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高效专练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高效专练

专练12钠及其化合物1.[2020·四川成都摸底]下列做法中观察到的现象可以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的是() A.用小刀切开金属钠B.将钠放在坩埚中加热C.把钠保存在煤油中D.将钠放入盛水的烧杯中2.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陈述Ⅰ陈述Ⅱ判断A 碳酸钠溶液可用于治疗胃病Na2CO3可与盐酸反应Ⅰ对,Ⅱ对,有B 向Na2O2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色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Ⅰ对,Ⅱ错,无C 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中会生成过氧化钠Ⅰ对,Ⅱ对,有D 过氧化钠可用于航天员的供氧剂Na2O2能和CO2和H2O反应生成O2Ⅰ对,Ⅱ对,有是()A.图1鉴别纯碱与小苏打B.图2证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C.图3证明Cl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D.图4探究钠与Cl2反应4.[2020·北京朝阳期末]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反应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反应④说明NaH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2CO3C.反应⑤、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D.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5.实验室验证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并确定其产物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PdCl2溶液遇CO能产生黑色的P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装置①的仪器还可以制取H 2、NH 3等气体B .装置⑤中石灰水变浑浊后,再点燃酒精灯C .装置②③中分别盛装饱和Na 2CO 3溶液、浓H 2SO 4D .装置⑥中有黑色沉淀,发生的反应是PdCl 2+CO +H 2O===Pd ↓+CO 2+2HCl6.将一定量的Na 2CO 3与NaHCO 3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可收集到标况下a L 的气体,若将同样的混合物投入到足量盐酸中,会收集到标况下b L 的气体,则Na 2CO 3物质的量分数为( ) A.2b -a b B.b -2a bC.2b -a aD.b -2a a7.等物质的量的Na 和Al 两种金属加入足量的水中,生成26.88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金属Al 无剩余B .c (Na +)=c (AlO -2)C .所得溶液呈碱性D .Na 的物质的量是0.6 mol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aHCO 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 .SiO 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C .SO 2是酸性氧化物,可用作漂白剂D .CaO 能与水反应,可用作干燥剂9.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2.3 g Na 投入到97.7 g 水中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B .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3C .将CO 2和H 2O 的混合气体a mol ,与足量的Na 2O 2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的O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a LD .120 mL 含有0.20 mol 碳酸钠的溶液与200 mL 盐酸进行滴加反应,不管将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滴加完全后,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不等,则盐酸的浓度可能为2 mol/L10.X 、Y 、Z 、W 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其它反应物省略),则X 、Y 、Z 可能是 ( )①Na 、Na 2O 、Na 2O 2 ②AlCl 3、 Al(OH)3、NaAlO 2 ③Fe 、FeCl 2 、 FeCl 3 ④NaOH 、Na 2CO 3、NaHCO 3A .①②④B .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11.NaHCO 3和Na 2O 2按2:1的个数之比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然后趁热排出气体物质,容器内残留物的成分是( )A .Na 2O 2和NaHCO 3B .NaHCO 3和Na 2CO 3C .NaOH 和Na 2CO 3D .只有Na 2CO 312.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 .NaHCO 3、Al(OH)3B .AgCl 、NaHCO 3C .Na 2SO 3、BaCO 3D .Na 2CO 3、CuSO 413.“NaCl +CO 2+NH 3+H 2O===NaHCO 3↓+NH 4Cl ”是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

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

其中错误的是( )A .甲同学说:该条件下NaHCO 3的溶解度较小B.乙同学说:NaHCO3不是纯碱C.丙同学说:析出NaHCO3固体后的溶液中只含氯化铵D.丁同学说:该反应是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14.向100 mL NaOH溶液中通入CO2充分反应后,在减压和较低温度下,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M。

通入二氧化碳的体积V(标准状况下)与M的质量W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b点时M的组成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使b点生成的盐的质量变为8.4 g,则应继续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________L(标准状况下)。

(3)若向生成的7.16 g盐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物质,充分反应后,减压低温蒸发得到纯净的碳酸钠固体(无结晶水)8.48 g。

①若只加入0.03 mol某物质,则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②若只加入0.06 mol某物质,则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②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2后,将装置D连接好(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酸,反应剧烈,产生黄绿色气体。

③一段时间后,将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气体。

装置D中收集到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

④反应结束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入一定量的N2,至装置中气体无色。

(1)装置B中的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证明A中反应有________(填化学式)生成。

若B 中改放湿润的淀粉KI试纸,仅凭试纸变蓝的现象不能证明上述结论,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认为O2是Na2O2被盐酸中的HCl还原所得。

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正确,他可能的理由为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证明,Na2O2与干燥的HCl能反应,得到Cl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一般不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纯净的Cl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为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实验方案:(1)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取剩余固体质量,计算。

实验中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实验前先________。

分液漏斗中应该装________(填“盐酸”或“硫酸”)。

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称________装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填装置的字母代号)。

③根据此实验得到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误差。

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该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三:称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

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①实验中判断沉淀已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加入的试剂改为氢氧化钡溶液,已知称得样品9.5 g,干燥的沉淀质量为19.7 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D 2.D 3.A 4.B 5.C 6.B7.B8.D9.C10.A11.D12.C13.C反应中只有NaHCO3析出,所以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A正确;纯碱是Na2CO3,不是NaHCO3,B正确;析出NaHCO3固体后的溶液中仍是NaHCO3饱和溶液,C错误;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再通入二氧化碳,有利于CO2的溶解,D正确。

14.(1) Na2CO3和NaHCO3(2)0.448(3)①Na2O Na2O2②Na NaOH NaH15.(1)Cl24H++4I-+O2===2I2+2H2O(2)吸收过量的Cl2和HCl,防止空气污染,使D中能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3)①Na2O2被还原时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该降低,不可能得到O2②O2有可能是Na2O2与盐酸中的H2O反应所得(4)Na2O2+4HCl===2NaCl+Cl2↑+2H2O Na2O2与生成的H2O反应有O2生成,HCl 混在Cl2中,H2O混在Cl2中,固体与气体反应较慢16.(1)保证NaHCO3全部分解(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硫酸防止空气中水蒸气、CO2进入C装置被吸收②C③A、B中的CO2无法全部进入C中被吸收(3)①向沉淀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已完全②55.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