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程序

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程序

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程序1.目的:为使本组织温室气体排放盘查与报告,能符合相关性、一致性、完整性、透明性与准确性等原则,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凡本组织与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搜集、计算、报告书制作及核查的相关部门。

3.权责:3.1拟定年度温室气体盘查计划:主任委员3.2核准温室气体盘查计划:管理代表3.3发出温室气体盘查及核查通知:副主任委员3.4执行温室气体盘查及提出报告:温室气体盘查推行小组3.5审查温室气体盘查报告:副总经理3.6温室气体盘查内部审核与纠正:温室气体盘查推行小组3.7记录存查:温室气体盘查推行小组4.定义:4.1组织 organization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

4.2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份。

注:一般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六类。

4.3温室气体源greenhouse gas source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的物理单元或过程。

4.4温室气体排放greenhouse gas emission在特定时段内释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以质量单位计算)。

4.5温室气体排放因子greenhouse gas emission factor将活动数据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联的因子。

4.6直接温室气体排放direc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组织拥有或控制的温室气体源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7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energy indirec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组织消耗的外购电力、热、冷或蒸汽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8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other indirec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因组织的活动引起的,而被其他组织拥有或控制的温室气体源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但不包括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4.9温室气体活动数据greenhouse gas activity data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活动的定量数据。

注:温室气体活动数据例如能源、燃料或电力的消耗量,物质的产生量、提供服务的数量或受影响的土地面积。

4.10温室气体声明greenhouse gas assertion责任方所作的宣言或实际客观的陈述。

注 1:温室气体声明可以针对特定时间,或覆盖一个时间段。

注 2:责任方做出的温室气体声明宜表述清晰,并使核查者能根据适用的准则进行一致的评估或测量。

注 3:温室气体声明可通过温室气体报告的形式提供。

4.11温室气体信息管理体系greenhouse ga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用来建立、管理和保持温室气体信息的方针、过程和程序。

4.12温室气体清单greenhouse gas inventory组织的温室气体源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汇总的文件。

4.13温室气体报告greenhouse gas report用来向目标用户提供的有关组织温室气体信息的专门文件。

注:温室气体报告中可包括温室气体声明。

4.14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将单位质量的某种温室气体在给定时间段内辐射强迫的影响与等量二氧化碳辐射强迫影响相关联的系数。

注:附录C给出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小组提供的全球增温潜势。

4.15e)二氧化碳当量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CO2在辐射强迫上与某种温室气体质量相当的二氧化碳的量。

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当量等于给定气体的质量乘以它的全球增温潜势。

4.16基准年 base year用来将不同时期的温室气体排放,或其他温室气体相关信息进行参照比较的特定历史时段。

注:基准年排放的量化可以基于一个特定时期(例如一年)内的值,也可以基于若干个时期(例如若干个年份)的平均值。

4.17重要限度 significance threshold用于界定重要结构变化的定性或定量标准。

组织或核查员有责任确定考虑基准年排放量重新计算的“重要限度”。

多数情况下,“重要限度”取决于采用的信息、组织的特点及结构变化的特征。

4.18 设施 facility属于某一地理边界、组织单元或生产过程中的,移动的或固定的一个装置、一组装置或设备。

4.19核查 verification根据约定的核查准则对温室气体声明进行系统的、独立的评价,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4.20不确定性 uncertainty与量化结果相关的、表征数值偏差的参数。

注:不确定性信息一般要给出对可能发生的数值偏离的定量估算,并对可能引起差异的原因进行定性的描述。

4.21排除门槛 exclusion threshold用于界定不予量化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否构成实质性的定性或定量的标准。

注:组织或核查员在对温室气体排放做排除时应考虑“排除门槛”。

5.参考文件:××市标准化计划指导文件《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规范及指南》6.作业内容:6.1温室气体盘查管理流程图,如附件一。

6.2 成立温室气体盘查推行小组,小组架构图如附件二。

成立温室气体盘查推行小组,主任委员由副总经理指派,主任委员则负责召集相关委员并组成核查小组。

相关职务说明如下:6.2.1主任委员:监督并提供执行温室气体盘查之人力资源支持。

6.2.2副主任委员:规划厂内温室气体盘查作幷协调相关部门进行配合一切温室气体盘查事务,为联络主要窗口。

6.2.3核查小组:于盘查报告书完成后进行系统检查、纠正。

6.2.4盘查执行组:负责进行温室气体盘查、数据搜集、排放量计算与制作文件与报告书。

6.3 组织边界设定根据××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规范及指南》设定,采用运行控制权法。

6.4 排放碳种类根据《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规范及指南》和××市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的要求,应量化和报告范围1和范围2的CO2排放。

其它温室气体,如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氟化烃(HFC)、全氟化烃(PFC)以及六氟化硫(SF6)等可自愿报告。

本阶段本组织的温室气体盘查只盘查CO2,后续根据情况再自愿报告其它5中气体。

6.5 温室气体排放源鉴别及排放量计算6.5.1 基准年设定与调整6.5.1.1 基准年设定:基准年为2013年排放的平均值。

6.5.1.2 基准年调整:a)重要限度设为5%。

当出现下列情况、并达到重要限度时,应重新编制基准年温室气体清单,并形成文件:运行边界发生变化;b)温室气体源的所有权或控制权发生转移(进入或移出组织边界);c)温室气体量化方法学变更。

6.5.2 温室气体排放源范围界定每年定期由推行小组对厂内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源进行清查与范围界定,范围界定原则如下:6.5.2.1 范围1:源于本公司所有可控制的排放温室气体的排放源。

根据××市碳排放交易体系,目前只识别和报告CO2排放。

6.5.2.2 范围2:所有用电设施和设备6.5.2.3 范围3:本次盘查不做识别。

将来根据需要识别。

6.5.3 活动数据搜集与管理6.5.3.1由推行小组对厂内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源进行盘查,对于各项排放源之活动强度数据、单位、来源及保存单位进行记录,再交至副主任委员进行记录,同时向文管中心申请记录之保存途径、权限,以利厂内相关人员可随时查看.备注:每年的2月份,相关部门提供上一年度排放源活动数据6.5.3.2记录修改权限只限定于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以避免其它人员未经控管或擅自的更动6.5.4 排放系数搜集与管理由副主任委员进行厂内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系数之搜集与管理,对于各项排放源之排放系数数值、单位及来源进行记录或整理。

同时需设定相关数据与文件的数据控管权限,以避免未经控管或擅自的更动。

6.5.5温室气体排放量化由推行小组对厂内各排放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计算,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活动数据与排放因子的选用、计算公式的应用及排放量汇总等。

6.6 制作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根据本程序文件,制作该年度温室气体盘查清单,存档印出送交主任委员核准最后由驻厂最高主管签核。

6.7 制作温室气体盘查报告参照,××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规范及指南》制定温室气体盘查报告。

6.8 温室气体排放核查(1)内部核查定期由公司温室气体盘查推行小组组成内部核查小组,交叉检查整个盘查流程,提高数据质量。

(2)外部核查雇佣或由政府指定第三方核查机构对组织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独立核查。

确保声明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准确的,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

附件一. 温室气体盘查管理流程图附件二 温室气体盘查推行小组主任委员:(总经办)副主任委员:(行政部)查证小组安全主任组员:盘查小组组员:品保部生产部组员:人事部组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