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14课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14课教案

实验中学“361”高效课堂历史教学案
课题第14课难忘
九一八
主备人侯宜才审核人田佳执教人
八年级____班____组学生时间评价
学习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学习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学习难点西安事变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积极投入!)
导学思路在我国的东方,有一个一衣带水的近邻,狭长的群岛国家,我们俗称为东
夷,那就是日本。

日本侵略中国,自古就有,古人称之为倭寇,近人嗤
之为“日本鬼子”。

明治维新后,日本将侵略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作为对外的基本国策。

1894年,日本对华发动了甲午战争;1915年,日本又诱使袁世凯签订了
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了震
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二、感悟新知(精彩课堂,由我开始!)
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何28万拥有装
备精良的东北军仅四个月就把东北三省大好河山拱手让敌?
2、此后,日本扶植末代皇帝在此建立了什么政权?
3、不愿当亡国奴的东北热血男儿组成的抗日义勇军和中共派出的抗日游
击队是如何抵抗日军侵略的?你知道战斗在白山黑水间有哪些抗日英
雄?你听说过杨靖宇和马占山的英雄故事吗?
4、日军占领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哪里?在中华民族危机关头,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对全国人民产生了什么影响?
5、你一定听说过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他们做出了何等爱国壮举?
目的是什么?针对这一举动,各派政治力量主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中
国共产党派出哪位代表与国民政府谈判?中共解决这一事变的出发点是
什么?主张用什么方式解决这一事变?蒋介石最后能接受吗?这一事变
的最终解决给中国的抗日带来了什么新局面?
三、合作探究、各抒己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何28万拥有装
备精良的东北军仅四个月就把东北三省大好河山拱手让敌?
2、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他们做出了何等爱国壮举?目的是什么?
针对这一举动,各派政治力量主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派出
哪位代表与国民政府谈判?中共解决这一事变的出发点是什么?主张用
什么方式解决这一事变?蒋介石最后能接受吗?这一事变的最终解决给
中国的抗日带来了什么新局面?
四、走进历史、情感升华(深化知识,我行你也行!)
1 蒋介石为什么在九一八事变后实行不抵抗政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国共两党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蒋介石之所以实行不抵抗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军事实
力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蒋介石错误的认为
英国和美国,会出面进行干涉,因此对英美等国家调停九一八事变抱有
极大的幻想;国民政府把九一八事变作为一个局部性的冲突,没有引起
高度重视。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不安。

处死蒋介石,可能导致亲日派掌权,国家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

如此一来,日本便有机可乘、进而独霸中国。

如果给蒋介石留一条活路,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就有可能答应停止内战,尽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终于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五、体验成功、反思完善(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分层作业、巩固提高(查漏补缺,超越自我!)
1.我们把每年9月18日定为国耻日,是因为()①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②我们要不忘历史③不要忘记我们的历史责任
④我们不要忘记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C.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推动 D.国民党内部各派别之间矛盾的加剧
3.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是()
A.改善两党关系 B.粉碎亲日派的企图 C.实现全民族的抗日 D.寻找发展红军的机会
4、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5、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歌唱祖国 B.追求理想 C.抨击时弊 D.抗日救亡
6、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

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①南昌起义②秋收起义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④重庆谈判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7、阅读下列材料:
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摘自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请回答:
(1)材料中的“此案”指什么事件?
(2)上述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3)国民政府对此案的态度导致了什么结果?
七、板书设计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背景:
时间:1931年9月18日
经过
结果局部抗战开始
二、西安事变时间:1936年12月12日
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结果:和平解决
意义
教后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