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讲工业区位因素(一)考纲解读(一)工业1.概念: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2.类型:(1)按生产对象:采掘工业(采煤工业、水电工业)、加工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2)按产品性质:重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轻工业(食品工业、服装工业)(3)按投入多少: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4)按主导区位: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动力导向型(二)工业区位因素1.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低投入、高利润)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结合课件图片和上述案例,思考下列问题: 1.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2.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科学技术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4.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
(1区位选择要求典例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自来水厂、啤酒厂(2区位选择要求典例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库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钢铁厂、水泥厂 (3区位选择要求典例已知主导风向,则应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水泥厂、酿造厂、火电厂、钢铁厂 季风气候区,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 已知最小风频的,则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印染厂、造纸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钢铁厂、火电厂 (一)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如图a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技术,则其主导因素是技术。
图b 中甲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工资投入,则其主导因素是劳动力;乙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产品运费,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图c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市场,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 (1)运输环节:①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布局在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②产品运输要求高(如食品厂),则布局在消费地,主导因素为原料(铁矿) 燃料(煤) 市场 优势区位条件鞍钢 鞍山铁矿 山西、黑龙江等辽中南重工业基地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又接近消费市场。
宝钢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地安徽淮南、山西等 沪宁杭工业基地接近消费市场,便利的交通运输。
市场。
(2)产品研发环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研发投入多,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
(3)工业布局转移中优越性增强的环节,如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后,海洋运输的优势增强,主导因素则是交通。
3.根据分布地区判断(1)普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但伊春家具厂布局的主导因素则是原料。
(2)新疆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而上海的棉纺织工业则属于市场指向型。
(3)伊利集团呼和浩特乳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指向型,而其在北京、大庆的液态奶基地则属于市场指向型。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确定后,在工业布局时优先考虑,并对其他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二)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方法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析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牢固掌握工业区位原理、仔细研究各种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掌握其一般规律,有助于提升我们对各种图的判读能力。
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有以下几种:1.柱状图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为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如图1中甲为技术指向型工业、乙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丁为市场指向型工业。
2.直角坐标图依据坐标轴含义和数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如图2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应为技术指向型工业;③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应为动力指向型工业;④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需大量廉价劳动力,应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图3中,合理的棉纺织工业应该布局在A处。
3.多维坐标图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变化趋势,找出工业主导区位因素。
图4中①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应为动力指向型工业;②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应为原料指向型工业;③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应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图5中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40%,比例最大,应为技术指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应为市场指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应为原料指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应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4.折线图图6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
工业革命后,原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在上升。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所消耗的原材料种类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的比重在下降。
因此曲线①表示原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工业生产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曲线②表示科技,曲线中的起伏表示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交通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曲线③表示交通。
5.表格待选地点运输成本(单位:元/吨)原料燃料成品甲 3.68 5.42 8.80乙 3.16 3.85 14.00丙 3.16 4.27 11.60丁 3.68 4.65 4.80算、比较得出结论。
如上表中从降低运输成本角度看,该企业区位应该选择在成本最低的丁地。
6.分布模式图依据图信息,我国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西部地区也有造纸工业的分布,总的来说是东多西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所以造纸工业发达;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我国南方的广东等省区,盛产甘蔗、竹,蔗渣、竹材等可以用来做造纸的原料,所以造纸工业,发达。
7.工业发展模式图这种图大多较为复杂,信息丰富,需图文转换,获取关键信息。
从图中可知,该工厂早起建在原料产地,后来向市场转移。
从图中信息流和物流可以看出,早期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后期知识信息流,因此最有可能是市场导向型工业。
图示过程反映了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8.玫瑰图根据玫瑰图中信息显示,可知①能源投入比重最大,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技术投入比重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受市场影响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④劳动力投入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9.等值线模式图将主要影响因素以等值线分布图的心事展示出来,分析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工业区位。
如右图,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M1、M2,N 是该企业的惟一市场,以M1、M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N 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分别计算出五地从M1、M2运输原料和运输产品到市场N 的运费,比较可得出最适合的建厂地为丙地。
【跟踪训练】(2015新课标Ⅱ)1996年我国与M 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 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 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图2示意M 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1~2题。
1.中资企业在M 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A .满足我国需求B .拓展国际市场C .提高技术水平D .增加当地就业2.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 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A .美国B .日本C .澳大利亚D .法国(2015福建)一个国家中某种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程度用R 值表示,R 值越大表示该商品出口的优势越强。
表l 为2005~2012年中国、东南亚Y 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前六位的R 值。
读表完成3~4题。
中国商品旅游用品 鞋子 服装 办公设备 纺织制品 电信设备 R 值 4.0 3.5 3.4 3.3 2.8 2.7 Y 国商品 鞋子 水产品 天然橡胶 咖啡可可 服装 谷物 R 值12.310.910.08.15.54.83.中国、Y 国商品出口的共同特点是A.工业品比较优势强B.工业品所占比重小C.农产品比较优势弱D.农产品出口总量大4.决定Y 国鞋子、服装出口优势的生产要素是A.科技B.资金C.劳动力D.原材料(2015安徽)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
下表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图230°N M10°°国界 未定国界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
完成5~6题。
5.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A.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B.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C.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 D.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6.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①原料②交通③劳动力④信息⑤政策A.①②④ B.①③⑤C.②④⑤ D.③④⑤(2014年大纲卷)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右图所示。
据此完成7-9题。
7.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8.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市场广阔B.劳动力价格低C.交通运输方便D.原材料丰富9.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地区迁入数迁出数其中迁入来自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东部23 5 - 5 10 8中部 3 5 2 - 0 1西部 3 11 3 0 - 0东北 1 9 0 0 1 -(2013·大纲全国卷)右图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
读右图,完成10~11题。
10.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A.扩大市场份额 B.分散投资风险C.建立营销网络 D.利用廉价原料11.该公司研发中心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A.交通B.人才C.市场 D.资金(2013年安徽卷)右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第12题。
12.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2013年重庆卷)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