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德育管理工作论文

小学德育管理工作论文

小学德育管理工作论文概要:作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者,只有用发自内心的态度去尊重教师、尊重学生,才能唤发教师德育工作的激情,才能让“德育和谐之花”在校园里绽放。

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

那么,怎样做到知与行相统一?怎样在德育工作中开展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怎么样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育活动中?这又成了我们这些德育管理工作者新的研究课题。

最后,我们把两者放在一起。

我们惊奇地发现“为每一位学生创造美好的明天”这一办学理念与《若干意见》有着必然的联系。

那就是通过让小学生去实践、去体验,主动参与,引导小学生从小学习道德知识,从小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学生创造美好的明天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学校德育处顺着这条思路,全面推出了班级管理新模式——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锻炼,人人有进步。

推行之初,关键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到底能为班级做什么,自己应该怎么更好地完成工作。

为了尊重每一位学生,班主任特别利用班会课让每一位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说一说,让学生把讨论结果写下来,最终每班都形成了自己班级管理规章。

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所负责的任务。

有负责监督晨跑的、有负责维护大门的、有负责监督杂物房工具摆放的、有负责讲台……无论班级有多少人,每人都拥有一项属于自己的任务,每人都是班级管理的小主人,每人能为班级做贡献。

同时,德育处还为各班印发《班级管理积极分子表扬信》,供班主任表彰每周的班级管理积极分子。

每周升旗仪式德育处还开展表彰学校“班级管理好少年”,“班级管理先进班”活动。

班级管理新模式推行以来,学校在变、老师在变、学生也在变。

班主任工作的激情得到了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走廊地板上的纸屑不见了,主动捡垃圾的现象多了;破坏公物的现象没有了,主动保护的现象出现了;违反学校校规現象少了,自我约束与善意的提醒多了……这些一点点的改变不正是我们德育工作所期待的吗?更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在每周表彰“班级管理好少年”,出现了很多平时行为习惯较差、思想品质落后的学生光荣地站在升旗仪式上领到了自己小学以来的第一份奖状。

从他们的笑脸上看到了他们的成功感、看到了他们的喜悦感。

他们也在班级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他们终于发现了自己原来也是“有用的”。

正因为我们尊重了孩子,孩子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通过推行班级管理新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的实践中,体验自己管理的成功与失败,得到了锻炼,逐步提高了学生处事能力和管理能力,让学生自己规范了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美好明天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也就很好地践行了办学理念——为学生创造美好的明天。

一、在德育管理工作中体现尊重原北京崇文区光明小学刘永胜校长曾这样说过:“学校办得好不好,不是看硬件,而是看教师是否不断被唤发工作激情;学生是否在默默地发生变化;学生是否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同样,如何唤发教师德育工作的激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已经成为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关注的热点问题。

唤发教师德育工作激情从尊重班主任开始。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实施者,也是联结老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的关键环节。

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行、学业和人生观的形成,也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和地位。

因此,抓好班主任工作对一个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作为学校德育管理部门,要抓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从唤发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激情做起。

目前,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更多是强调尊重学生,却很少谈及尊重老师,特别是尊重班主任。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

”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我们常常对班主任工作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往往很少换位思考,站在班主任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所以会造成各项德育工作落实得不尽如人意,达到不预期效果。

我校德育处一直以来就以人文关怀为指导,从各方面对班主任工作予以尊重、信任和引导,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唤发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激情。

1.多一点引导,少一点批评别人常说孩子是夸出来的。

依笔者见,班主任也是夸出来的。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很多班主任都很在意学校对于自己的评价,都很希望自己班级管理工作能得到学校的肯定。

往往受学校的一句表扬和赞赏后,工作起来特别带劲,心里面总是美滋滋的。

我校在推行班级管理新模式之初,部分班主任“如临大敌”,总感觉新的班级管理变革会给自己带来工作上的负担,总想着以不变应万变,甚至说出一些埋怨的话语。

对此,学校德育处没有选择批评,而是选择了引导。

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课、举办学习讲座,提供理论依据,树典型和适时表扬和鼓励等途径去引导班主任。

这些班主任慢慢地扭转了自己的态度。

现在埋怨的人没有了,讨论研究如何更好地实施班级管理新模式的人越来越多了。

打开心锁,唤发内在,远胜于冷冷冰冰的制度约束。

以下是我校每周班级管理验收的反馈意见部分摘录:六(3)班:您班进步了!一周的时间,班级管理有了改善!这与班主任工作密切相关!你们班是高年级当中做得最好的一个班级。

学校为你们感到骄傲!但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和培养良好思想品质上,班主任还要多花功夫!育人在先,教书在后!请根据验收的情况,认真落实好学生的工作。

衷心地谢谢您!2.多一点服务,少一点抱怨在我校《德育处关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建议》有这么一段话:“班级管理新模式的推行,任重道不能远。

您不是孤身作战,因为还有副班主任,还有科任,还有级长,还有德育处的支持与帮助,还有学校这一强大后盾支持着您。

大家荣辱与共。

请您大胆实施,有困难直接致电德育处,德育处会向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我们会与您肩并肩地一起早日走完这条“道”!”我校德育管理部门坚持贯彻“服务班主任”工作精神,服务班主任,依靠班主任,理解、信任班主任,对班主任多些宽容、多些人文关怀。

德育处要向班主任提供服务,而且是最优质的服务。

只有帮助班主任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才是做好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这样,班主任才有发挥自己管理才能的保障,才能找准方向。

3.多一点聆听,少一点说教目前,很多班主任的工作都是“被安排”。

每天,班主任疲于班级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疲于应付学校各个部门的工作。

他们总是被动地接受学校德育管理部门“说教式”的工作安排,很少有机会去思考,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随着岁月的冲印,班主任工作激情也随之被磨灭。

为此,我们经常开展班主任培训活动,例如:班主任论坛、每年一度的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班主任调查问卷。

通知这些活动,让班主任畅所欲言,切实了解班主任工作上遇到的困难,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一所学校,无论规模大小,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在平时德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向笔者反映情况和提建议时,笔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您慢慢说,我认真听。

”学会聆听班主任讲话是一门艺术。

因此,我们德育管理部门应该做到多一点聆听班主任的诉说,少一点说教,从而留给班主任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问题,唤发班主任的工作激情。

二、让尊重落在学生身上1.蹲下来看学生于永正老师有一句名言:“蹲下来看孩子。

”“蹲下来看孩子”就是教师卸下在学生面前的“高大”形象,用心去看学生、理解學生、尊重学生。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想着维护自身的师道尊严,不断地利用我们手中那份“教育”权利,甚至以牺牲儿童的权利来获得所谓的尊严。

于是,我们习惯于用喇叭规范学生的言行,时不时地用我们并不洪亮的嗓门和并不有力的巴掌让学生体验“不听话”的下场,也经常用成人的“冷言冷语”一次次地挫伤学生的自尊,打击学生的自信。

在许多场合,如果我们能够“蹲下身来”“放低声音”对待学生,我们不但不会失去尊严,反而会得到更多的尊重。

2.别吝啬你的表扬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微笑,或有意为之,或不经意而为,但原来作业不做的学生做作业了,原来上学迟到的学生再也不迟到,原来调皮捣蛋学生也变得文质彬彬了,原来的“小霸王”更是变成了“班级管理好少年”。

3.每个学生都是重要的,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作用从“补短教育”转变为“扬长教育”,每个学生都带着动力上路。

让学校每个班的展板成为展示全班每个学生的作品,让每个学生都在校园里留下自己的美好“印记”;让每位学生轮流当小队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小队长的工作,感受到作为一名小队长应该承担的责任,也给每一位学生的童年留下当小队长的美好回忆;让“官帽”戴在每一位学生的头上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不留下童年的遗憾;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运动会,加入了集体的游戏项目,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运动会上,保证每一位学生既是运动员又是啦啦队员,让每个学生亲身体验一名运动员的成功感;文艺节目都不在舞台上。

而在操场中间上坐上三面,中间放地毯,中间就是大舞台,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校庆节目的表演。

作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者,只有用发自内心的态度去尊重教师、尊重学生,才能唤发教师德育工作的激情,才能让“德育和谐之花”在校园里绽放。

参考文献:[1]陈兴杰.优秀校长99个成功的管理细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王晓春.教育智慧从哪里来[M].上海:华东师范大版社,2010.[3]麦志强,潘海燕.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创新[M].沈阳出版社,2002.[4]万玮.班主任兵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