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抓大题】冲刺2021年1月浙江选考地理中国区域地理大题集训4 青藏地区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西台吉乃尔盐湖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原为同一湖泊,后因湖泊退缩分离而独立,其主要的湖水补给来源于盆地南部昆仑山水系的那棱格勒河,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是其面积变化的重要因素。
盐湖内蕴含着大量盐类矿物资源,随着盐湖资源开发程度的加大,资源开发行为对盐湖的形态、大小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尤其在2005年以后,盐湖区的资源开发行为如修建人工盐田、修筑拦水坝和建设工厂设施等,已成为主导盐湖湖水面积变化的关键因素。
图甲示意台吉乃尔盐湖湖区位置,图乙示意柴达木盆地2000—2015年的年均气温及年均降水。
东、西台吉乃尔盐湖2000—2015年湖水面积(km2)数据统计表(1)指出2000—2015年东台吉乃尔盐湖湖水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雅丹是干旱地区特有的风水复合侵蚀地貌,一般出现在沙漠、戈壁之中,而在台吉乃尔湖区的鸦湖附近却形成了独特的水上雅丹地貌。
下图示意水上雅丹地貌景观。
(2)按照下表示意,将该地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补充完整。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示意图材料二:墨脱县大部分区域内的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18~22°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28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2~16°C,这也让墨脱被誉为“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材料三:位于墨脱县上游的米林农场,海拔2860米,平均气温8.5"C,年均降水量780mm。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今已成为西藏最大的水果产业和禽蛋、肉鸡生产等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中含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少)供应基地。
(1)墨脱所处的雅鲁藏布江峡谷形成的内力作用是_________;该地多发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和_________,说明墨脱被誉为“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的原因。
(2)据材料三指出米林农场农业生产限制性自然因素是____;该农场成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并分析该地农业生产可能会引发哪些生态破坏问题。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和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一4℃以下。
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
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
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_ 。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 ,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__。
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_______ 、___________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青藏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4,人口仅占1%,“高”、“寒”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青稞、小麦、豌豆等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高原上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众多的旅游爱好者,图1是青藏地区图,图2是川藏南路海拔图。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山脉,②___盆地,③___公路,④___江。
(2)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穗大粒饱,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请你说出气候方面的原因。
(3)每年夏秋季节,沿川藏南路从成都到拉萨是骑行爱好者通常选择的路线,请据图说出骑行者沿途需要克服的不利气候条件。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区周围地区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东西岸沙漠化面积扩大。
湖区盛行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
位于布哈河口的鸟岛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
(1)说出布哈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鸟岛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的原因。
(3)简述青海湖东部沙漠的形成过程。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周边有淡水河流注入,这些河流上修建了大量水坝便于引水灌溉。
青海湖是个严重的“三高患者”一高寒、高盐、高碱,湖中能存活的生物寥寥无几,其中青海湖裸鲤最为特别,当地人也称其为湟鱼。
湟鱼是泗游鱼,生长缓慢,幼鱼阶段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食,成鱼杂食性,每年3月下旬至8月由青海湖进入河中繁殖,在繁殖季节内,当水温低于6℃或超过17.5℃时,或水质变差时,便无繁殖活动。
青海湖栖息的水鸟中有很多以湟鱼为食,湟鱼对维系青海湖流城“水--鱼--鸟”生态链的安全至关重要。
下图示意青海湖周边地区。
(1)简析青海湖盐度较高的原因。
(2)说明青海湖湟鱼生长缓慢的原因。
(3)近些年,青海湖湟鱼数量大规模下降,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4)有人认为,可以通过人工投放饵料提高湟鱼产量,你认为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拉萨河谷宽坦,平均海拔为3600米,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却高于北京3—4℃,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北京10—11℃,因而气候更加冷暖宜人。
拉萨河谷的大气含氧量约为海平面的65%,外来人员总因高原缺氧而产生心理畏惧。
材料二:据了解,从2013至2022年,拉萨市将在拉萨河谷规划用10年时间造林绿化河谷及两岸山体,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材料三:拉萨河谷位置(如图所示)(1)分析拉萨的气候与北京比,为什么拉萨冬季比较温暖,夏季比较凉爽。
(2)指出拉萨河谷造林绿化项目的环境意义。
答案与解析1.【答案】(1)2000—2005年盐湖湖水面积扩张缓慢,2005—2015年盐湖湖水面积显著减少至干涸。
2000—2005年,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再加上年均温上升导致冰川融水增加使入湖水量增加;2005—2015年,年均温总体上升,蒸发加剧,再加上盐田开采、人工建筑拦水坝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湖水量减少。
(2)①由于青藏高原隆起,古湖相沉积岩层受到构造挤压,形成西北向褶皱;气候持续变干,古湖逐渐萎缩,在一些隆起地区开始发育古雅丹②气候转向温暖湿润,山地降水及冰川融水增多,使注入台吉乃尔湖的水增多,再加上人工建拦水坝,导致河水在鸦湖地区滞留,形成水上雅丹【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知,2000—2015年东台吉乃尔盐湖湖水面积变化的特点是:2000—2005年盐湖湖水面积扩张缓慢;2005—2015年盐湖湖水面积显著减少至干涸。
2000—2015年东台吉乃尔盐湖湖水面积变化的原因:读图乙可知,2000—2005年,山地降水增多,年均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水增加,使入湖水量增加,所以2000—2005年盐湖湖水面积扩张缓慢。
读材料可知,2005—2015年,年均温总体上升,蒸发加剧;而且,在2005年以后,盐湖区的资源开发行为如修建人工盐田、修筑拦水坝和建设工厂设施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湖水量减少,湖水面积显著减少至干涸。
第(2)题,该地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可以分四个阶段来分析:第一阶段,远古地质时期,这里是一片古湖,气候温暖,湖床接受碎屑物质沉积,形成古湖相沉积岩层。
第二阶段(分析内外力作用和气候变化),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古湖相沉积岩层受到构造挤压,形成西北向的褶皱;青藏高原隆起后,阻挡水汽,气候持续变干,古湖逐渐萎缩,在一些隆起地区开始发育成古雅丹。
第三阶段,随着气候不断变干,湖盆不断收缩干枯,古湖相沉积岩层出露于地表,不断被侵蚀,形成雅丹地貌。
第四阶段(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随后,气候转向温暖湿润,山地降水及冰川融水增多,使注入台吉乃尔湖的水增多,再加上人工建拦水坝,导致河水在鸦湖地区滞留,从而形成水上雅丹。
2.【答案】(1)板块碰撞挤压(或地壳抬升);崩塌(或雪崩),纬度低,热量充足;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地势起伏大,气候(植被)垂直分异显著,所以形成多种植被类型。
(2)热量病虫害少过度开垦,水土流失加重;长期耕作和收获,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现象;土地开发,破坏自然植被,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及农业生产条件及存在问题。
墨脱所处的雅鲁藏布江峡谷处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或地壳抬升)带,地壳的隆起抬升及断裂是峡谷形成的内力作用。
该地自然灾害与该地地质条件、地形及气候有关;“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与该地纬度、地形有关。
米林农场海拔高,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
该地海拔高、热量条件差,病虫害少,农药用量少,是无公害农产品的优势自然条件。
该地农业生产引起的生态问题与当地地形、自然环境条件及人类过度开发有关。
(1)墨脱所处的雅鲁藏布江峡谷处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或地壳抬升)带,地壳的隆起抬升及断裂是峡谷形成的内力作用。
该地自然灾害与该地地质条件、地形及气候有关;该地地处板块交界带,地质构造复杂、山高谷深、坡度大,降水强度大,易出现地震、崩塌(或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与该地纬度、地形有关;该地纬度低,热量充足,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地势起伏大,气候(植被)垂直分异显著,所以形成多种植被类型。
(2)米林农场海拔高,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
该地海拔高、热量条件差,病虫害少,农药用量少,是无公害农产品的优势自然条件。
该地农业生产引起的生态问题与当地地形、自然环境条件及人类过度开发有关;该地山地多、坡度大,过度开垦,水土流失加重;长期耕作和收获,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现象;土地开发,破坏自然植被,生物多样性减少。
3.【答案】(1)热量、水分条件好畜牧业生态破坏(2)太阳能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3)长江黄河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解析】(1)青藏高原地区农业生产最大的不利条件是高寒。
故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故热量较充足,适宜种植业发展。
高原北部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降水少,主要的植被为草原、荒漠,故适宜发展畜牧业。
本区较干旱,若过度放牧则植被被破坏,容易导致荒漠化。
(2)高原北部地势高,故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故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从河流流量大和落差大两方面分析。
(3)读图可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功能: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
4.【答案】(1)祁连柴达木新藏雅鲁藏布(2)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
(3)高寒、缺氧、空气稀薄。
【解析】(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图中①代表祁连山脉,②代表柴达木盆地,③代表新藏公路(注意图例为公路,连接乌鲁木齐和拉萨),④代表雅鲁藏布江。
(2)注意关键词“气候方面”,可从气温、光照、昼夜温差等角度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