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华电镇雄发电有限公司超临界“W”火焰锅炉设备缺陷分析报告二〇一三年七月二十二日目录一、锅炉四管泄漏统计 (1)(一)历次爆管统计 (1)(二)按年份统计 (2)(三)按分部件统计 (2)1、次数统计 (2)2、百分比统计 (3)(四)性质分类统计 (3)1、次数统计 (3)2、百分比统计 (4)二、锅炉四管泄漏统计分析 (4)三、镇雄公司已采取的措施 (5)四、锅炉存在的主要问题 (5)(一)锅炉膨胀问题 (6)(二)高温再热器、屏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缺陷 (17)(三)#2机组锅炉高温再热器存在的隐患未消除 (29)云南华电镇雄发电有限公司超临界“W火焰”锅炉设备缺陷分析报告云南华电镇雄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镇雄公司”)2×600MW机组采用的是超临界“W”火焰锅炉,#1、2机组分别于2012年1月、3月投产。
机组投产后,锅炉四管多次发生泄漏。
经统计2012年1月~2013年7月#1、2锅炉共发生四管泄漏11次,其中2012年发生7次(#1锅炉5次,#2锅炉2次);2013年发生4次,全部为#2锅炉。
公司的安全生产陷入了及其被动的局面,安全生产形势异常严峻,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现将机组投产后锅炉设备缺陷分类统计、采取措施、存在问题汇报如下:一、锅炉四管泄漏统计(一)历次爆管统计序号机组日期泄漏区域性质1 1 2012年2月20日前墙上部水冷壁鳍片撕裂水冷壁管泄漏设计缺陷2 1 2012年2月28日左前翼墙、左后翼墙水冷壁三通管泄漏设计缺陷3 1 2012年4月6日前包墙过热器从炉左往炉右数第1根管子泄漏设计缺陷4 1 2012年6月6日前包墙过热器从炉左往炉右数第1根管子泄漏设计缺陷5 1 2012年8月11日前包墙过热器左数第二根发生泄漏设计缺陷6 2 2012年3月1日省煤器入口集箱接管座泄漏制造缺陷7 2 2012年5月18日屏式过热器出口小集箱连接管爆管制造缺陷8 2 2013年1月23日水冷壁管泄漏吹损高温过热器管爆管检修缺陷9 2 2013年3月22日高温再热器泄漏制造缺陷10 2 2013年4月12日高温再热器泄漏制造缺陷11 2 2013年7月6日前水冷壁泄漏制造缺陷(二)按年份统计云南华电镇雄发电有限公司2012年~2013年四管泄漏统计742012年2013年(三)按分部件统计1、次数统计云南华电镇雄发电有限公司2012年~2013年四管泄漏分部件统计4421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2、百分比统计 云南华电镇雄发电有限公司2012年~2013年四管泄漏分部件百分比统计水冷壁37%过热器36%再热器18%省煤器9%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四)性质分类统计1、次数统计云南华电镇雄发电有限公司2012年~2013年四管泄漏按性质分类统计551设计缺陷制造缺陷检修缺陷2、百分比统计云南华电镇雄发电有限公司2012年~2013年四管泄漏按性质分类统计检修缺陷9%制造缺陷45.5%设计缺陷45.5%设计缺陷制造缺陷检修缺陷二、锅炉四管泄漏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镇雄公司2×600MW机组锅炉四管泄漏主要发生在水冷壁和过热器受热面部分,占泄漏总次数的73%;2、设备制造及设计缺陷原因占四管泄漏总数比例为45.5%、45.5%,占历次泄漏总数的91%,是四管泄漏的主要原因。
检查、消除设备制造缺陷及设计缺陷是镇雄公司降低锅炉四管泄漏,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主攻方向。
三、镇雄公司已采取的措施镇雄公司高度重视锅炉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管理工作。
在集团公司和云南公司的帮助指导下,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了“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为主题的专项行动,制订了锅炉刚性梁优化、锅炉燃烧系统优化、煤粉管道吊挂梁安装位置优化、提高前墙中部水冷壁管工质流量、前墙水冷壁区域开止裂缝、包墙过热器管改造、水冷壁翼墙改造、屏式过热器改造等8个方面的设备治理工作。
通过前一阶段持续开展的锅炉设备治理工作,目前优化效果逐步显现:一是消除了包墙过热器、水冷壁翼墙因设计缺陷导致的锅炉泄漏;二是水冷壁管壁温度控制继续保持稳定,水冷壁管间壁温最大差值控制在70℃以内;三是水冷壁鳍片撕裂的问题基本得到控制;四是水冷壁的振动基本得到解决,水冷壁振动幅值明显减小,振幅值由优化前20~30mm减弱至6~8mm。
四、锅炉存在的主要问题锅炉设备经过2012年的大力整治,锅炉的安全性、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锅炉本体设备状态基本稳定,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一)锅炉膨胀问题1、锅炉整体膨胀不均衡锅炉本体膨胀不均,炉膛整体向前膨胀20mm,且A侧(右墙)比B侧(左墙)膨胀量大。
2、前墙上部水冷壁鳍片撕裂虽然采取了在前墙水冷壁区域开止裂缝及燃烧器风箱加装膨胀节的技术措施,但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应力问题,水冷壁鳍片撕裂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管壁撕裂导致泄漏时有发生;经过检查发现在锅炉水冷壁上部标高34m~64m,锅炉纵向中心线两侧2m~3m范围内管排存在局部变形。
以最近一次发生水冷壁撕裂导致机组非计划停运为例,进行分析如下。
(1)“7.6”水冷壁泄漏事件的基本情况2013年7月6日#2炉前墙上部水冷壁泄漏。
检查为前墙上部水冷壁中心点右侧第24、25、26、27、28、29根水冷壁鳍片拉伤管子,其中第26、29根水冷壁管子泄漏。
管子规格:Φ38×9,材质:12Cr1MoVG。
泄漏部位及割管情况:对前墙上部水冷壁进行扩大检查,发现前墙上部水冷壁中心点右侧1米位置、左侧4米位置鳍片撕裂且裂缝延伸至大包内部。
其具体位置如下所示:①主要泄漏点位于中心点右侧1.42米区域。
②前墙上部水冷壁中心点右侧1.46米位置鳍片撕裂,裂缝延伸至大包内部。
③前墙上部水冷壁中心点左侧4米位置裂缝延伸至大包内部。
原因分析:由于设计缺陷导致锅炉运行中水冷壁膨胀受阻,水冷壁管屏应力集中部位发生了鳍片撕裂,裂缝延伸至大包内部的水冷壁根部,由于应力无法消除导致水冷壁管撕裂造成泄漏。
上述事例说明,锅炉运行期间的前墙上部水冷壁膨胀受阻问题未完全解决。
(2)在#1机组大修期间锅炉水冷壁检查情况针对#2锅炉“7.6”水冷壁泄漏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公司组织对大修中的#1机组锅炉进行了初步检查,检查发现水冷壁鳍片共有4处裂缝,位置如下:①炉膛前墙锅炉对称中心线左侧约5520mm处,从标高EL64200至EL55550,长度8650mm。
②炉膛前墙锅炉对称中心线右侧约1891mm处,从标高EL61025至EL54250,长度6775mm。
③炉膛前墙上锅炉对称中心线右侧约3169mm处,从标高EL64000至EL58050,长度5950mm。
④炉膛前墙上锅炉对称中心线右侧约3669mm处,顶棚以下500mm。
除此之外,锅炉水平烟道侧包墙和后竖井烟道侧包墙结合部位垂直刚性梁区域鳍片由上往下均发生过撕裂,已经反复多次进行修复。
(3)#1炉刚性梁结构的检查情况检查了水冷壁与刚性梁之间的连接件:固定夹和销轴,以及水平刚性梁的固定点结构、立板和刚性梁固定夹,没有发现有异常情况及结构件损坏的现象。
3、省煤器出口烟道膨胀节撕裂注:以上图片分别为省煤器出口下部烟道钢板变形,膨胀节挡灰板变形等情况, 原因分析:省煤器出口因膨胀受阻且膨胀量过大,使得膨胀节外骨架、挡灰板及烟道钢板承受了过大的压缩量而导致变形及膨胀节蒙皮撕裂。
(二)高温再热器、屏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缺陷镇雄公司1#机组于7月2日进入大修,公司组织对高温再热器、屏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防磨防爆进行了初步检查,检查情况如下:1、高温再热器(1)高温再热器管子普遍存在与定位梳形板(定位管卡)碰撞刮蹭现象,其中严重刮蹭减薄315处。
原因分析:高温再热器管屏定位装置设计采用的是月牙板型管卡,与管屏接触面积小,而且与管子接触面边缘锋利。
运行期间,管屏振动与定位梳形板锋利的边缘刮蹭磕碰,造成管壁损伤。
处理措施:①对减薄超标的315处管子更换;②对变形或移位卡涩的定位梳形板进行恢复。
③对与定位梳形板相接触的管屏位置,每隔2根管子加装一块200mm长的防磨瓦,起到对管子的保护作用。
典型缺陷图片如下:高再A51-1管子与管卡刮蹭严重减薄高再A112-2,3,4管子与管卡刮蹭严重减薄高再向火侧A51-2第二层定位梳形板(定位管卡)处管子(2)高温再热器管子出列、弯曲变形共32处。
原因分析:机组的变工况运行、金属壁温偏差、烟气扰动、管屏振动导致管子存在一定的出列变形;梳形板变形移位,管子膨胀受阻造成管子弯曲变形。
处理措施:更换弯曲变形严重的管子;消除管子膨胀受阻因素,调整燃烧方式,减少管屏热偏差,恢复变形移位的梳形板;典型缺陷图片如下:高再A37-1管子弯曲变形高再A37-1管子弯曲变形末再A67-1管子弯曲变形(3)高温再热器防磨瓦移位、翻转、烧损现象,共97处。
2、屏式过热器(1)屏式过热器管子普遍存在与蒸汽缠绕管碰撞刮蹭、磨损现象。
最大减薄为 1.0mm,普遍减薄为0.5~1.0mm,与蒸汽缠绕管接触位置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
按照运行时间,做趋势分析,年减薄率达0.5~1.0mm/年,磨损速度非常快。
其中严重磨损的管子共11处,有磨损迹象共660处(含11处严重磨损减薄)。
原因分析:管屏仅有蒸汽缠绕管,没有其他固定装置,运行过程中,管屏晃动与蒸汽缠绕管碰撞磨损。
处理措施:①对严重磨损的11处管子更换。
②对蒸汽缠绕管及与缠绕管相接触的管屏位置加装防磨瓦.典型缺陷图片如下:屏过A32管子与蒸汽定位管相接触位置磨损严重(2)蒸汽吹灰器吹扫区域吹损减薄。
蒸汽吹灰器吹扫区域吹损痕迹明显,屏过A32-1(#20长吹吹扫区域)吹损,剩余厚度5.5mm。
典型缺陷图片如下:屏过A32-1长吹(#20长吹)吹损减薄3、末级过热器(1)末级过热器管子普遍存在与蒸汽缠绕管碰撞刮蹭、磨损现象。
与蒸汽缠绕管相接触位置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需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其中磨损严重处共5处,有磨损痕迹209处。
原因分析:现场检查发现管屏仅有蒸汽缠绕管,没有其他固定装置,而且蒸汽缠绕管采用具有锋利边缘的固定块(间隔圆钢)固定管屏管子。
运行过程中,管屏晃动与蒸汽缠绕管、蒸汽缠绕管固定块碰撞磨损。
处理措施:①对磨损超标的管子进行更换,对移位的缠绕管固定块进行复位。
②优化后缠绕管固定块与管屏不会有相对运动也就避免了磨损的发生。
典型缺陷图片:蒸汽缠绕管采用具有锋利边缘的固定块末过背火侧A25-17磨损严重末过背火侧A32-20磨损严重末过A1与蒸汽缠绕管相接触位置磨损(2)存在防磨瓦移位、翻转、变形、烧坏等现象,共计61处。
典型图片如下图:末过A10-1防磨瓦变形附表:受热面管材质表受热面管道检查表序名称规格型号材质用途(使用部备注号位)1屏式过热器(共32屏*28根/屏)φ38*6 SA-213TP347H #1入口端φ38*5.5 SA-213TP347H #2-#28φ38*7 SA-213TP310HCbN #1、#23-#28出口端φ38*8.5 SA-213TP347H #2-#222末级过热器(共32屏*20根/屏)φ44.5*7.5 SA-213TP347H #1入口端φ44.5*7 SA-213TP347H #2-#20φ44.5*9 SA-213TP347H #1-#19出口端φ44.5*7.5 SA-213TP310HCbN #20Φ63.5*4.5 SA-210 下部/3高温再热器(共115屏*8根/屏)φ51*5 SA-213TP347H #1前部末过φ51*4.5 SA-213TP347H #2-#16φ51*6 SA-213TP347H #9-#11上部φ51*5.5 SA-213TP347H #1后部末过φ51*5 SA-213TP347H #2-#8φ57*4.5 SA-213T91 #9-#16φ51*4.5 SA-213TP347H #9-#15 后部末过下弯头φ51*5 SA-213TP347H #16(三)#2机组锅炉高温再热器存在的隐患未消除2013年3月22日和4月12日#2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高温再热器爆管不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