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原创]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都有相同的体会,善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各方面的素质相对较高,说明这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只有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才会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想办法让学生开口说话,打消学生的胆怯、害羞等一切顾虑。
所以关键要创设良好的提问环境,缩短与学生的距离。
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让学生大胆去猜、去发现:“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鼓励他们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对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学困生只要有需要更要给予提问的机会,当一位学生说:“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与这个数的个位有关。
”教师及时给予表扬,接着再询问:“真的与个位有关吗?”“与个位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会大胆质疑,并通过举例很快就否定了刚才的说法。
“那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学生进入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
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以激活,问题才得以发现。
二、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有问题可提。
问题一般存在于新知识的生长处、新旧知识的连结处。
教师只有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供诸多信息,才能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选择信息,提出问题。
如在教《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先让学生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分别出示三个信封,A信封装一个直角三角形,露出一个直角;B信封装一个钝角三角形,露出一个钝角;C信封装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各一个,这三个三角形有一锐角是相等的,并重叠在一起,且露出这三个重叠在一起的锐角。
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提出:“为什么三角形中只要有一个直角,就是直角三角形;只要有一个钝角就是钝角三角形;必须有三个锐角才是锐角三角形呢?一个三角形中有没有可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直角或钝角呢?”从而很自然地引入新课。
学生很想知道答案,这一下兴趣盎然,学习非常主动。
教师再提出:“看到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马上提出:“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多少度?怎样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能解答哪些问题等等。
由于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自已提出的,特别想知道答案,所以探索的欲望特别高。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引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由需要而积极思考,进而不断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自我认知训练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水平,从而在教学中让学生从自己内在需要中诞生问题,让问题成为学生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总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教师顺应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运用适当的方法去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就会不断涌现。
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发展思维,增强能力,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