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

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

手绘线条图像 ----会说话的图画
第2课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
课时:1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13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及用途,掌握手绘线条图像
的表达方法。

2、方法与过程:课前预习课前绘画练习----自主分析讲解-----教师指导
补充----进一步绘画练习-----教师示范讲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客观分析能力,发展个性,培
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刻画能力。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用美术知识为生活服务的愿望。

二、学情分析:
考虑到我校处于城乡结合比较偏远,家长和孩子们在绘画学习上认识还不太成熟,大多数的家长都不太重视,而孩子们也没有相对系统的绘画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教授本课时我决定从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漫画和一些简单的线条漫画入手,让孩子们克服对手绘线条图像学习的困难心里,尽量在课堂上让孩子们都能放开大胆的去表现。

三、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营造手绘线条图像表达方法的呈现方式,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学习课业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消除对复杂结构和物象表达的恐惧感。

教师要清晰传达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鼓励学生表现出有个性的物象。

解决方法:
采用课前预习与课堂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孩子们自主学习的目的,让孩子作为课堂主人(做一名小老师)讲解自己的预习内容,提高孩子们的成就感和预习的动力,同时老师也能在他们的讲解和已画好的作品中看到孩子们在本课学习中的强弱点,避开满堂灌的盲区,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四、分析(学生):
经观察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少部分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但不太规范,但大部分同学物象表达能力不高,学习本课比较吃力,应考虑怎样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从一些简单的线条画循序渐进的练习,消除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恐惧心理。

五、教具准备:无声小品、教师作品、玻璃杯
六、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学习法
七、课前预习内容:以小组合作形式预习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用途,并在理解后画出生活中与之相应的图像(目的:通过孩子们在课前预习中所画的图画,课
堂上老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孩子们在手绘线条表达过程中的强弱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八、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1分钟)
检查学具准备情况,上课礼仪。

(二)、引导阶段
无声小品导入,激发学习兴趣(2分钟)
师:课前老师和两位班上的同学精心为大家准备了一段无声小品,现在有请两位表演家隆重登场,同学们掌声鼓励。

表演内容:
(图1)(图2)
甲同学饰:一位很懒的弟弟仗着哥哥对自己的疼爱,一天他特别饿想吃面条和面包但又不愿意自己去做,于是就请求哥哥帮忙,但是在交流中哥哥不明白他的意思,急的豪豪大哭的弟弟急中生智画下了一幅图画。

(图1)
已同学饰哥哥:在最终得知弟弟需求时哥哥双手交叉,悠闲站立不动声色,弟弟不理解哥哥的表情,于是哥哥同样也画出了一副作品(双手交叉,悠闲站立,一副无所谓的姿态,并且嘴里哼着无无所谓我无所谓.........的歌曲(图2)
师:小结(两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的生动幽默给大家带来了欢笑,那么最终他们两个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告诉对方自己的需求和回答呢?)
生:画画、这种方式易辨认
师:直观
师:(补充)通过这个小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咱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画的这些线条图像,不仅仅能带给我们视觉上美的享受,同时他在必要地场合还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充当了我们用来交流的另外一种语言。

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板书课题)课题: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
(三)、发展阶段,讲授新课:(15分钟)
1、学习课本内容(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和用途)(5分钟)
方式: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生:讲;师:补充]
“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孩子们自主探究和敢于表达的能力”
师:有那个小组自愿上台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咱们的预习成果?
生:讲解并板书----文字和图画(师:指导学生板书在适当的位置)叙事说明交流记录
(学生讲解展示后应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奖励)
2、进一步学习本课内容(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3、练习改进阶段:写生玻璃水杯(5分钟)
教师示范:讲解具体的绘画步骤
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认真观察不要拘泥于细节、抓住事物的大体形象特征、抓事件的主要环节来表达。

雷诺兹的艺术格言:照搬自然景色是绝对画不出传世之作的!
(艺术格言的引用目的在于进一步的强化和鼓励孩子们总是害怕画不像的这种心理恐惧,激发他们的绘画和大胆表现的欲望)
4、欣赏教师作品(1分钟)
①、构图
②、形体特征
观察
③、线条的运用
(目的:让学生具体感知)
5、巩固练习阶段(课堂作业)
1、画一幅从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图
(任选一种进行绘画)(23分钟)
2、根据本课内容自由创作
要求:
1)、画面干净整洁
2)、能够抓住物象的大体特征和事件的主要环节大胆的运用线条去表达(四)、作业展评(3分钟)
方式:自评、小组互评
师:总结同学们的作业都完成的非常棒,在画面当中注入了丰富的想象,少部分同学的作品非常有创意,但是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完全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希望在课下能够向老师或是其他同学请教,及时的解决疑难问题。

板书
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
1)、功能用途:
叙事说明交流记录
2)、表达方法
(五)、小结:(1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和用途以及它的表达方式。

德国伟大的艺术家保罗克莱曾说过:“用一根线条去散步”那么今天老师想说:同学们让我们带上一支笔,带上一双慧眼,走进我们的生活,用我们笔下一根根的线条去展示自己,展现我们美好生活的角角落落,记录下我们美好青春的足迹。

(结尾点题)
七、课后拓展(欣赏优秀历史名画)
“欣赏清明上河图”
由于初一年级的知识量有限,老师在学生欣赏的同时应作简单的讲解,让同学们真正体验绘画的神奇,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开拓思维。

(六)、课后反思
1.采用小品形式导入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程的学习,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2、教学采用课前预习与课堂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明确了孩子们自主学习的目的,让孩子作为课堂主人(做一名小老师)讲解自己的预习内容,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成就感和预习的动力,同时老师也能在他们的讲解和已画好的作品中看到孩子们在本课学习中的强弱点,避开了教师满堂灌的盲区,采用有效的方法解决孩子们的在本课知识点中的弱点和盲区,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3、挑选生活中比较常见并且难易适度的玻璃杯作为示范,直观明确的交给了孩子们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以及今后各种绘画的表现方法和注意要点。

4、用艺术名人语录结束课堂学习,升华了手绘线条图像在生活中的艺术感染力。

5、整个课堂教学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观 察
①、构图
②、形体特征 ③、线条的运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