言对儿童来说,不仅意味着可能掌握
两种语言,更重要的是,它还可能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认知发展
和社会化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但是,这些积极影响变成为现实仍
要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其中,优良的师资、正确的学习目标、合适的学习内容和恰当的学习方法最为关键。

因此,在进行双语
活动的时候,老师应该尽量的让学习的内容“生活化”,抓住孩
子生活中喜欢谈论的人和事创造适当的语言情景,增加幼儿在生
活中常见的语言的输入量和要求恰当的输出量,让孩子在学习过
程中获得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知识。

老师在双语活动中要
给幼儿提供大量的语用机会,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惊喜,让活动
的过程充满乐趣。

而作为老师要不断的变换活动的内容,自己要
充满活力和激情,通过表演手势、动作操作、合作练习、自编游
戏等,鼓励孩子勇敢地去做,去表现自我,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调动幼儿学习语言和学科知识的积极性,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
动中不知不觉的习得或学得第二语言即英语,同时也起到促进幼
儿的心智和心理能力得到发展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