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计算调研报告

云计算调研报告

云计算调研报告目录1 概述 (5)1.1 编写目的 (5)1.2 研究方法 (5)1.3 内容概述 (5)2 云计算的产生 (5)2.1 云计算的由来 (5)2.2 云计算的发展动因 (6)2.2.1 经济驱动 (6)2.2.2 技术驱动 (8)2.3 不同视角下的云计算 (9)2.3.1 用户视角 (9)2.3.2 业务视角 (9)2.3.3 技术视角 (10)3 云计算的现状 (10)3.1 云计算参与者 (10)3.1.1 政府 (10)3.1.2 组织机构 (11)3.1.3 服务提供商 (12)3.1.4 软件提供商 (14)3.1.5 设备提供商 (15)3.1.6 系统集成商 (16)3.1.7 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16)3.2 云计算产品 (17)4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20)4.1 云计算的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 (21)4.2 云计算将形成统一的平台和标准 (21)4.3 市场规模预测 (22)4.4 云计算时代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趋势 (23)4.5 云计算推动瘦客户机市场高速发展 (24)4.6 中国软件即服务市场规模预测 (26)4.7 云计算技术应用前景 (28)4.7.1 公用/效用计算 (28)4.7.2 海量数据挖掘 (29)4.7.3 云计算与物联网 (29)4.8 云计算的机遇和挑战 (30)5 云计算关键技术 (32)5.1 编程模型 (32)5.2 海量数据分布存储技术 (32)5.3 海量数据管理技术 (33)5.4 虚拟化技术 (34)5.5 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 (34)5.6 分布式文件系统 (35)5.7 分布式数据库 (35)5.8 并行/分布式架构 (35)6 数据统计 (36)7 建议 (36)7.1 21CN现状 (36)7.2 建议 (36)8 参考资料 (36)1概述1.1编写目的✓条理化对云计算的认识;✓为技术部在云计算方面的着力方向提供参考意见;1.2研究方法网上搜集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1.3内容概述本报告对云计算的前世今生、发展动因、云计算产业链参与者、当前市场上的主要云计算产品、发展趋势、关键技术做了一个简要的描述。

2云计算的产生2.1云计算的由来一切皆因需求。

用户爆发式的网络应用访问需求,推动互联网应用服务提供商对大规模互联网应用系统解决方案的需求,互联网应用提供商的需求,促使IT设备公司、软件公司、IT集成商、互联网应用服务提供商一起酝酿了“云计算”,而“云计算”将持续发酵用户对网络应用的访问需求。

在计算机产生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计算机网络都还处于探索阶段。

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网络出现了爆炸式发展,随即进入了网络泡沫时代。

在21世纪初期,正当互联网泡沫破碎之际,Web2.0的兴起,让网络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期。

在这个Web2.0的时代,Facebook、Twitter、Google、QQ、百度、淘宝等网站的访问量,已经远远超过传统门户网站。

如何有效地为巨大的用户群体服务,让他们参与时能够享受方便、快捷的服务,成为这些网站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而与此同时,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公司为了提高自身产品的服务能力和计算能力开发大量新技术,例如,Google凭借其文件系统搭建起了Google服务器群,为Google 提供强大的搜索速度与处理能力。

于是,如何有效利用已有技术并结合新技术,为更多的企业或个人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与多种多样的服务,就成为许多拥有巨大服务器资源的企业考虑的问题。

正是因为网络用户的急剧增多并对计算能力的需求逐渐旺盛,而计算机等IT设备公司、软件公司和计算服务提供商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于是云计算便应运而生。

2.2云计算的发展动因2.2.1经济驱动2.2.1.1IT基础设施利用率低下现有的数据中心通常采用专用模式建设和部署,即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一对一配置,由此,新应用的退出意味着服务器、存储等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和投入,企业之间、企业内部部门或不同业务之间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另外,为了避免性能不足,必须按应用的峰值标准采购部署基础设施;开发、测试等环境的搭建也进一步导致了资源的利用率地下。

据统计,目前企业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平均利用率仅有8-20%,可见大部分计算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投资浪费非常严重。

2.2.1.2数据中心能耗问题突出据Gartner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数据中心年度能源与典礼成本高达70亿美元以上,基本在硬件上每投入一元钱,会带来0.5元的能源费用,未来甚至更高。

而另一份由HP公司对亚太区近300家企业所做的调查中也同样显示:企业数据中心能耗成本占设备成本33%,电源和散热设备折旧成本占36%,即能耗及相关成本达到整个数据中心设备成本的69之多。

可见,未来突出的能源紧张问题、持续增高的能耗成本都将让数据中心运营越来越不堪重负,也由此迫使企业重视IT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并开始谨慎考虑自己建立数据中心,转向使用专业的、利用率更好的第三方基础设施或平台服务和软件服务。

2.2.1.3IT管理和维护成本日益提高数据中心管理和维护工作日益繁重,导致运营费用的开销大幅攀升。

IDC曾有数据显示,早在2006年,全美数据中心运营成本从上年的180亿美金急升到260亿美金,而通气服务器等设备的年采购成本基本平稳保持在500亿美金左右。

业界普遍认为,累计的运营成本通常相当于采购成本的3倍以上。

大量繁琐、复杂的维护工作严重占用了整体IT资金和IT人员的时间,阻碍了技术创新进程,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的良性发展。

2.2.1.4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环境下,大多数企业销售额下降,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获得更好的竞争力和利润,需要具备高可扩展性、经济实惠的、灵活的IT基础架构来提供支持。

云计算就满足这样的要求。

2.2.2技术驱动2.2.2.1虚拟化技术成熟硬件虚拟化、软件虚拟化、操作系统虚拟化在近几年都已趋于成熟,这些虚拟化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并且开始支持企业级关键应用。

虚拟化技术成熟的另外一个标志是虚拟化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虚拟化细分市场已经涌入VMWare、Citrix、Microsoft、Redhat、Oracle等公司以及众多的中小企业,而虚拟化技术也已经成为数据中心普遍采用的标准技术之一。

2.2.2.2宽带互联网的普及在过去十年,互联网带宽一直在快速发展。

在世界上宽带建设领先的国家,家庭带宽已经达到50M以上,而中国的普通家庭宽带也已经从过去的几十K发展到现在的2M和4M为主流,宽带普及率达98.1%(数据来源CNNIC2010)。

2.2.2.3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无论是以AJAX和Web Service为代表的浏览器开发技术,还是近期发布的HTML5技术标准,还有Google发布的网络操作系统等,都大大提高了用户使用互联网应用的体验,方便了互联网应用的开发,使得互联网应用越来越接近客户端应用的能力和企业级应用的要求,直接的效果就是,越来越多的桌面应用软件功能在互联网上实现并提供,比如传统的Office、图形处理等软件。

最终,桌面操作系统可能会向网络操作系统靠近并被取代,而云计算最终将替代本地计算,本地软件会消亡,所有软件应用服务均将运行在网络之上。

2.3不同视角下的云计算2.3.1用户视角1、可以像水、电一样使用软件服务。

2、按需付费3、弹性扩展4、性价比高5、数据永远不会丢失6、要能上网才能用云计算服务2.3.2业务视角1、能提供超强的计算、存储能力2、能无限扩展能力3、能降低能耗4、能提高IT设施利用率,摆脱重复建设5、能降低投资成本6、能降低建设周期7、避免盗版8、大势所趋2.3.3技术视角1、虚拟化技术2、并行计算3、分布式计算4、网格计算5、服务器集群3云计算的现状3.1云计算参与者3.1.1政府在中国当前的云计算产业链中,除了作为云计算的用户,政府在产业战略规划布局和运行监控中承担了重要的作用。

产业规划布局和调控:政府是云计算产业发展的规划者和布局者。

通过制定中长期和近期的产业发展规划,从产业规模、从业人员、产业生态建设、地域布局等方面对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借助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多方面的调控杠杆推进产业的科学发展。

游戏规则制定和监督:政府是云计算产业的环境营造者、规则制定者以及产业运营监督者。

政府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对产业准入资格审核、数据安全、灾备、云技术和服务标准、服务水平协议等内容进行清晰的界定,为产业有序运行打造良好的环境,并通过法律法规的执行监督产业的健康发展。

政府兴建的云计算产业园/基地:1、北京云计算基地2、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3、上海云计算创新基地4、重庆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5、成都云计算中心6、无锡城市云计算中心7、哈尔滨“中国云谷”8、鄂尔多斯超级云计算数据中心产业园9、海西(泉州)云计算产业园10、杭州云计算产业园11、宝山数据服务外包暨云计算产业园12、天津云计算中心3.1.2组织机构1、深圳市云计算产业协会2、杭州市云计算协会3、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云计算专业委员会4、中国电子协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5、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6、中国云计算基地(中心)联盟7、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8、深圳云计算产学研联盟9、山东省云计算产业联盟10、滨海新区云计算产业联盟11、台湾云端运算产业联盟12、云海联盟3.1.3服务提供商3.1.3.1IaaS服务3.1.3.2PaaS服务3.1.3.3SaaS服务3.1.4软件提供商3.1.5设备提供商3.1.6系统集成商3.1.7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3.2云计算产品3.2-1 云计算产品全景图4云计算的发展趋势云计算代表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

就像互联网给软件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一样,云计算也将会对软件业和互联网产业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

云计算带来的长期变革目前已经初步显示出来。

未来经济发展中对信息的获得能力将成为决定性的优势,而云计算为信息共享与协作提供了一种廉价便捷的方式。

对于企业来说,云计算使得小公司也能够与跨国公司拥有同样的网络影响力。

云计算是产业技术创新的产物,同时云计算所体现出的一切即服务和规模经济性、易扩展性等特点,恰恰符合信息技术应用对于成本更低、应用更加广泛的追求。

促进云计算应用产生和发展的驱动力量来源于信息产业用户的最终需求,而用户需求的进一步加强和演进,势必促进适应这些需求的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大型厂商对云计算的推广力量虽然不是核心的驱动力,但其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云计算并不意味着颠覆。

云计算是软件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创新的产物,是技术和商业模式积累所导致的变革。

认为云计算会颠覆传统的软件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只能算是一种极端主义的观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