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东延伸)工程1标段芳甸路站混凝土耐久性施工专项方案编号: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东延伸)工程1标段芳甸路站项目部2014年10月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东延伸)工程1标段芳甸路站混凝土耐久性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概况 (1)2、耐久性设计要求 (1)2.1、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 (1)2.2、编制依据 (3)3、耐久性混凝土管理组织构架 (4)4、混凝土施工工序 (4)5、施工措施 (4)5.1、施工前准备 (4)5.2、原材料的储存与管理 (5)5.3、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5.4、原材料的检测 (6)5.5、混凝土搅拌 (8)5.6、混凝土运输 (8)5.7、混凝土浇筑 (9)5.8、混凝土振捣 (10)5.9、混凝土养护 (11)5.10、拆模 (12)5.11、混凝土缺陷处理 (13)5.12、试验检测 (14)1、概况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东延伸)拱工程1标段芳甸路站位于杨高中路与芳甸路、南洋泾路路口,车站位于杨高中路上方,呈东北西南方向布置,其结构设计起讫里程为SDK45+989.400~SDK46+148.600(右线),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SDK46+072.500,车站全长162m,标准段宽32.69m 为地下二层四柱五跨12.5m 的岛式站台,车站覆土深度约2.70~3.95m。
车站标准段外包尺寸为162×36.29m,外包总长410.5m,车站总建筑面积为11592 平方米,共设3 个出入口通道和4 组风亭。
其中1 号出入口结合主体结构布置,2 号出入口横跨杨高中路布置在路南侧的绿化带内,3 号出入口结合车站西北侧的单层外挂附属结构布置。
本车站主体开挖深度为16.28m,西端头井开挖深度为18.2m,东端头井开挖深度17.93m。
图1、车站平面布置图2、耐久性设计要求2.1、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一般是指混凝土的抗烈性、护筋性、耐蚀性、耐磨性及抗碱-骨料反应等。
具体的混凝土耐久性指标应根据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所处的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等确定。
1、混凝土耐久性的一般要求:表1混凝土的电通量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电通量(56d)<C30 <2000 <2500 C30~C50 <1500 <2000 ≥C50 <1000 <15002、混凝土应进行抗裂形对比试验。
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规定。
4、混凝土的抗碱-骨料反应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表2混凝土最大碱含量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环境条件干燥环境 3.5 3.5 3.5 潮湿环境 3.0 3.0 3.0 含碱环境* 3.0 3.0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或碱—碳酸盐反应岩石柱膨胀率应小于0.10﹪;当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碱含量应满足上表的规定;当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20~0.30﹪时,除了要满足上表的规定外,还应在混凝土中掺加具有明显抑制效能的矿物掺合料和复合外加剂,并经试验证明其有效。
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配制,在满足施工和易性、强度等级的前提下,应以混凝土密实性、抗渗透性能、抗裂性能和抗碳化性能为主要控制指标。
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指标根据结构部位不同有所差异,详见下表。
表3 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指标、结构部位混凝土密实度抗碳化性能抗裂性能电通量RCM氯离子扩散系数碳化深度抗裂等级C(库伦) 10-12m2/s cm 级指标值次指标值次指标值次指标值次车站结构地下连续墙≤2000 各2 -- -- -- -- Ⅱ各1 顶板、底板≤2000 各2 ≤1.81----Ⅰ内衬侧墙≤2000 各1 ≤1.8 -- Ⅰ柱、梁-- -- -- -- Ⅱ2.2、编制依据本方案依据有关设计图纸、技术资料和技术规范要求,参照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范要求,并结合了在混凝土耐久性施工的成功经验,围绕着确保安全、保证质量、保证工期的目标来编制。
主要依据包括:1)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东延伸)工程1标段芳甸路站耐久性施工相关图纸2)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东延伸)工程1标段芳甸路站设计文件及招标文件3)规范性文件:《上海轨道交通混凝土耐久性指导意见》(沪地铁【2008】93号)《轨道交通混凝土耐久性设计通用文件》《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3)《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3、耐久性混凝土管理组织构架4、混凝土施工工序5、施工措施5.1、 施工前准备1、混凝土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完成原材料的选定、复检工作,并应充分考虑试项目经理安全工程师生产经理 材 料 员预 算 员资 料 员施 工 员安 全 员技 术 员测 量 员质 量 员取 样 员验周期和可能出现的原材料变化,尽早完成混凝土配合比工作的选定工作。
2、重要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应进行混凝土浇筑,以便对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施工机具的适应性进行检验,对有代表性的混凝土结构内部混凝土温升过程进行测定,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5.2、原材料的储存与管理1、混凝土原材料进厂(场)后,应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复检。
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使用。
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应按有关规定清除出厂(场)。
2、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厂)后,应及时建立“原材料管理台帐”,台帐内容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复试检验报告”编号及检验结果等。
3、混凝土用水泥、矿物掺合料等应采用散料仓分别存储。
袋装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期间应用专用库房存放,不得露天堆放,且应注意特别防潮。
水泥储运过程中,还应符合下列规定:装运水泥的车、船应有棚盖。
贮存水泥的仓库应设在地势较高处,周围应有排水沟。
在装卸、搬移过程中不得抛掷袋装水泥。
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分批堆垛,堆垛高度不宜大于1.5米。
堆垛应架离地面0.2米以上,并距离四周墙壁0.2~0.3米,或预留通道。
临时露天堆放时要上盖下垫。
储存散装水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泥温度或防止水泥升温。
4、混凝土用粗骨料应按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
5、不同混凝土原材料应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以免误用。
骨料堆放地点应事先进行硬化处理,并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
5.3、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表4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序号强度等级部位坍落度水胶比总胶水水泥砂碎石粉煤灰矿粉外加剂自来水P.O42.5中5-25 C.II S95 83251 水下C35P8地下连续墙200±200.38 420 160 260 766 1030 80 80 4.202 C35P8 顶中底板梁内衬160±200.40 400 160 280 786 1030 80 40 4.003 C45 柱160±200.37 430 160 300 765 1020 70 60 4.524 C40 风井160±200.38 420 160 290 771 1025 80 50 4.205.4、原材料的检测5.4.1 水泥1、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进场(厂)后,须检查供应商提供的每厂家、每品种、每批号的质量证明书;2、使用任何新选货源或者使用同厂家、同品种水泥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水泥施工单位试验检验一次;3、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散装水泥每500t (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上述也按一批计;4、尽快按规定取样,送往指定的试验室检验,出3天合格临时报告后方可使用,在28天报告出来后更换3天报告。
若出现不合格产品时,须立刻清理出场(厂)。
5.4.2 矿物掺和料1、矿物掺和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宜为粉煤灰、磨细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或硅灰。
2、须检查供应商提供的每厂家、每品种、每批号的质量证明书;3、使用任何新选货源或者使用同厂家、同品种水泥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水泥施工单位试验检验一次;4、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200t为一批,不足200t也按一批计。
5、要尽快按规定取样,送往指定的试验室检验,出7天合格临时报告后方可使用,在28天报告出来后更换7天报告。
若出现不合格产品时,须立刻清理出场(厂)。
5.4.3 细骨料1、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也可选用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
不宜使用山砂。
不得使用海砂。
2、在使用新料源或者连续使用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达一年时,须试验检验。
3、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每10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
其中有机物含量每3月检测一次。
5.4.4 粗骨料1、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膨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
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
如配制C50以上混凝土时,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圆孔)不应大于25㎜。
2、在使用新料源或者连续使用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达一年时,须试验检验;3、 5~25mm碎石,一周至少取样检验二次。
5.4.5 外加剂1、外加剂应采用碱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阴气、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且质量稳定的产品,外加剂与水泥之间有良好的相容性;2、须检查供应商提供的每厂家、每品种、每批号的质量证明书;3、使用任何新选货源或者使用同厂家、同品种水泥达6个月及出厂日期达6个月的产品试验检验一次;4、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50t为一批,不足50t时也按一批计。
5.4.6 拌合用水1、拌合用水可采用饮用水。
2、若使用新水源或同一水源使用达一年时须试验检验;3、同一水源的涨水季节须检验一次。
5.5、混凝土搅拌1、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准确称量,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掺和辽等)±1%;外加剂±1%;骨料±2%;拌合用水±1%。
2、拌合混凝土前,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量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