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周围电场分布仿真分析

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周围电场分布仿真分析

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周围电场分布
仿真分析
温定筠;孙亚明;王锋;张秀斌;江峰
【摘要】为了研究750k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周围电场分布规律,为在现场开展复合绝缘子相关试验提供参考,本文以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选取直线杆塔ZGU125和FXBW-750/210双联复合绝缘子串,对该直线杆塔和复合绝缘子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建模,仿真计算了该型号绝缘子串在实际运行电压下的电位、电场分布.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最大场强所在位置,从而为下一步开展现场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名称】《电气技术》
【年(卷),期】2017(000)001
【总页数】5页(P56-60)
【关键词】750kV复合绝缘子;有限元;电位分布;电场分布
【作者】温定筠;孙亚明;王锋;张秀斌;江峰
【作者单位】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兰州 730050;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兰州 730050;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兰州 730030;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兰州 730050;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兰州730050
【正文语种】中文
随着750kV电压等级电网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电网主网架,运行现场对750kV复合绝缘子开展工频1min耐受电压试验提出了要求。

要在现场开展这样高电压等级的工频1min耐压试验,对于试验设备和试验条件都有较高要求,很多单位都不具备现场开展这样试验的能力。

或者个别单位有能力,但在现场开展时也面临各种困难,如设备运输、试验技术经济性等问题。

本文以 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输电线路
用750kV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对该线路的750kV复合绝缘子进行了建模,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开展现场试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1-5]。

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输电线路为同塔双回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塔形众多,但主要可以分为直线塔和耐张塔两大类,其中,直线杆塔主要为ZGU125型。


合绝缘子根据额定机械拉伸负荷来分,选用了100kN、210kN、300kN、400kN、420kN 5种,其中除100kN负荷绝缘子用于耐张塔及换位塔跳线支撑,其余复合绝缘子均用于直线塔悬垂绝缘子串[6-9]。

本文选取直线杆塔ZGU125为典型杆塔,搭载在 ZGU125型杆塔上的复合绝缘子主要为FXBW-750/210双联复合绝缘子串。

选取该型号绝缘子串设计方案为代表,仿真计算了这种型号绝缘子串在实际运行电压下的电位、电场分布。

根据兰州东-平凉-乾县输电线路设计方案,直线杆塔ZGU125结构参数如图1所示。

750kV输电线路用复合绝缘子,其结构高度为7150±50mm,干弧距离
≥6550mm,爬电距离≥23500mm。

FXBW-750/210复合绝缘子,其大小伞伞径为174/88mm,伞数为大伞86,小
伞172,杆径φ=38mm。

图2、图3和图4分别是正视图、斜视图和局部放大图。

根据上述线路设计方案
建立的有限元仿真计算实体模型,计算时近似按静电场计算,相关参数选取如下:(1)空气介电常数取为1.0。

(2)750kV复合绝缘子护套介电常数取为4.2。

(3)750kV复合绝缘子芯棒介电常数取为5.0。

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输电线路是同塔双回线路。

在运行过程中,鉴于杆塔的
屏蔽作用,双回线路之间的电场影响较小,而同一回不同相之间的电场影响较大,如图5所示,特别在中间一相电压为正的峰值,上、下两相分别为负的半峰值电
压时,相与相之间的影响最大,复合绝缘子表面的电场强度最大。

因此,在仿真计算时,中间B相电压加压:
另外,A、C两相电压加压均为
2.1 电位分布
对于直线杆塔 ZGU125,在中间一相电压为正的峰值时,FXBW-750/210复合绝缘子电位分布分别如图6、图7所示。

图6是整体电位分布图,图7是中间一相
局部电位分布图。

从图6可以看出,在中间一相电压为正的峰值这一瞬时,750kV直线杆塔
ZGU125周围的等位线分布大体为蝶形,且中相周围空间的等位线明显比上、下
两相周围空间的等位线密集。

从图7中可以看出,复合绝缘子周围空间的等位线大体垂直于复合绝缘子轴向方向,这说明复合绝缘表面电场以沿绝缘子轴向分量为主,沿绝缘子径向方向电场分量较小。

2.2 电场分布云图
对于直线杆塔 ZGU125,在中间一相电压为正的峰值时,FXBW-750/210复合绝缘子电场分布如图8至图12所示。

其中图8是整体电场分布云图,图9是导线侧均压环表面最大电场分布云图,图10是导线侧复合绝缘子表面最大电场分布云图,图11是杆塔侧均压环表面最大电场分布云图,图12是杆塔侧复合绝缘子表面最
大电场分布云图。

从图8可以看出,中间一相均压环表面和分裂导线最下面两根导线的外表面电场
较高,是整个场域中电场较为集中的部位。

从图9可以看出,导线侧大均压环表面最大电场强度为 1586V/mm,小均压环受大均压环屏蔽,其表面最大电场强度较小,不到1000V/mm。

从图10可以看出,导线侧复合绝缘子最大电场强度出现在靠近大均压环的外表面,但复合绝缘子与金具相连的高压金具端受小均压环的屏蔽作用,其电场强度并不是最大。

正常运行时,复合绝缘子表面最大电场强度低于500V/m。

从图11可以看出,杆塔侧均压环表面电场强度较小,不到500V/mm。

从图12
可以看出,杆塔侧复合绝缘子表面电场强度较小,不到150V/mm,但中段绝缘子表面电场强度略大。

2.3 电场分布曲线
为了更清楚的研究复合绝缘子在运行时的电场分布规律,自复合绝缘子高压侧起沿绝缘子轴向,分别作出距FXBW-750/210中心轴0mm、17mm、20mm、
45mm,88mm位置的电场变化曲线,分别对应复合绝缘子芯棒内、护套内、护
套表面、小伞裙表面和大伞裙表面,如图13所示。

图14至图18分别是复合绝缘子芯棒内、护套内、护套表面、小伞裙表面和大伞
裙表面的电场自高压侧沿绝缘子轴向变化曲线。

从图14至图18可以看出,运行中的复合绝缘子两端电场强度较高,中部电场强
度较低。

在同一高度,护套表面的电场强度较绝缘子其他部位高。

在正常运行中,复合绝缘子护套表面最高电场强度约为360V/mm。

杆塔侧复合绝缘子护套表面最大场强约为110V/mm。

因为在同一高度,复合绝缘子护套表面的电场强度大于其他位置的场强,所以在相关研究中,可以仅分析不同情况下复合绝缘子护套表面的场强。

本文通过以 750kV兰州东-平凉-乾县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选取直线杆塔
ZGU125和FXBW-750/210双联复合绝缘子串为研究对象,对该直线杆塔和复合绝缘子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建模,仿真计算了该型号绝缘子串在实际运行电压下的电位、电场分布。

通过对FXBW-750/210结构的复合绝缘子建模分析可以看出,运行中的复合绝缘子两端电场强度较高,中部电场强度较低。

在同一高度,护套表面的电场强度较绝缘子其他部位高,故在相关研究中,可以通过分析不同情况下复合绝缘子护套表面的场强,以简化运算。

本文的研究内容将为后续开展750kV复合绝缘子等效交流耐压试验提供理论参考。

温定筠(1982-),男,甘肃天水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力设备技术监督与状态检修工作。

【相关文献】
[1]关志成,王黎明,周远翔,等.复合绝缘子用于高海拔区 750kV线路的可行性[J].高电压技
术,2002,28(2):34-36.
[2]苑吉河.输电线路绝缘子(串)交流污闪特性及放电过程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3]蒋兴良,张志劲,胡建林,等.高海拔下不同伞形结构750kV合成绝缘子交流污秽闪络特性及其比较[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2):159-164.
[4]Shi W D,Guan Z C,Wang L M,et al.A study on the selection of outdoor insulators used in high altitude areas[C]//2003 Annual Report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Dielectric Phenomena,2003:391-393.
[5]朱健云.基于 ANSYS盘形悬式绝缘子的模态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32(12):236-238.
[6]项阳,郭洁,雒铮.覆有不均匀污层线路悬式绝缘子表面电场分布计算[J].南方电网技术,2011,5(5):72-76.
[7]胡春江,张广东,杨志华,等.有机复合绝缘子串电位分布特性计算[J].电工电气,2013(3):27-30.
[8]张秀斌,温定筠,王锋,等.污秽潮湿状态下钢化玻璃绝缘子周围电场分布[J].电气技术,2015(2):6-11.
[9]张秀斌,牟中华,孙亚明,等.基于 ANSYS的330kV有机复合绝缘子表面电场建模和优化[J].电气技术,2015(6):63-66,8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