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特庄园简介资料
二、区位分析:
兰特庄园位于罗马北面维特尔博附近的巴尼亚镇,是文艺复兴时期庄园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现在的庄园是1954年严格按照原貌来修复的。这坐庄园是1566年由维格诺拉设计的,大约建成于16世纪80年代。起初在15世纪末的时候,红衣主教里亚里奥曾在这里修建了狩猎房,作为自己的消夏住所。1566年乔万尼·弗朗西斯科·冈巴拉当选为此地的红衣主教后,便决定在此为自己建一处夏季别墅。1587年冈巴拉去世之后,庄园传到红衣主教亚历山德罗·蒙塔尔托手里,并在他主持下完成了最后的建设任务。1655年被以很低的租金租给了兰特家族,以补偿他们由于在罗马的庄园被征收所造成的损失。现在该园仍归兰特家族所有。
《建筑与世界名园赏析》——园林2011级
兰特庄园
一、简介
项目名称:兰特庄园
地点:罗马北面维特尔博附近的巴尼亚镇
建成时间:1566年—十六世纪八十年代
造价:未知
规模:240m×75m
维尼奥拉简介:
维尼奥拉(1507-1573)年贾科莫·巴罗齐·达维尼奥拉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摩德纳附近的维尼奥拉镇。16世纪30年代中期,他到罗马考察古典建筑,于1541年到法国枫丹白露从事艺术创作活动。在巴黎他遇到了建筑师塞利奥。18个月以后,达维尼奥拉回到意大利博洛尼亚,并修建了博凯奇府邸和班基府邸,1550年重回罗马。此后他通过佩鲁齐而继承了布拉曼特的艺术风格。维尼奥拉走的是一条比较严谨地运用古典建筑形式,而又不同于样式主义的发展道路。
六、方案内容:
在空间尺度和整体布局上,身为建筑师维尼奥拉设计的兰特庄园,从主体建筑、水体、小品、道路系统到植物种植,都充满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那种典型的均衡、大度和巴洛克式的夸张气息。它的园林布局呈中轴对称、均衡稳定、主次分明,各层次间变化生动,又通过恰倒好处的比例掌控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台地是“靴国”意大利园林的一大特征,兰特花园也不例外,由四个层次分明的台地组成:平台规整的刺绣花园、主体建筑、圆形喷泉广场、观景台(至高点)。在兰特花园,维尼奥拉对丘陵地带变化丰富的地形进行了灵活巧妙的利用,在三层平台的圆形喷泉后,用一条华丽的链式水系穿越绿色坡地,使得渐行渐高的园林中轴终点落在了整个庄园的至高点上,并在此修筑亭台方便从这儿俯瞰庄园全景。在这个新奇、精美、不断变化的展现中,理水的高度技巧和精美的雕塑艺术完美的体现出巴洛克美感。
兰特庄园为巴洛克式庄园,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庄园以水景和花坛为中心主题,各级台地用中央轴线的水线相连,并且在各个台地上设有水景欣赏。
三、场地分析:
兰特庄园建在郊外的丘陵坡地上,在府邸前留有开阔、可供眺望的远景。为了营造出稳定而均衡的庭园空间,庄园顺山势辟成多个台层。高差使得水景、山景等各种景物产生丰富的变化效果,而台地往往是欣赏下面花是文艺复兴时期庄园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现在的庄园是1954年严格按照原貌来修复的。这坐庄园是1566年由维格诺拉设计的,大约建成于16世纪80年代。起初在15世纪末的时候,红衣主教里亚里奥曾在这里修建了狩猎房,作为自己的消夏住所。1566年乔万尼·弗朗西斯科·冈巴拉当选为此地的红衣主教后,便决定在此为自己建一处夏季别墅。1587年冈巴拉去世之后,庄园传到红衣主教亚历山德罗·蒙塔尔托手里,并在他主持下完成了最后的建设任务。1655年被以很低的租金租给了兰特家族,以补偿他们由于在罗马的庄园被征收所造成的损失。现在该园仍归兰特家族所有。
兰特庄园为巴洛克式庄园,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庄园以水景和花坛为中心主题,各级台地用中央轴线的水线相连,并且在各个台地上设有水景欣赏。
五、设计、发展、决策过程:
兰特庄园最初是红衣主教甘巴拉(1533-1587)请著名建筑师维尼奥拉建造的,主教对设计非常满意,但是当时的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听说了这座别墅的美景后,便打算前来参观,这下可急坏了主教,他做好各种准备来迎接教皇光临。兰特别墅的第一座别墅住宅便在有些仓促的情况下竣工了,维尼奥拉设计的花园也部分完工。最后教皇因故不能成行,派来了一个特使--桑•卡洛•博罗梅奥,代他拜访这座庄园。桑•卡洛在参观的同时,心里盘算着修建庄园究竟花费了多少钱。他话锋一转,对主教说:"耗费在这座别墅上面的金钱,可能最好用来修建一座医院,那样可以给贫穷的维特尔波民众带来好处"。面对这样的话题,甘巴拉默然接受了这种暗示性的责难,在后来的日子里,为了避嫌,他都没有修建计划中的第二座别墅住宅。
甘巴拉建造的别墅住宅为正方形,房间大小适度,带有拱顶,其天花板上的装饰壁画,出自于当时著名的风格主义画家祖卡里兄弟之手,采用了拘谨而和谐的风格。不过,后来罗马教廷,尤其是教皇庇护五世,多次要求甘巴拉主教将别墅的产权移交出来,但主教都坚决而优雅地拒绝了,继续享受着所谓的"愉快生活",直到去世。
随着岁月流逝,教廷的责难就渐渐被淡忘了。当蒙塔尔托红衣主教在此继任时,他将以前维尼奥拉的设计方案拿了出来,继续完善花园,并修建了第二座乡间别墅住宅。第二座乡间别墅住宅的外观与第一座相同,主要用于接待客人;第一座别墅则为主人自用,作为日常起居。第二座别墅住宅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精美的大厅,天花板仍由祖卡里负责,以装饰用的灰泥、镀金箔和壁画装饰而成。两座别墅的不同之处,可以从室内的壁画上看出:甘巴拉别墅的壁画多为风景;而蒙塔尔托别墅里的壁画,多为更古典的风格。
代表作:维尼奥拉主要作品:罗马耶稣会教堂、兰特庄园、圣安德烈教堂
总述:
在欧洲古典园林之中,意大利园林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价值,不管是其丰富多变的园林空间塑造,还是其独具匠心的细部设计,都反映出耐人寻味的造园特质,而这种特质是其它欧洲国家的那些气势轩昂、规模庞大的皇家贵族园林所无可比拟的。意大利占典园林的规模可能不大,但它与当地的气候、地形、人文特点等的结合,便产生了其园林形式的独有个性,兰特庄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除了中轴布局、台地、巴洛克的理水和雕塑外,兰特庄园的植物种植也颇具特色。它从最典型的欧式园林风格--修剪整齐的小灌木刺绣花坛开始,随着层次的变化,渐渐的植物有了自然的形态,而到了至高点以充满野趣的园林森林的环绕结束,实现了完全的人工向自然的过渡,是意大利古典园林中难得一见的人类意识向自然融合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