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万圣节调查报告

15万圣节调查报告


众人物的参与度也非常高,而且往往是自
发举行的派对。 • 另外,欧美的万圣节装束上个性也更加鲜 明、奇异,不只是局限于传统的吸血鬼、
南瓜、丧失等素材。

值得一提的是,外国不止于自己装扮, 也会为宠物装扮。
附:外国的万圣节
万圣节在欧美几乎是全民参与的传统节日,因此能够极大地带动居民消费。
• 2014年10月30日,美国纽约长岛的一处居民 住宅前布置着各种鬼怪造型装饰物,迎接即 将到来的万圣节。 • 据全美零售商联合会的数据显示,万圣节将 带来74亿美元的国民消费,花销涉及万圣节 服装、糖果、装饰物、派对等。
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元素的不断丰富, 南瓜灯的形态也更加多彩多样。
调查前:万圣节的预测
WHO 80、90后年轻人,6-12岁儿童,年轻的三口之家
WHERE
商业广场、商铺商户、游乐场、学校
HOW
鬼怪装扮/化妆、装扮游行、游园会
WHAT
各类鬼怪面具、玩具/道具、服饰、特效化妆用品、
场景装饰物
年轻人参与度高,但主动性略显不足
2014年万圣节调查报告
2015年4月
目录
调查目的及方案说明
调查报告
调查结论
调查目的及方式说明
调查目的
万圣节作为西方传统节日,随着近年逐渐流入中国,受到不少年轻人、儿童的喜爱。 因此我们预计近几年,万圣节或许能成为下一个西方情人节或圣诞节,成为广为接受的社 会节日。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以照片调查为主,少部分个人访谈为辅。
陈小姐,女,毕业生
感觉这种庆祝方式在中国不太协调吧,年轻人玩这个有点无趣, 反正我是不会去装神弄鬼的。
就万圣节的节日主题而言,更加吸引儿童参与其中
鬼怪类的东西无疑是受小孩喜爱的,玩性大,符合年龄特性。故与成年人不同,小孩是更加主动地参与,
并且乐在其中;
小孩在装扮方面,一般都是节日服饰+面具+斗篷,基本不会进行特效化妆。
黄先生,公司白领,25岁,未婚
走过路过,也会看看(万圣节),图个热闹而已。如果是有吸引力的,也可以试试。
谢小姐,31岁,已婚,未有子女
我本身是喜欢玩的一类人,不过我老公不是。所以我肯定不会自己想点什么节目出来, 碰巧遇到去耍耍还是挺有意思的,人生不就图个乐一乐么。
YES:对于万圣节的认知比较高,也乐意参与其中的活动,但不会主动想节目。 NO:鬼怪扮演的主题,令一些年轻人感觉无聊乏味。
(吸血鬼、超级英雄、女巫)
节日特征
对万圣节的理解不深,纯粹的玩乐
大部分人或许听说过万圣节,但知道其含义或是风俗的并不多,认知程度仅仅为“知道”。
被动地参与,随兴参与居多
万圣节在中国的“渗透率”比圣诞节、情人节要低得多,真正会过节庆祝的人并不多,更多 只是随兴地参与其中。
鬼怪的打扮、化妆的效果还是比较有局限性
调查结论
WHO 80、90后年轻人,6-12岁儿童,年轻的三口之家 3-8岁儿童 WHERE 商业广场、商铺商户、游乐场、学校、家庭 (酒吧、餐厅、KTV) 幼儿园 鬼怪装扮/化妆、装扮游行、游园会 派糖、亲子类DIY活动 WHAT 幼儿园游园会
HOW
各类鬼怪面具、玩具/道具、服饰、特效化妆用品、场景装饰物 糖果、蛋糕、南瓜灯(真)
万圣节装饰 员工化妆 各种表演、化妆
游乐园
万圣节装饰 表演、游行、化妆
家庭、家里
鬼怪装扮
各类商家商铺尽显招数
岭南新天地
某酒吧
东 方 广 场 风 情 街 餐厅
酒店
部分商家融合万圣节元素,更显趣味性(1)
某品牌蛋糕店举办的万圣节DIY蛋糕活动
很萌很可爱的蛋糕造型,结合万圣节元素,又符合现在的“萌”潮流;
章先生,外企审计,31岁,儿子3岁
“小孩子就喜欢这些东西,扮鬼扮马的,看到了拉都拉不走。”
刘宇,男,5岁,幼儿园大班
“(喜欢这种装扮吗?)喜欢。(为什么?)我是蜘蛛侠,我最厉害了。。”
中老年人接受程度不高,甚至会有抵触情绪
• • • 对于西方的节日,老者的接受度普遍不高; 万圣节以鬼怪为乐,而中老年人对待鬼神的态度一般都是心存敬畏的; 中老年人身体素质开始下降,容易受到鬼怪装扮的惊吓而导致身体不适。
相对简单,而且参与者较少
父母在家里也会为小孩进行装扮
对于年轻父母而言,万圣节也是一个亲子活动的切入点,为孩子进行装扮,与姐,现家庭主妇
“第一次为万圣节做准备。小孩子都喜欢这些妖怪啊, 鬼怪的东西,就给他也弄一套玩玩。”
万圣节的度过方式
商业性质
鬼怪装扮&表演/巡游(员工)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
中老年人不适宜作为万圣节的目标对象
商家、商户的节日气氛明显
• • 由商家举办或发起的活动占大多数,以“万圣节”噱头,吸引顾客,带旺气氛; 较为突出的是一些商业广场、酒吧、餐厅、游乐园。
不同地方,活动也不尽相同 商业广场
万圣节装饰 免费化妆活动
餐厅
万圣节装饰 南瓜灯雕刻
酒吧、KTV
自发组织
鬼怪化妆巡游 家庭化妆扮演
年轻人
免费化妆(顾客)
幼儿园游园会
小孩鬼怪打扮
儿童
派糖 制作南瓜灯 万圣节蛋糕DIY
万圣节商品 CDT
万圣节主要的机会商品:面具、服饰、玩具/道具、南瓜灯
商品主题主要是:超级英雄、骷髅,蜘蛛,墓碑等等 装饰布景道具 特效化妆用品 节日玩具、道具 服饰 鬼怪面具 南瓜灯 南瓜 糖果 蛋糕 意面、沙拉
(以上信息来自新华网) /14/1031/08/A9SCT3MI00014JB5.html
以上,谢谢!
家里或朋友组织的活动较少
对于万圣节,人们较少举行家庭式、朋友式的派对: • 一方面,万圣节在国内的受众主要是年轻人,而家里的中老年人对这种扮演鬼怪的形式不太认可;
(“如果是玩的话,就出去酒吧什么的玩玩吧。家里就不搞了,家里人还要生活的。”——谢小姐)
• 另一方面,年轻人的朋友圈之间,也并非人人都接受万圣节。 当然,少部分人也是会自行组织一些活动、走秀、游戏的,但规模一般较小,也存在一定的漏缺。
后来有小孩穿上鬼和精灵的衣服,出去吓邻居,演变到后来,大约四十年前,
人们开始请小朋友吃糖果!玩起“Trick or Treat”!
万圣节重要标志——南瓜灯
由来
除自身装扮成妖魔鬼怪外,人们也会便用芜菁、
甜菜或马铃薯雕刻成可怕的面孔,来吓走游魂。
转变
后由于价格、质地等问题,逐渐统一使用南瓜进
行雕刻,而南瓜灯亦成为万圣节的重要标志。
出于人们的重视程度并不高,所以很多都是参照国外的潮流或沿用过往的装扮, 相对而言缺乏新意、震撼。
节日面向的人群比较窄
万圣节在国外是一个全民节日,而在中国的受众人群则主要为 年轻人及小孩,而部分人甚至会对该节日具有排斥感。
附:外国的万圣节
【蕾哈娜忍者神龟造型】 【帕里斯· 希尔顿的“兔子装”】 • 欧美的万圣节不仅仅属于平民,明星、公
大人与小孩的互动,小孩与小孩的交流,受到大人小孩的欢迎
部分商家融合万圣节元素,更显趣味性(2)
某儿童培训机构举办的万圣节现场绘画、免费化妆活动
活动内容较多,包括了“讲故事、现场绘画/送画、免费化妆”(与万圣节关联)
万圣节在幼儿园是深受欢迎
• • 作为万圣节的主要人群对象之一,小孩对于万圣节的扮鬼扮马也是非常喜爱的; 而且与大人的态度不同,他们会渴望、期待这样的节日或节日,会更主动地参与其中。
万圣节的来源
• •
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 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那时人们相信,
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
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
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人的魂灵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人
的魂灵无法找到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的魂灵吓走。
幼儿园的游园会
万圣节对于儿童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主题(鬼怪类、扮演角色); 小孩子的玩性比较强,万圣节重点就在于“玩”“狂欢”,二者更加切合。
也有自发组织的万圣节鬼怪巡游
由于是自发性质的,所以在装扮、准备上更显“专业”,化妆较为逼真, 道具较有特色,而且基本均是年轻人参与。 几个相互认识的朋友一起玩乐,参与人数不多 装扮的类同性比较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