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与二调衔接完善技术方案二〇一六年二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4)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来源 (4)1.3 总体思路 (4)1.4 工作任务 (5)第二章区域概况及已有资料情况 (5)2.1 区域概况 (5)2.2 已有资料情况 (5)第三章服务措施 (6)3.1 组织管理 (6)3.2 投入人员及办公设施情况 (7)3.3 软件配置 (7)3.4工作计划 (7)3.5 工期保障措施 (8)3.6 后续服务 (9)第四章工作标准 (9)4.1 工作依据 (9)4.2 技术标准 (10)4.3 数学基础 (10)4.4 工作原则 (11)第五章服务流程 (12)5.1 技术路线 (12)5.2 工作步骤 (12)5.3 工作方法 (15)第六章质量控制与检查 (16)4.1质量控制与检查总体原则 (16)4.2质检流程 (16)4.3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16)第六章合理化建议 (17)6.1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土地利用规划重要性的认识 (17)6.2减少行政干预,有利于规划畅通实施 (18)6.3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制订有利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经济政策 (18)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为了探索、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与适时修改制度,提高规划的现时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基于规划中期评估和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文件要求、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会议精神、XXX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与“二调”衔接完善工作纲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进一步保障XXX现行土地规划与客观实际、发展需求相适应,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采购人拟开展“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与二调衔接完善”工作。
1.2 项目来源XXX政府采购项目——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与二调衔接完善,项目采购编号XXX。
1.3 总体思路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新要求,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需要,按照国土资源部的总体部署要求,依据土地调查和规划评估结果,做好承载力分析,调整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进一步强化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保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1.4 工作任务做好规划评估,要以二次调查成果及其连续变更到2014年的土地数据为基础(具体时间及数据基础按上级要求确定),按统一标准和要求进行,以进一步摸清土地利用状况、分析趋势、找准问题、查明原因,拿出对策建议,广泛调研,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土地综合整治等充分衔接,合理调整规划目标和控制指标,优化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科学编制衔接完善方案;同步更新规划数据库,确保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建设用地规模等符合要求,做到图、数和实地相一致,保持土地规划数据库的现势性。
第二章区域概况及已有资料情况2.1 区域概况1、自然地理概况2、经济社会条件2.2 已有资料情况1、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成果资料主要包括文本、图件和数据库,涵盖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农用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建设用地调控、土地生态环境建设、土地综合整治、土地用途分区等内容,是本次项目的工作基础。
2、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以二次调查成果及其连续变更到2014年的土地数据为基础(具体时间及数据基础按上级要求确定)。
第三章服务措施3.1 组织管理为保证本次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拟采用如下组织关系,保质保量完成此次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与二调衔接完善项目。
图3-1 工作组织关系图技术协调组:由国土资源局及作业单位有关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根据有关规程和标准的要求,协调处理相关技术问题,对数据整合过程及数据库成果和质量进行培训指导。
数据加工组:由作业单位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按照有关的作业技术规程和标准的要求,完成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与二调衔接完善数据整合,并完成数据加工过程中内业自检工作。
质检组:由国土资源局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根据《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等规程标准的要求,全程跟踪检查,并负责检查验收工作。
3.2 投入人员及办公设施情况计划投入13人,其中:测绘师3名,工程师4名。
投入台式计算机13台、MapGIS K9软件4套、南方CASS软件6套、绘图仪2台、打印机3台以及作业车辆4辆。
3.3 软件配置基于工作的目标、工作基础、现有的软硬件条件、工程量、工期要求、作业队伍情况,按照数据库建库有关标准规范要求,数据作业拟采用以下软硬件配置方案:操作系统:Windows2000/xp/nt/win7系列操作系统平台;操作平台:MapGIS K9操作平台、ArcGIS操作平台;数据格式:数据为MapGIS数据格式、ArcGIS数据格式、mdb 数据库格式。
3.4工作计划计划从本项目中标之日起,成立项目组,启动该项目,计划一年完成衔接完善项目,并制定工作计划如下:2016年03月~2015年04月,实地踏勘与资料搜集,收集国土、发改、规划、统计、住建、林业、环保、交通、水利、旅游、文广、工信等部门相关资料。
2016年04月~2016年05月,完成前期调研,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摸清规划实施期间土地利用结构布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实施措施执行情况、规划重大背景变化等情况,为规划评估与调整提供基础依据。
2016年05月~2016年06月,完成规划评估报告,分析规划主要指标落实情况、规划空间布局管控落实情况、重点项目落实情况,总结存在问题并深入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
2016年06月~2016年10月,完成规划与二调数据对接、调整规划指标,制定衔接完善方案。
2016年10月~2016年12月,完成规划数据库变更工作。
2016年12月~2017年01月,完成数据库检查整改等工作。
2017年01月~2017年02月,成果资料整理,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图件、数据库,纸制成果的打印装订,电子成果的备案、存档等。
3.5 工期保障措施为了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完成各项预期工作,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表,使每个作业组都明确本组所承担的作业范围和完工日期。
(2)保证参加施工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3)建立项目实施期间的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项目组作业组长会议,汇报作业进度,研讨有关问题,一旦出现作业进度与计划进度相差较大(大于10天)时,项目组应立即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上报项目负责人,必要时进行人员及仪器设备车辆的调整。
3.6 后续服务1、服务措施验收后指定两名专业人员在验收合格两年内提供免费的本地化服务。
2、响应时间后续服务期间,我公司与采购人保持沟通畅通,提供24小时电话服务,自采购人发出后续服务需求后,我公司保证在1个工作日指派专业人员上门服务。
第四章工作标准4.1 工作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1日起施行);(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三)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1月1日起施行);(四)《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五)《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六)《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七)《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2004年11月25日起施行);(八)《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九)《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十)《XXX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十一)《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4.2 技术标准(一)《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4-2010)(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7-2010) (三)《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1-2009)4.3 数学基础结合XXX的具体情况,本次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与二调衔接完善成果采用如下数学基准:1、平面基准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23°。
2、高程基准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投影方式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带号41。
4.4 工作原则1.评估前置原则:规划调整前必须进行规划评估,评估是规划修改的前提和基础,凡提出规划修改,应先开展规划评估。
2.保护耕地原则:规划调整以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为前提,确保规划调整后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3.优化配置原则:规划调整涉及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其目标比规划修改前趋于合理、优化,科学配置用地。
4.节约集约原则:规划调整涉及的用地标准,符合节约集约用地相关要求、准入条件和行业用地标准。
5.公众参与原则:充分听取社会公众意见,进行风险评估,举行听证,充分论证,修改方案按程序进行公示。
第五章服务流程5.1 技术路线图5-1 衔接完善技术路线5.2 工作步骤1、收集资料主要收集以下资料:一是土地变更调查的资料、图件;二是XXX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所有资料、图件;三是《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等;四是XXX历年统计资料;五是农业区划、国土规划、水保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及与土地利用有关的专业规划;六是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的各种资料、图件;七是土地整理、开发、复垦和基本农田保护的有关资料。
2、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这次规划衔接工作的组织和协调,设在国土资源分局,具体负责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与二调衔接完善的组织实施工作。
3、前期调研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摸清规划实施期间土地利用结构布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实施措施执行情况、规划重大背景变化等情况,为规划评估与衔接完善提供基础依据。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根据二次调查成果及其连续变更到2014年的土地数据,分析规划主要指标落实情况、规划空间布局管控落实情况、重点项目落实情况,总结存在问题并深入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充分利用二次土地调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等成果,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规划目标确定、指标规模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综合考虑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形势,分析对土地规划实施的影响,提出对策建议,编制规划评估报告,为启动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