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英语二解析:翻译
2020届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考试大纲于2020
年9月18日与各位考生见面。
其中,翻译部分与2020届全国硕士研
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考试大纲相比,无明显变化。
下面就大
纲中对翻译部分的考查要求与规定实行详细解析,以便考生在复习翻
译时方向更加明确,目标更加清晰,内容更有针对性。
希望对考生的
复习有所协助。
一、大纲内容:
考查考生理解所给英语语言材料并将其译成汉语的水平。
要求译
文准确、完整、通顺。
要求考生阅读、理解长度为150词左右的一个或几个英语段落,
并将其全部译成汉语。
考生在答题卡2上作答。
共15分。
二、考查标准解析:
1.准确--忠实于原文。
对原文的准确理解是一篇优质译文的前提。
要求译文内容不能与原文所表达的内容有出入或相违背,否则一定会
影响译文得分。
评分标准中要求,如果句子译文明显扭曲原文意思,
该句得分最多不得超过0.5分。
2.通顺--译文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前提下,把
所理解的译文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表达出来。
译成汉语后,译文一
定要读得懂,读得通。
3.完整--无漏译。
要求考生对原文的内容完整地实行翻译,不得
有遗漏。
如有遗漏,评卷老师会酌情减分。
注:若不完整,译出的部
分可给分。
三、考查内容:
1、专有名词、词组和多义词的翻译;
专有名词、词组和多义词是翻译中对词考查的重要内容。
翻译时,高频专有名词,按照约定俗成的方法翻译;非的专有名词,采取音译
或音译+括号英文的方法翻译;不熟悉的专有名词,直接照抄英文即可。
词组的翻译需要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理解和熟记。
多义词词义的选
择可根据语境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根据词根词缀选择猜测生词的词义;根据汉语的习惯搭配来翻译。
2、翻译策略使用:词义选择+语序调整;
考研翻译中重点考查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对词义的理解,以及语义
组合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所以,在翻译时,学生要注意不
同语境中词义的选择,表达的译文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中国人的
逻辑思维习惯。
在做题时,可使用词义引申,词类转换的方法结合上
下文语境确定词义,并且注意英语中的定语结构、状语结构、被动语态、代词、动宾结构在汉语中表达顺序和表达习惯的区别。
3、特殊句型和特殊结构的翻译。
被动语态、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it作形式主语句、倒装结构、比较结构为翻译考查的重点内容。
在掌握以上考点的语法知识的前提下,使用各考点相对应的翻译方法,通过真题翻译的练习达到对以上
考点准确、通顺的翻译。
4、语篇衔接的考查
英语(二)的翻译部分是对一个包含若干段落的篇章实行考查,
所以整个语篇的完整性和语义、段落之间的衔接也是考查的重点内容
之一。
翻译时,不但要对每个句子实行理解和表达,而且要注意到整
个语篇的完整含义和结构。
衔接要侧重于句间不同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其中包括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
四、翻译必备知识
考研翻译是语义在中英文两种语言之间转换,所以理解中英文两
种语言的差异,是翻译的必备知识,是译出高分译文的保障。
1.英语句子长,重形合;汉语句子短,重意合。
这些英文句子都很长。
但是,你翻开看参考译文的时候,却发现,参考的汉语译文都是一个个的短小的句子。
长长的英文句子转换成了短小的汉语句子。
所以,从这个点你也能看出来中英文的差异所在。
翻译时,理解原文先要拆分句子,表达时避免欧化
2. 英语多变化,汉语多重复。
英语中相同语义的内容,会用不同的单词,语言形式实行表达,如近义词,代词,省略结构等。
而在汉语中,相同事物多次出现时,同一名词也会随之出现。
3. 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被动语态在汉语当中的使用没那么频繁。
但是,英文讲求逻辑,而且特别讲究这种严密的逻辑性。
特别是这种文献类的文章,喜欢用这种被动语态表达它的客观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把英语句子翻译成汉语的话,就必须考虑到这个差异,尽量的把英文中的被动转换成主动表达。
这样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并不是所有的被动都转换成主动,但是绝大部分情况下都需要我们实行转换。
4. 英文前重心,汉语后重心
这个就需要咱们实行翻译的时候,为了更符合汉语习惯,必须对句子的语序实行调整。
从文章的角度说,英文文章习惯先摆观点,再加以展开论证,属于演绎型的。
喜欢把重点信息放在前面,后面是展开陈述,多是作支撑的。
英语句子过长时,实行的右行原则;中文喜欢左行,将所有的定语放在前面。
翻译部分要取得较高的分数,需要同学掌握翻译的必备基础知识后,使用翻译方法和技巧,通过一定的实践训练来实现。
持之以恒,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