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图形语言教案——完成

设计图形语言教案——完成

教案首页2011年 9月 1日教学步骤及内容:第一章认识图形一、基本概念通过可视性的画面来向别人阐述某个观念或某种思想内容并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视觉形象.能够用来产生视觉图象并转化为信息传达的视觉符号。

1、图形设计语言处理中必须主要特征。

比如苹果、西红柿、桔子等体量差不多,但就要在处理中住它们各自不同特征。

2、图形在广告作品中的表现人们接触广告,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作品中图形的表现是否能抓住消费者,并引起消费者共鸣。

相对于文字而言,图形具有动态画面构成要素。

从运用三个方面考虑:1)图形的使用数量宜少而精。

2)图形的面积因素取决于图形的重要性。

大面积图形用来渲染气氛,可以产生较强的冲击力。

尤其是室外大型的广告招贴,小面积图片用于帮助和加深读者的印象。

邮寄广告,报纸广告因其读者有大量时间阅读广告,图形部分可相对减弱,而文字加强。

3)根据人们的习惯和感情因素,读者对广告的感受直接影响广告效果。

第二节图形的发展历程第三节图形特征一、图形语言特征二、图形的传播特征三、图形在设计中的优势1.图形是传播信息的形象简语如:叙述一个人的外貌特征需繁琐的语言与照片的比较2.图形是易于识别和记忆的信息载体如:企业标志3.图形是超越国度、民族之间的语言障碍的世界通用语言4.图形语言是最具准确性的信息投射形式5.图形可以直接成为与观众沟通的感应式语言形式四、图形要具有传播的科学性五、图形在广告作品中的表现教案2011年 9月 1日教学步骤及内容:第二章图形创意Array第一节图形的创意原则一、创意一种思维过程,是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提炼、组合、想象和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

二、创意原则1、创意思维的表达2、图形创意的思维特征3、建立图形创意思维模式三、作业训练环节作业二:图形复始循环想象15-18个某一概念到某一概念,经过设计后更高层次的复原。

对原始的基本元素,有进一层次的认识与感悟,类似人生经历。

要求图意过度连续,首尾连接自然。

A4尺寸,图形十五个。

教案2011年 9月 1日教学步骤及内容:第三章图形创意思维Array第一节创意一种思维过程,是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提炼、组合、想象和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

第二节图形创意思维一、独创性思维二、连动性思维三、联想创意思维方式——创意的源泉第三节图形创意的基本法一、1、创意与观察2、创意与想象3、综合与创造4、游戏与童心二、创意思路1、创意思维的过程准备期—收集资料—酝酿期—寻找相似点—顿悟期—重组要素—验证期—分析组合2、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创造性思维有别于一般思维,主要表现在思维形式的反常性、思维过程的辩证性、思维成果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及思维主体的能动性。

只有采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才可以获得成功的、高效率的创意作品。

3、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条件:三、作业训练环节作业二:图形复始循环想象15-18个某一概念到某一概念,经过设计后更高层次的复原。

对原始的基本元素,有进一层次的认识与感悟,类似人生经历。

要求图意过度连续,首尾连接自然。

A4尺寸,图形十五个。

教案2011年9月1日教学步骤及内容:第四章设计基本元素和形的视觉训练第一节点的联想、圆的联想首先理解点、线、面间的关系及点、线、面与自然界物象的同联想的图形,用A4纸作画。

强调形态的特征要独特、鲜明、统一、和协、要注意形态的组织和元素对比以及疏密的节奏关系。

二、作业训练环节作业:1、点的联想:快题十五分钟2、图形(圆、三角等)复始、循环想象:15-18个某一概念到某一概念,经过设计后更高层次的复原。

对原始的基本元素,有进一层次的认识与感悟,类似人生经历。

要求图意过度连续,首尾连接自然。

A4尺寸,每个图形不少于十五个作业三:条码的联想重新设计条形码,使它更醒目,使它成为个性化的语言。

要求:抓住条码的秩序感觉,寻找生活中物体取代,结合自然A4纸张8个图形。

教案2011年9月1日教学步骤及内容:第四章设计基本元素和形的视觉训练图形(圆、三角等)复始、循环想象:15-18个某一概念到某一概念,经过设计后更高层次的复原。

对原始的基本元素,有进一层次的认识与感悟,类似人生经历。

要求图意过度连续,首尾连接自然。

A4尺寸,每个图形不少于十五个1、收敛思维的训练方法可以同发散思维训练方法相结合,使之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形或意的联想,如基本几何形或特定物象形,任选其中2个基本形或物象形,在15个图形区间内完成首尾连接、自然循环联想。

用A4纸作画。

2、把握棱角、圆柱、圆锥等几何形特征,应用联想方式捕捉自然界物象的相似视觉形象。

画出相关图形15个,用A4纸作画第三节条码直线是设计中广为采用的元素,富有个性。

以直线为切入点,增加学生对各种成型特性的理解。

设计不是单纯的在平面上再现原物,而是要将各式各样的东西归纳为有型的东西,并表现为群众易于接受的画面。

从最单纯的直线引发出最丰富的联想,引导逻辑思维的能力。

重新设计条形码,使它更醒目,使它成为一句个性化的,有着政治或社会色彩的语言——条形码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符号之一,出现在食品包装,杂志、书籍、唱片和其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上,条形码实际上已成为商业世界的一个标志。

但是,由于这一标志太司空见惯,人们往往对它熟视无睹,它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形的东西1.同构的范围很广,应给予几个规定的范围—集中观察思考范围2.两个不同的元素,要求相互有共同点,寻找共性或同形的物体1.不同元素的组合要求自然、生动、且富有幽默和内涵(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图形含义)教案2011年9月 1 日教学步骤及内容:第五章单形元素的视觉想象单一形题材简单,易于集中学生思路进行思索,但由于简单也可能易于重复而导致“撞车”。

因此简而难,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得学生面对简单的问题能养成深入地、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与表达习惯。

生活中房子的图形,使之产生形、意上的联想重构,图形要有美学价值。

画出12个有趣味、有意义的图形,用2张A4纸作画。

第二节走、游、飞从走、游、飞引发出与之含义有关的图形。

寻找走、游、飞的汉字同义字,并在此基础上想象并予以表现。

一、作业训练环节作业四:1、运用房子的图形,使之产生形、意上的12个联想重构。

A4尺寸2张草稿作业五:天鹅图形创意设计:作业六:对应概念对应概念男和女、生和死、真与假任选一组,每组五个,概念表达要迅洁直白,生动有趣教案2011年9月1日教学步骤及内容:第六章特定元素的视觉想象第一节手一、手的符号意义各个民族都有用手的形式表示数序的习惯,十进位制得以在世界获得共同的确认,是否源于此?以手指示数,手的符号意义首先手势有“模仿手势”、“象征手势”、“形式手势”,手势符号是社交活动中最普遍、广泛简捷、有效的交往方式二、手的表情有生命的手充满了生命活力,犹如一棵茁壮树干上的枝叶。

有深层思维与学养的人,是懂得以手传递情感的,手是人身上触党最敏感、神经最丰富的部分,然而手并无表情,但是社会生活塑造了社会的人,投射到手上,于是手就具备表情了。

手作为有情物,被直接物化于设计,于是一只大手型的沙发,使冰冷的材质带上温馨的人情味。

三、手的视觉设计作为手的形象的视觉设计或构成设计,可分基础设计与应用设计两部分。

(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表现手的形态。

(二)、以不同媒介来表现手的形象。

(三)、以不同表情来体现手的特质。

(四)、以不同的手势来体现不同的哲理意味的内涵。

第二节火柴1、平面和空间的含义2、特定空间的想象范围和切入点的把握3、多视点的火柴盒和火柴杆平面和空间是个无限量,选定以火柴盒为研究对象,便于学生从有针对性的物体入手,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第三节人物以一个公众熟知的形象为原始形,要求以同一原始性为依据,不改变构图,不增减信息内容,只在变现手法上进行变化,要追求变现形式的多途径。

原始形态要简化、提炼、保持特征。

第四节天鹅图形创意设计第五节对应概念教案2011年 9月 1 日教学步骤及内容:第七章图形创意的表现(一)第一节正负形一、1. 记忆力、观察力培养:图形的敏感性2. 灵感的激发,学以致用:图形的思维想象能力、反应速度与创意表现力3.逻辑思维的培养:图形系统、连贯的思维想象能力4.简洁的表现手法和个性化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用独特的方法表达特定事物的含义二、正负形创意的基本表现手法以人和人、物和物或人与物结合做正负形练习。

分析正负形特征及构成条件,说明正负形含义及视觉效果,在设计中的应用。

视觉化图形语言达到“一语双关”的作用,培养学生图形及语言表达能力1.基本概念:正形与负形相互借用,在一种线形中隐含着各自不同的含义。

两者之间或相反、或相联、相关,根据“相互统一相互排斥”的原理,正负形组成了各不相让的局面。

——这种矛盾关系显示出作品特殊魅力和视觉上的满足2.案例分析3. 设计中的应用教案2011年 9月 1 日教学步骤及内容:第七章图形创意的表现(二)第二节影子一、图形创意思维的培养二维想象能力到三维空间想象的过渡写意影子、象形影子、转换影子等训练,讲述要点-影子原理、.影子是光的反映,也是一种真实空间的反映和写实性绘画生基本概念:)现实:客观物体在光的作用下,产生光与形相互作用的光影动物本能的利用影子保护自己绘画作品用影子作为画面对比元素,增加体积感和立体感特殊效果:皮影戏、舞台灯光2.)设计中的影子——强调视觉上的变化和意念的深刻转变表现:对一个物体的影子进行艺术处理,通过联想把原物体的既要遵循艺术规律,又不能简单客观地重复对象影子是黑色,形的准确与否至关重要,一个不合理的影子必定破教案2011年 9月 1 日教学步骤及内容:第七章图形创意的表现(三)第三节同构一、图形创意思维的培养Array1. 记忆力、观察力培养:图形的敏感性2. 灵感的激发,学以致用:图形的思维想象能力、反应速度与创意表现力3.逻辑思维的培养:图形系统、连贯的思维想象能力4.二维想象能力到三维空间想象的过渡5.简洁的表现手法和个性化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用独特的方法表达特定事物的含义二、同构图形同构图形体现“重整体”的概念,强调美学质量,要求构成体自然而又合理。

同构图形还体现“重相互统一”的观念,指的是合理的解决物与物、形与形之间的对立、矛盾,使之协调,统一。

同构,即把不同的、但相互间有联系的元素,例如可能是矛盾的对立面,或对应相似的物体,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同构就是构造相同。

指一个系统的结构可以用另外一个系统表现出来。

同构图形强调“创造”的观念,同构同形不在于追求生活上的真实,更注重视觉意义上的艺术性和合理性。

同构的意义在于展现其新的艺术价值,能否通过这种同构在视觉上给人以享受,能否起到特定的视觉导向功能,这是同构设计所要考虑的,否则将失去其构成的意义。

2011年9月 1 日第八章元素的替代形和意的转换—保持图形的基本特征,物体中的某一部分被其他类似的形状所替换的一种异常组合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