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 网卡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网络 网卡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网络网卡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发送数据时,网卡首先侦听传输介质上是否有载波(载波由电压指示)。

如果有,则认为其他站点正在传送信息,继续侦听传输介质。

一旦传输介质在一定时间段内(称为帧间缝隙IFG=9.6微秒)没有载波,即没有被其他站点占用,则开始进行帧数据发送,同时继续侦听传输介质,以检测冲突。

如果检测到冲突,则立即停止该次发送,并向传输介质发送一个“阻塞”信号,告知其他站点已经发生冲突,从而丢弃那些可能一直在接收的受到损坏的帧数据,并等待一段时间(CSMA/CD确定等待时间的算法是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然后再进行新的发送。

如果重传多次后(大于16次)仍发生冲突,就放弃发送。

如图6-3所示。

图6-3 网卡发送数据
计算机接收数据时,网卡浏览传输介质上传输的每个帧,如果其长度小于64字节,则认为是冲突碎片。

如果接收到的帧不是冲突碎片且目的地址是本地地址,则对帧进行完整性校验,如果帧长度大于1518字节(称为超长帧)或未能通过CRC校验,则认为该帧发生了畸变。

通过校验的帧被认为是有效的,网卡将其接收下来并交给本地计算机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