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价类二维图复习元素化合物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

价类二维图复习元素化合物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1课时)
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

2、了解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

【预习导学】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其中观察法是运用_________有计划有目的的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在研究物质性质时,通常首先要观察_________,了解物质的存在状态、颜色、气味等,其次通过______来探究物质的性质。

2.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是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练习】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研究某气体的性质,这种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观察法
C.分类法
D.比较法
二、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一画二写三设计四实验五体验
一、画请按照下图中的物质类别/化合价的二维角度,将钠及其化合物(Na、Na2O2、NaOH、NaHCO3、Na2CO3、NaCl)画到二维图中,体会这样总结的思路。

二、写(按照自己的连线书“写”相关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并描述相关物质的特殊颜色(让学生熟悉相关的化学用语和相关物质的颜色,按照物质类别通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稳定性、特殊性)
1、钠
2、钠的氧化物
3、NaHCO3和Na2CO3
三、“设计”相关的化学实验,以期实现图中的价态变化和物质类别的变化。

(物质制备)
四、提出自己想完成的探究实验(性质预测及验证)
五、体验高考
例(2010上海)将0.4g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变式:2、分别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00 mL,再通入一定量的CO2,随后分别各取
20 mL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0.2 mol/L的盐酸,在标准状况下产生CO2的体积(y轴)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x轴)的关系如下图(分A、B两种情况):
(1)在A情况下,溶质是(填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2)在B情况下,溶质是(填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3)原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三维训练】
1.(2011北京)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
..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2.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密度:0.88g/cm3)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g/cm3)投入烧杯中。

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并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和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3.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 Na2CO3
B. Na2O2Na2CO3
C. NaOH Na2CO3
D. Na2O2NaOH Na2CO3
4.(2012北京)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5. (2012北京)下列结实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B.向AgC1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1+S2-=Ag2S↓+2C1-
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
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6.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止,最终析出的晶体的质量
()
A、等于1.06g
B、大于1.06g而小于2 .86g
C、等于2.86g
D、大于2.86g
7.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或K2O2颗粒的
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

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B.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水和CO2的质量相等
C.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D.Na2O2的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原理相同
8、下列方法不能用于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的是
A. 分别加热两种固体,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B. 分别取两种固体溶于水,滴加Ba(OH)2溶液,观察是否生成沉淀
C. 分别取两种固体各 1 g,滴入几滴水振荡,用手触摸试管底部
D. 分别取等质量的固体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称重
9、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1︰2︰3 B.6︰3︰2 C.3︰1︰1 D.1︰1︰1
10.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

(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6 mol/L盐酸、6 mol/L硫酸和蒸馏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0 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________。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
性,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②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2后,将装置D连接好(导管
末端未伸人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
酸,反应剧烈,产生黄绿色气体。

③一段时间后,将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气体。

装置D中收集到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

④反应结束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人一定量
的N2至装置中气体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l)装置B中的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证明A中反应有___(填化学式)生成。

若B中改放湿润的淀粉KI试纸,仅凭试纸变蓝的现象不能证明上述结论,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认为O2是Na2O2被盐酸中的HCl还原所得。

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正确,他可能的理由为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4)实验证明,Na2O2与干燥的HCl能反应,完成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纯净的C12,理由是
(要求答出要点)。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1课时)答案
例1 C
变式:(1)NaOH、Na2CO31∶1
(2)Na2CO3、NaHCO31∶1
(3)1.5 mol/L
1-5 CDABB 6-9 DCBC
10、(1)6 mol/L盐酸硫酸与CaCO3固体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会覆盖在CaCO3固体表面,使反应不能持续进行
(2)除去气体中的HCl
吸收装置C中反应剩余的CO2及H2O(g)
(3)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g)===4NaOH+O2、
Na2O+CO2===Na2CO3、
Na2O+H2O===2NaOH
(4)78%
11、(1)Cl2(1分)4H+ + 4I-+ O2 === 2I2 + 2H2O(2分,写2H2O + 4I-+ O2 === 2I2+4OH-得1分)(2)吸收HCl和过量的Cl2,防止污染空气,使D中能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2分)
(3)①Na2O2被还原时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该降低,不可能得到O2(2分)
②O2有可能是Na2O2与盐酸中的H2O反应所得(2分)
(4
Na2
O2
+ + 3分)不能(1分)
①Na2O2与生成的H2O反应有O2生成;HCl混在Cl2中;H2O混在Cl2中(1分)(答出任何一点即可)
②实验室没有可直接使用的干燥HCl气体;固体与气体反应较慢(1分)(答出任何一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