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风一训解读三风一训解读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作为一把标尺,不但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而且是其文化积淀的具体体现,为学校的整体推进和健康发展起到不可替代作用。
透过“三风一训”我们可以直观到我们学校育人的思想、兴校的智慧、存在的品格、发展的理念。
同时,“三风一训”还是一所学校的历史凝聚、现实浓缩和理想展示,它们展示着一群又一群的师生励精图治、开创未来、追求光明前景的坚定信念。
我们学校的校训是“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校风是文明、守纪、和谐、有序;教风:德高、艺精、博学、创新;学风:勤奋、求实、乐学、善思。
解读“三风一训”对于学校的发展,对于每一个教师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1.校训: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解读:踏踏实实做事,就是做事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也是学有所成的根本。
一个人假如不脚踏实地去做,那么所希望的一切就会落空。
古往今来,能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攀登的结果。
正如王勃在《上刘右相书》中说的“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
意思是踏踏实实工作的人,就会干出成效;一心专务虚名,敷衍塞责应付工作的人,功业自然浅薄。
堂堂正正做人就是做人要对得起天地良心。
它是一种气概,一种气节,它要求要固守人格尊严,正大光明,俯仰无愧,无所畏惧。
追古溯今,做人者,先正己。
正思惟、正定、正语、正见、正业、正念、正命、正精进,这就是堂堂正正一辈子。
有了堂堂正正的根基,人生的大厦才巍然屹立;有了堂堂正正的标准,人生的坐标才卓然清晰;有了堂堂正正的准则,人生的旅程才豁达光明。
作为乌龙泉中学的教师,就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人本理念,要积极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在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千方百计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时刻传递正能量,做学生贴心的引路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只有务实、落实,才能让教育实践活动出实效、有实绩,才能让群众满意。
这些关键在于一个“干”字,而且是脚踏实地地干,务实地干、有效地干。
我们要始终坚持,做到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同时作为乌龙泉中学的学生,希望你们年轻的一代,也能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校风:文明·守纪·和谐·有序解读:文明:文明是素质、涵养、受教育程度的综合体现。
文明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最能体现它的道德水平。
讲文明,就应该“知书而达礼”,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体现文明、体现人的风采。
文明不是笼统造就的,它是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是规范与约束的过程。
讲文明,要从遵守纪律做起。
守纪,重要的是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守纪绝不意味着以条文制度去压制,纪律只有经过内化、实践才能形成习惯。
只有靠我们踏踏实实,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文明人,做文明社会的奠基石。
和谐是指在事态发展中的一种相对均衡、统一、协调的状态。
是让人与群体、阶层、集团、事务、自然界、科学界之间的关系处于融洽、协调、无根本利害冲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于相互尊重、信任、帮助,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良性互动的状态。
序者,秩序也,就是“有条理,不混乱”。
这就是所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首先要对课堂的秩序作些规范,教师只有规范课堂秩序,建立课堂基本纪律常规,才能使课堂动静有度,秩序井然,最大限度地保护所有学生的学习、平等交流的权利,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合作习惯。
这样呈现的课堂秩序,才是真正的活而不乱。
其次教师在课堂中要充满对教学的热情,教师的表现将会感染学生,引领他们建立学好学习的良好心态,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再次,要把好知识的“序”,在课堂教学知识线的对流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握教材知识前后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知识的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
教师还要掌握课堂调控的策略,教师应设计弹性教案,只有将预设与生成相结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才能真正让课堂变得有序。
而建立有序课堂,需要教师花更多的心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风:德高·艺精·博学·创新解读:“德高”,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师必定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方可为人典范,方能教育好学生。
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和“以身立教,德识相长”的教育理念尤为重要。
“艺精”指的是技艺、技能精湛。
“艺”是内容,“精”是标准;达到“艺”的境界需要有一定的技能基础或底蕴,当技能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方可称为“艺”,故曰:技艺超群。
教师的技艺要达到一专多能,技艺、技能能达到“为范”的标准,才能成为从教的模范。
“博学”。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
教师的学识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更包含了高超的教学技能和创新的教学理念。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无数滴“水”。
创新,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中说:“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
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今天,成功者不是继承型的人,而是创新型的人。
继承性学习是以积累知识为主要特征;而创造性学习,则是把学习知识与创新知识结合起来,不只是学到知识,还能推动创造。
那些甘于平庸、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人只能是庸人,时间留给他们的只能是苍白的历史和悔恨的叹息。
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希望,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今天;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未来。
我们的教风和学风中都有“创新”这一口号,充分体现了学校对于创新的重视,就是希望我校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每个人都能做一个有创造性的人。
4、学风:勤奋·求实·乐学·善思解读:勤奋:勤能补拙,精于事业,勤能生智。
教育学生从小做到勤学苦,到老才能有收获;教育学生懂得任何一个人有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
学校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靠着全体成员的勤奋就足以把小事做大,大事做强,强事做优。
“业精于勤”,勤奋是学校、学生和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
求实:学习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必须实事求是。
学生学习要用科学方法学,学有实效,遵循学习规律,学得实在。
学生必须做到学习踏踏实实,功底扎扎实实,做人老老实实。
乐学,就是乐于学习,就是要在学习中寻找快乐。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喜欢学习,乐于学习,才能激发起更强的学习动机,才能真正感受到“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的学习境界。
善思,强调了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考乃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能够思维是人类和动物的重要区别。
善思是打开一切宝库的钥匙。
作为教师,只有善思才能教出出色的学生;作为学生,只有善于思考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作为乌龙泉中学的一名教师要牢记“三风一训”,并且在实践中努力践行。
在实践中,教师的治学治教精神、态度、方法及做人的原则非常重要并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
我们要通过长期的多方面的教育实践,努力培养自己敬业驾学的精神、教书育人的品质。
每一个教师都要关心和支持学校的“三风一训”建设,共同创造校风形成的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风一训”体现了乌龙泉中学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硕的办学成果,是一所学校品牌和形象、精神和灵魂,必将以强劲的精神力量延伸和发展学校的办学传统,引领学校在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之路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第二篇:“一训三风”解读“一训三风”解读办学理念:追寻师生幸福,成就精彩人生。
师生是学校的主体,我们将关注师生身心健康作为永恒的主题,确立了“追寻师生幸福,成就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
让教师愉快地教,学生快乐地学,增强幸福感,成就师生精彩人生。
校训:百善孝为先,万事渔始之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社会观、人生观为一体的核心和首要观念。
孝是为人的道德之本,孝心是人的精神家园中的一方净土。
比尔盖茨说过“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孝顺”。
孝顺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中华名族传统美德之基石。
为落实校训,我们分年级分层次给师生提出不同要求。
孝的三个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爱老师亲其师,信其道第二阶段:爱父母尊敬父母及长辈第三阶段: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渔,万事欲始之,欲,即欲望、兴趣,“渔”“欲”同音,渔,就是方法。
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W(成功)=X(刻苦)+Y(正确的方法)+Z(不说空话),可见,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比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
渔的三个阶段目标:第一阶段:培养兴趣万事欲始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二阶段:掌握方法科学的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阶段:养成习惯良好的习惯成就一个人的未来从“孝”和“渔”的校训着眼,我们确立了校风、教风和学风。
校风:努力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要实现学校和师生的梦想,唯有努力奋斗,坚持到底才会成功。
教风:用真情照亮成长的路教师像明灯,要做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引者和陪伴者,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用人格影响人格,用情感唤醒情感。
从知识上、情感上指引、陪伴孩子们的成长,同时也促进自己的成长。
学风:爱学校,爱老师,爱学习,爱创新我们着眼于“孝”,“爱”字当头,让学生在家爱父母,在学校爱学校和老师,只有热爱学校,热爱老师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尊重敬佩自己的老师,听从他们的教诲。
着眼于“渔”,确立爱学习、爱创新的学风,重在培学生学习兴趣,重在教学生学习方法,重在养学生学习习惯,重在树学生学习美德,重在激学生创新热情。
第三篇:三风一训及其解读长堰小学办学理念、三风一训两目标办学理念:实施成功教育关注每一个孩子办学特色:实施雅行教育服务终生发展校训:博学、雅行博学:学习全面的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广泛的兴趣与爱好,重视专长发展;雅行:塑造遵规守纪、行为高尚、身心与人格健康的人。
办学目标: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让每位教师都能感受到专业提升的喜悦;让学校的发展都是前行且和谐跨越式的步伐。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关注每个学生,让每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是我们每位教师应尽的神圣职责,因此,我们应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实施优质课工程,并加强在教育中对学生多鼓励、鼓舞、唤醒,让每位学生都有良好的心态并充满信心。
为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可持续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的发展在教师,教师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导者。
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精良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