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期研究汇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期研究汇报

(2)补充耕地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3)耕地保有量控制执行情况
建设占用耕地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 1997-2010年建设占用耕地规划指标
– 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指标: 400公顷(行政区划调整后) – 后省留机动指标追加面积后实际应为1351.19公顷。
• 1997-2004年实际建设占用耕地
– 1997-2004年间已批准建设占用耕地面积655.67公顷
• 1996-2004年,共查出违法用地1039项,并且全部得到查处。
• 存在上述违法问题,客观上是因为常山县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 阶段,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一大批项目的引进,用地量大大增加, 前几年预计不足,规划之后,而调整规划涉及面广,造成用地规 划指标不够,用地报批难度大,而企业为了早投资、早收益,急 于落户。主观上也有急于求成的思想,认为常山经济落后,机遇 难得,虽然明白依法的重要性,但在它与经济发展矛盾时,未能 正确处理依法管理与促进发展的关系,做到在依法管理的前提下, 扎实基础,优化环境,引凤入巢。
生态退耕及灾毁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上一轮规划下达给常山县生态退耕控制指标为 633.33公顷(1997-2010年)
1997-2004年实际生态退耕执行面积为83.22公顷。
耕地保有量控制执行情况
上一轮规划确定2010年耕地保有量:17796.49公顷 (26.69万亩) 加上异地委托造地和折抵指标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应为 18389.83公顷(27.58万亩) 根据2004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结果,2004年底耕地面积为 18961.69公顷(包括可调整3837.03公顷),超过上一轮规划 下达的应有耕地保有量指标。
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情况
3)农村居民点用地:2004全县农村居民点面积3098.27公顷, 农 村人口为273851人, 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为113.14平方米, 用地较为 宽松, 集约利用还有一定空间。
4)交通和水利用地:按交通流量和供水状况评价,常山县的交 通和水利用地都处于较低效的利用阶段。
违法用地数量及处理执行情况
建设用地需求与用地控制指标矛盾
规划调整较频繁,影响了规划的严肃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还不够高 规划的重点仅仅集中在耕地保护,与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联系不紧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协调不到位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上一轮规划确定的目标已跟不上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随着经济 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大增,原来下达的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已 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而且用地布局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2)基础数据与图件现势性不强。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详查数据经多 年变更,存在与实际现状不一致的现象,不利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土 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和规划修编,能使基础数据和图件达到一致,增强 了数据资料的现势性和可靠性。
– 到2004年底剩余指标为695.52公顷,其中计划指标175.09公 顷,剩余折抵指标520.43公顷。
• 来源和程序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
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上一轮规划201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6004.31公顷
2004年底实际建设用地规模:6685.95公顷
常山县建设用地总规模比1997年扩大了947.61公顷.
2004年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
一级类 二级类
耕地 园地 农用地 林地 其他农用地 合计 建制镇 农村居民点 独立工矿 建设用地 交通运输 水利设施用地 特殊用地 合计 未利用土地 未利用地 其他土地 合计 总 计
面积(公顷)
18961.69 18476.61 54701.25 2025.95 94165.51 908.28 3254.57 914.72 544.09 1023.19 41.09 6685.95 7010.35 1942.43 8952.78 109804.23
主要依据
•国家和省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 •市、县(市)有关规划、计划、报告
基本原则
(1)坚持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的原则
(2) 坚持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相结合,以内涵挖潜为主,提高土地利
用效率的原则 (3)在提高土地科学、集约利用水平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保障建设用
上一轮规划指标:633公顷,其中土地开发增加耕 地413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增加耕地240公顷。 调整后计划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739.67公顷, 其中土地开发增加耕地499.67公顷,土地整理复 垦增加耕地240公顷。 1997-2004年全县实际完成土地开发整理增加 耕地2196.18公顷,其中土地开发增加耕地 933.21公顷,土地整理增加耕地1199.7公顷。大 大超过上一轮规划确定的指标.
社会、经济概况
常山县2004年总人口为32.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8.24万人,非 农业人口为4.20万人。 常山县工业经济增势强劲,把深入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加快工业化 进程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4亿元,地方财政 收入1.6亿元。 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坚持农业工业化理念, 积极推进农业二次创业,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7亿元。大力发展绿色特色 农业,初步形成了以胡柚、食用菌、山茶油三大特色产品为拳头,花卉苗 木、高山蔬菜、畜禽养殖为补充的区域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体系,全县已 建立绿色特色农业基地13.3万亩,农业规模效益不断提高。
1997-2004年常山县规划实施期间耕地控制指标变化表
单位:公顷
1996年实际耕地保有 量(1) 规划至2010年耕地保 有量(2)
18249.82 17796.49
规划基本农田保 护面积
15620
耕 地 保 有 量
1997-2004年异地委托 造地 (3) 折抵指标调剂 (4) 规划年应有耕地保有 量(5)=(2)-(3)+(4) 2004年实际耕地保有 量 (6)
地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的原则
(4) 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5)坚持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并重,建设占用耕地与整理复垦补
充耕地相平衡的原则
(6)公众参与的原则 (7)注重实施的原则
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2004年
近期目标年:2010年
远期目标年:2020年 规划基期数据:采用经初检的土地利 用现 状更新调查成果,以确保基础数据和图件 的真实、准确、全面、可靠。
• 可建设占用耕地空间约3万亩 • 2010年耕地保有量18389.8公顷(27.58万亩)
上一轮规划实施概况
上一轮规划主要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上一轮规划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1)建设占用耕地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2)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上一轮耕地保护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1)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政府审议
Ⅳ 上报审批阶段
上报审批 公布实施
新一轮规划编制背景
区位状况
常山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地理坐 标东经118°15′—118°45′,北纬 28°46′—29°13′,钱塘江干流衢州 上游。 地处金衢盆地边缘和闽、浙、赣、 皖四省交界毗邻地区。东临柯城区, 南连江山市,西界于江西省玉山县, 北与开化县、淳安县毗邻。
86.67
506.67 18389.83 18807.6
基 本 农 田
基本农田代保
应有基本农田保 护面积
1366.67
16986.67
2004年已有基本 农田保护面积
17039.02
常山县“四查清、四对照”工作
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与规划目标对照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与规划目标对照
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数量 违法用地数量及处理情况
规划总则
规划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围绕常山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和土地基本国策,积极调控城乡发展建设用地,严格
保护农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
护,统筹规划各类用地,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实现土
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集约和高效利用,以保障经济 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常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2005-2020年) 前期研究编制汇报
常山县国土资源局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006年6月
主要内容
• 规划总则 • 规划背景 • 上一轮规划实施概况 •“四查清、四对照”工作 • 土地供需形势分析 • 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 新一轮规划的思路 •新一轮规划的主要控制性指标预测 • 新一轮规划编制方法、实施机制创新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上一轮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15620公顷
加上异地代保基本农田1366.6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应为 16986.67公顷. 全县现有基本农田17039.02公顷,1997-2004年通过土地整 理已经建成了标准农田有6658.10公顷。
补充耕地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常山县辖
区7个镇、7个乡, 土地面积
1098.04平方公里。
本轮规划的程序
• 本轮规划的程序:前期-大纲-规划文本 • 前期研究、大纲编制、规划方案编制,每 一阶段均须通过审批 • 目前处在前期研究阶段
技术路线(一)
确定目标 组织工作班子 制定工作计划及工作方案 落实经费 基础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业务培训 补充调查 土地供需预测
• 实现了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 实现了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占用耕地占一补一;
• 耕地保有量实现规划目标。
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情况
通过对城市土地清理调查,常山县有存量土地9宗,全为空闲土地, 总面积为10.91公顷,闲而未供土地面积达60.0129公顷,供地率为 90.15%。 1)城镇(含园区)建设用地:2004年常山县现状人口为 3245467人, 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450.09公顷, 总体上用地较为集约。 2)工矿用地:2004年常山县工矿用地面积为807.97公顷, 工业 总产值(当年价)为222888万元, 单位工矿用地的产值为275.86万元/公 顷, 低效程度较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