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一、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施
1. 园本课程的意义
幼儿园园本课程是幼儿园以本园幼儿为主体,以传递与实现教育目标
为导向,以活动为媒介,以幼儿为主体,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提升幼
儿自主学习能力和水平,满足幼儿园发展所需的开放课程。
它主要是
以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全面成长,以及培养幼儿生命智慧和素质为出发点,让幼儿在自由、自主、自愿的环境下实现全面自我发展和创新性
实践,综合地、全面地、有机地发挥幼儿的主题创造与表现才能的一
种教学方式。
2. 园本课程的实施
(1)编制教学计划。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当注重教育目标与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实际,确立教育主题,制定活动方案。
(2)实施教学活动。
为了确保园本课程能够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幼儿园应当着重从幼儿的身心发展与特点出发,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3)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评价是园本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师应当依据教学计划、教育目标和活动安排制定评价方案,对幼儿在园
本课程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合作性、沟通能力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
3. 园本课程的实施要求
(1)从幼儿身心发展和实际出发,注重教育目标和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2)倡导合作和互帮互助的精神,培养幼儿的社交意识和群体意识。
(3)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和发展规律,注重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教育方式。
(4)保护幼儿的健康和安全,确保教学活动的安全性。
(5)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实际效果的达成,注意教育反馈和评价工作。
二、园本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估
1. 园本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1)全面性评价。
通过直观、综合地评定幼儿在课程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状况,综合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和教学目标展开全面的评价。
包括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审美能力、社交能力、动手能力和
身体特长等。
(2)形成性评价。
在幼儿园园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多次对幼儿展开形成性评价。
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幼儿其实际水平展
开评价和辅导,及时帮助幼儿发掘个人的特长和潜能。
(3)终结性评价。
在幼儿结束园本课程学习过程中,应当通过评估幼儿学习园本课程的学习成果,全面评价园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2. 园本课程评价的工具
园本课程的评价工具大多包括问卷调查、个人记录和观察记录三大类。
(1)问卷调查。
可以直接问卷调查从一定程度上获取家长和学生反馈,从而了解幼儿对教学活动的态度和方向性反馈。
(2)个人记录。
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在园本课程中创造、表现及介绍的作品、作文、手帐等,为评价汇总提供依据,同时记录幼儿的学习中
的创新体验。
(3)观察记录。
评价者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日常观察及记录幼儿的学习、交流方式、课程反应等。
3. 园本课程评估注意事项
(1)评价时需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和发展规律。
(2)评估过程应当注重与园本课程教学的实际相结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量化和情感口语化的评价。
(3)关键目标与教育主题应决定哪些评估工具需采用,如何采用。
(4)不同评估过程可能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差异,应进行效度和信度的分析和研究。
以上便是对于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施以及效果评估的全面分析,这对
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园本课程甚至是园本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