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务用工管理办法(试行)

劳务用工管理办法(试行)

劳务用工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劳务用工管理,理顺劳动关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劳务工,指劳动者与劳务派遣组织(即事实上的“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务派遣人员。

劳务工与劳务派遣组织建立劳动合同关系;劳务派遣组织与公司(即事实上的“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公司与劳务派遣人员签订《岗位协议》,双方之间只有使用关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权限归属
(一)劳务工使用部门负责劳务工的使用管理,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劳务工需求计划的申报。

在定岗定编范围内,由于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岗位缺员、公司范围内不能调剂解决的,向综合管理部书面申请劳务用工需求计划。

申请应明确需求岗位名称、数量及要求。

2.负责劳务工的管理和考核。

严格按照工作职责、岗位要求、职业道德、劳动纪律等相关规定、规范要求对所使用的劳务工进行管理,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进行考试及考核,对需进行岗位调整和不适应工作发展要求的人员,及时上报综合管理部。

3.负责劳务工工作鉴定。

试用期满,根据其工作表现、任职能力进行书面鉴定,报综合管理部。

4.负责严格执行上岗考试制度。

劳务工上岗,必须经过严格的上岗考试,考试结果、岗位情况书面报综合管理部。

(二)综合管理部负责劳务工的非劳动关系管理,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劳务用工申请的审核,并报请公司领导审批。

2.负责根据部门需求面向劳务派遣组织,做好劳务工招聘的组织、安排及具体操作。

3.负责与劳务派遣组织签订《劳务派遣协议》。

协议约定以下内容:
①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

②劳务派遣期限。

③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

④违反协议的责任。

4.负责与劳务工签订《岗位协议》,明确工作职责、岗位要求、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奖惩、辞退等有关问题。

5.负责根据使用部门报告,确定劳务工的留用或退回;确定劳务工的相应劳动报酬,并支付给劳务派遣组织。

6.负责建立劳务工临时档案,按月统计劳务工的数量、劳动
报酬等情况。

第二条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和违规使用劳务工。

第二章招录及聘用
第三条招聘基本原则:
1. 符合国家相关用工标准。

2.符合招聘岗位条件要求。

3. 全面考核、择优录用。

4.符合创新高效、团结拼搏、奋发图强、励精图治的企业精神。

5.专业技术岗位必须具备相应职业资格。

第四条选聘方式将根据岗位特点采取面试、笔试和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

第五条聘用
1. 综合管理部将符合录用条件的劳务工基本情况及相关资料报送公司领导审批,同意后由综合管理部负责办理相关劳务派遣手续。

3. 劳务人员录用后,由综合管理部与其签订《岗位协议》并分配至用工部门。

综合管理部将根据劳务用工的期限长短,确定劳务工的试用期,用工部门确定试岗期,两期相加不超过6个月,协议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2年。

第三章培训
第六条培训目标与理念
1.公司对劳务工的培训纳入公司整体培训计划。

2.培训旨在增强劳务工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3.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活动,满足不同岗位的需求。

4.建立劳务工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制度。

第七条培训主要内容
1.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式。

主要包括:公司概况、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组织机构、薪酬福利、本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规程、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等。

2.相关的行业政策、法规和标准。

3.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八条具体培训将根据工作实际分级进行。

第四章薪酬待遇
第九条工资形式
公司将结合岗位性质、业务技能水平等具体要求,实行岗位工资制。

第十条工资的支付
1.劳务工的工资报酬、结算标准和方式等,按《劳务派遣协议》、《岗位协议》执行。

2.劳务工的工资自报到之日起薪,退出工作岗位之日止薪,按实际工作天数核定。

第十一条公司按《劳务派遣协议》、《岗位协议》的相关约定为劳务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十二条工资中的扣项
1.个人收入所得税、个人应负担的社会保险费等。

2.劳务工迟到、早退、溜班、旷工等考核扣除额度参照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考核
第十三条劳务工的考核
1.考核目的:通过对劳务工的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工作业绩、工作适应性等的考核,确定其岗位调配、培训教育、薪酬支付标准、留用或退回。

2.考核原则:用工部门自行确定考核办法。

第十四条对工作业绩突出、对公司贡献较大的劳务工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额度将根据贡献大小确定。

鼓励劳务工参与公司管理职务的竞争,竞争上岗的享受相应的待遇。

第六章辞退
第十五条劳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退回劳务派遣组织: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招聘中隐瞒身体健康状况被发现的。

3.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

4.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的。

5.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用工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公司提出,拒不改正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7.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不能从事原工作的。

8.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

第七章附则
第十六条劳务用工协议期满或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劳务协议即行终止。

第十七条在协议期内,劳务工辞职应至少提前1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经综合管理部审批后办理离职手续。

第十八条劳务工离开公司时,应将工作及相关物品移交清楚,离职手续办理完毕后,即与公司脱离使用关系。

第十九条当公司裁员时,将按工作能力、学历、年龄次序进行。

第二十条劳务工在派遣期间的全部劳动争议,均由劳务派遣组织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抵触的,依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归综合管理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