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检测工艺卡
2.将磁轭从左到右进行磁化,在焊缝的两端进行垂直于焊缝的两次磁化,以发现焊缝边缘的缺陷;
3.再进行如左图与焊缝近似45°的磁化,两个方向的磁场近似垂直,同一个方向的相邻的两次磁化要大于15mm。
磁粉检测操作要求及主要工艺参数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操作要求及主要工艺参数
1
预处理
用铁刷打磨或用不掉毛的干净的布擦干工件,使焊缝及热影响区无油脂、锈迹等不洁残留物。
磁粉检测质量评
级要求
1.不允许存在任何缺陷和白点;
2.不允许存在任何线性缺陷磁痕;
3.圆形缺陷磁痕(评定框尺寸为35mm╳100mm),长径d≤3.0mm,且在评定框内不大于2个。
磁化方法示意草图:
L≥75mm,b≤L/2,β≈90°
磁化方法附加说明:
1.用活动关节电磁轭,保证磁极与工件接触良好,磁极与工件的间隙小于0.5mm;
1
预处理
2
灵敏度试验
3
磁化及施加
磁悬液
4
观察与记录
5
复验
6
退磁
7
后处理
8
报告
编制/级别
审核/级别
批 准
签 字
日 期
磁粉检测工艺卡(磁轭法)
试件名称/编号
焊板/001
试件材料
碳钢
试件规格
500╳400╳20
检测表面状态
焊后自然状态
检测部位
焊缝及热影响区
检测方法
磁轭法、湿法、连续法
设备型号及编号
CJX-200E/12516
2
磁化及施加磁悬液
在洁净的被检区域施加反差增强剂,使干燥后再进行磁化,检测前应用灵敏度试片校验灵敏度,整个检测面被湿润后再施加磁悬液进行磁化,边磁化边施加磁悬液,每次磁化需要1-3s,为保证磁化效果至少反复磁化两次。
3
磁痕的观察与记录
磁痕的观察是在磁痕形成后立即进行,必须时要用2-10倍的放大镜来观察细微磁痕,用临摹草图法记录缺陷,记录缺陷的性质,形状以及尺寸。
标准试片
A1-30/100
磁轭间距
125mm
磁粉、载液及磁悬液配置浓度
非荧光黑色、谁、10-25g/L
电流种类
磁化规范
交流电
提升力≥45N
磁化方向
纵向
光线及检测环境
被检表面光照度为>1000Lx
缺陷记录方式
临摹草图法
磁悬液施加方式
喷洒
磁化时间
1-3s
检测标准
JB/T4730.4-2005
验收规则
II级(合格)
观察与记录
5
复验
6
退磁
7
后处理
8
报告
编制/级别
审核/级别
批 准
签 字
日 期
磁粉检测工艺卡(固定式)
试件名称/
编号
试件材质
试件规格
设备型号
检验区域
表面状况
检验比例
表磁化电流
检验方法
磁悬液类型
中心导体直径
磁化时间
退磁方式
剩磁强度
观察
方式
缺陷记录方式
检验标准
验收标准
序号
工序名称
主要操作程序及技术说明
4
缺陷评级
确认相关显示,按照JB/T4730.4-2005标准进行评级。
5
退磁
将通电磁轭从焊缝的左侧连续拖动到焊缝的右侧知道远离焊缝1米,完成退磁。
6
后处理
清除试件上的残余磁粉或磁悬液以及反差增强剂,将仪器、试片和试件放到原处。
编制
杜前超(MT-II)
审核
批准
磁粉检验工艺卡(磁轭法)
试件名称/
编号
试件材质
试件规格
设备型号
检验区域
表面状况
检验比例
表面温度
照度
检验方法
磁化方法
灵敏度试块
磁悬液
浓度
磁悬液
磁化方法示意草图:
磁化规范
磁化时间
磁轭间距
电流类型
观察
方式
缺陷记录
方式
检验标准
验收标准
序号
工序名称
主要操作程序及技术说明
1
预处理
2
灵敏度试验
3
磁化及施加
磁悬液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