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要素” ,如理性等。
(2)培养这些共同的要素,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经典著作。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 程中占有中心地位 。
(3)强调老师在此过程中的指引。
2020/12/19
5
3、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1)主要史实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是提倡宗教教育的一种教育理论,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意大利、法国等西 欧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曾在美国流行。它的思想基础是新托马斯主义,是中世纪天 主教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T. Aquinas)的经院哲学在现代的复活。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 马里坦 (J.Maritain)。
2020/12/19
4
2、永恒主义教育 1)主要史实 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钦斯 (R.M.Hutehins)、阿德勒
(M.J.Adler),英国的利文斯通 (R.Livingstone)和法国的阿兰(Alain)等 2)主要观点: (1)人性不变,所以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60年美国教育改革中,要素主义教育家特别强调“新三艺”(即数学、
自然科学和外语)。
(2)他们还强调必须按逻辑系统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认为实用主义教育所谓的“做中
学”是没有普遍意义的。
(3)要素主义强调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
同时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作发生后接着给予强化,就会增加这一操作的强度或概率。 2、在斯金纳看来,学习过程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条件
2020/12/19
9四、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来自行为主义心理学开始流行于20世纪初,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J.B.Watson)。行为主 义心理学家否定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识,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行为科学;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在 行为上被揭示出来;人类行为的基本公式是受因果律支配的“刺激一反应”,通过它可以预测和控制人 的行为的发生与变化。他们还反对传统心理学的“内省法”,强调运用观察和实验研究行为的“客观 法”。
(2)存在主义的创始人是丹麦的基督教哲学家、神秘主义者克尔凯郭尔(S.A.K止rkesard)。它的 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雅斯贝尔斯 (K.Jaspers)和海德格尔(M.HeideeSer)、法国的萨特 (J.Sanre) 。存在主义是一种把人的存在当做其基础和出发点的哲学。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美国教育家尼勒(G.Kneller)把存在主义应 用于教育理论,形成了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2020/12/19
1
二、新传统教育
1、要素主义教育
1)主要史实:
(1)20世纪30年代末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
(2)1938年在美国成立的“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是要素主义教育形成
的标志。代表人物有巴格莱 (W.C.Bagley)、科南特 (J.B.Conant)等人。
的要素的各种观念、意义、谅解和理想的共同核心”。教育的最重要功能就是尽可能高水平
地保持共同的文化,
(3)因而,“包括这些要素在内的一个各门特殊学科韵教学计划应当是民主教育制度的
核心。”。 “要素主义教育”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
2020/12/19
3
3)具体举措和影响
(1)要素主义教育家要求美国普通中小学重新审查它们的课程计划,以保证学生学到基
(3)主要著作为巴格莱 《一个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领》,本书首次全面阐述
了要素主义教育观点。
2020/12/19
2
2)主要观点
(1)要素主义教育家认为,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超时间
和空间的要素,它们是种族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基础。
(2)在“民主”社会中,应该通过学校教育“使每一代人拥有足以代表人类遗产最宝贵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线索:传统教育、现代教育与新传统教育
一、改造主义教育
(1)20世纪30年代从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中逐渐分化出来,到50年代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教育 思想。
(2)改造主义教育家自称是进步教育的真正继承者和亲密的盟友。改造主义教育也以实用主义教 育的一个分支而著称。
(3)改造主义教育宣称,当今是“改造的时代”,应该根据现代科学知识来重新解释西方文明的 价值观点,并对过去的教育理论进行“改造”,以便通过学校教育来“改造”社会,为创造一种 新的世界文明开辟道路。代表人物为布拉梅尔德(T.Brameld)
2020/12/19
7
存在主义的主要论题
1、存在先于本质
2、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
3、自由和选择
1)实在是人的自我选择
2)真理是个人的选择
3)价值存在于选择之中
4)责任
4、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人生是一场悲剧
2020/12/19
8
存在主义主要教育观点: 1、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 2、强调品格教育的重要性 3、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 4、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 5、师生之间建立信任的关系 评价: 1)悲观主义; 2)个人自由选择的道德标准,没有社会性; 3)忽视自然科学; 4)放任的教学观
2)主要观点:
(1)“教育就应是基督教教育” ,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
(2)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教徒和有用的公民 ;
(3)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
(4)教育应该属于教会。
2020/12/19
6
1、三主、要存史在实主义教育
(1)存在主义教育是一种以存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教育理论,20世纪中期流行于美国和西欧各国。
20世纪30年代,一批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试图对行为主义进行改造,于是产生了新行为主义。它的主要代 表人物是美国的托尔曼 (E.C.Tolman)、赫尔(H.Hull)、斯金纳(B.F.Skinner)和加涅 (R.M.Gagne)等
2020/12/19
10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
一、生平、著作和思想渊源: 《有机体的行为》 《学习的科学和教学艺术》 《教学机器》 《教学技术学》。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强化理论: 1、操作性行为,即有机体作用于环境而产生某种结果的行为,其规律表现为:如果一种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