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鞋的基础知识

鞋的基础知识


3.裁料基本要求
4.削皮/铲皮
铲皮就是用一部机器,将冲裁出来的皮革沿要折边的地 方将皮革底层削薄,一般削薄宽度是靠边1厘米。铲皮 的目的是为使鞋面没有痕迹,组合位、折边位都需削皮 处理,使整个鞋面厚度均匀,拼缝后使鞋的折边位置不 会凸起,折边之后同样平整且外观流畅、漂亮。折边之 后同样平整。第二、薄、有利
目录
一、皮料的制作(欠完善版) 二、鞋底的制作(欠完善版) 三、鞋子的制作
<1>.皮料分类:
类别
按皮的层 次
头层 皮 二层 皮 全 青 皮
基本特点
皮张最表面去掉表皮组织后切割而成的第一张皮,有韧性,弹性好,皮面牢固性 及立体感强,手感柔软,皮面饱满。 皮张内层靠近脂肪的皮,皮面通常手感发硬,牢固性、韧性较头层皮差,易脆易 撕裂,柔软性差。 也称全粒面皮,是由伤残较少的优质原料皮加工而成。它只能表面染色不进行表 面涂饰并保留完好粒面及天然纹路。皮质柔软丰满,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颜色 纯正鲜艳,舒适美观,皮面细腻,毛孔清晰,紧密,具有良好的弹性,因不做太 厚的表面涂层,皮面往往保留了天然皮革的伤残,牛筋等,这属于一种高档的上 等皮革。 也叫半粒面皮,一般是利用皮面稍差的皮坯加工而成,通过轻度涂饰皮的表面来 掩盖少量较明显伤残,保留皮面一半的粒面效果,能保持天然皮革的部分风格, 表面毛孔较平坦呈椭圆形,手感比全青皮稍差,因经过轻度打磨故皮面很少伤疤 并外观效果良好,但透气性稍差,它属一种中档皮革。 它是区分净面皮革的一种保留动物表层自然皮毛的皮革,是只把动物表层的自然 皮毛进行轻度加工染色的自然皮革,也属高档皮。 由次等的头层皮或二层皮坯加工而成,它主要用磨皮机将皮面差的皮打磨平整后 根据人们的需求进行其他各式装饰重压,做多种风格的皮面,因加工过程进行了 较多外观美化,成品一致性好,皮张的利用率很高。但它往往破坏皮革天然粒面 效果,封闭了皮革的天然毛孔,因而透气性较差。通俗地理解,这属于一种整容
按 皮 面 效 果 分
半 青 皮 毛 皮 修 面 皮
半青皮
毛皮
修面皮

<二>.真皮的加工流程: . 成品皮革从皮坯到成品真皮面料,有一个很复杂繁琐的工艺流程,它一共要经过约二十个工序的处理后才能最后出成品,下面是皮
料的加工流程介绍.
制皮 工段
加工 工序 名称 浸水
工艺要求,加工工艺操作方法及其用途。
1.橡胶底原材料加工
橡胶树脂
2.橡胶上色
3.橡胶裁剪
4.橡胶底和组合橡胶底胚制作
5组合橡胶底制作
6.橡胶底修边
7.鞋底清洁检查包装
鞋子的构造




一、鞋子的基本结构:鞋面、鞋舌、鞋鸡眼、鞋扣、鞋带、鞋内里、鞋里布、鞋垫脚、鞋后 套、鞋中底板、乳胶垫、腰铁、大底、鞋跟、天皮。不同类型的鞋有不同的组合。 一对完整的鞋通常由4大部分组成: 1:鞋面2:内里3:鞋垫4:鞋底 鞋面:通常用真皮.PU.布或其他材料做成。 内里:一般用猪皮.PU.布 鞋垫:很多情况下是用内里一样的材料 鞋底:分成型底和组合底两种. 材料有橡胶底.PU底.... 鞋子构造名称与说明 1、鞋面——鞋的前端部分。广泛的理解为,除了鞋底部份,其他所有部份。 2、鞋垫——鞋内底的部份即和足底接触部份。为了要达到吸汗的效果,足底必须紧贴此部 份。另外也要要求此部份,能有弯曲数十万次的耐力。 4、鞋底——接触底面的鞋底部份。除了要耐用外,最重要还要耐弯曲、有弹力、轻巧、耐磨 等。还要选用不容易耗损及防滑的材料。
鞋子制作简单流程
一、鞋的基本部位名称
1.鞋头港宝 2.鞋头 3车线 4.前帮 5加强钉 6.鞋带 7.斜眼 8.鞋舌 9.鞋跟垫片 10.后包内里 11.后贴片 12.后合缝/后 贴皮 13.后港宝 14.天皮 15.鞋跟包皮 16.勾心 17.外底 18.填料 19.鞋面饰孔 20.中底
2.裁料/划料
转鼓 转鼓 转鼓 挤水机 定皮架 烘箱 振动机 磨革机 无气喷 枪 压纹机 摔软转
湿Hale Waihona Puke 板振软 磨革 底深 压纹 摔软
装 饰 工 段
1、去肉
.去肉:通过去肉机除去皮外层脂肪(皮下组织)及皮内部分脂肪的操作。
2、挤水
.挤水:通过强力挤压皮坯,使皮坯游离水脱离皮坯的操作。以利于后续削
匀(切割头层/2层/3层)加工。
3.削匀
.削匀:根据成品革的厚度要求,通过圆柱形的削匀刀片将偏厚处切削掉,从而使皮坯的厚度均匀一致。
4、染色
.染色:染料融入皮纤维形成一种不溶解化合物,革具有不同的色彩。
5、挤水伸展
.挤水伸展:挤去多余的自由水分,使革面平整紧实。
6、湿绷板
.绷板干燥:用夹子把皮革固定在一个框架上,通过轨道送入烘箱,达到 干燥定型的目的。
鞋的基础知识
;
1
简介



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 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一种工具。 ,就发明了毛皮鞋子。鞋子发 展到现在,就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各种样式功能的鞋子随处可见我国通常将鞋类分为皮鞋 、布鞋、胶鞋、塑料鞋四种。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皮鞋穿用要求的 提高,皮鞋的适用穿着面在不断扩大,而分类也比较多,下文将介绍几种分类: ①、按穿用对象分,有男、女、儿童、老年等鞋。 ②、按季节分,有单、夹、棉、凉等鞋。防静电拖鞋 ③、按材料分,有皮鞋、布鞋、胶鞋、塑料鞋。 ④、按工艺分,有缝绱、注塑、注胶、模压、硫化、冷粘、粘缝、搪塑、组装、发泡等鞋。 ⑤、按款式分,头型有方头、方圆头、圆头、尖圆头、尖头;跟型有平跟、半高跟、高跟、 坡跟;鞋帮有高靿、低靿,中统、高统。 ⑥、按用途分,有日常生活鞋、劳动保护鞋、运动鞋、旅游鞋、负跟鞋等。 ⑦、按物理性能分为:绝缘鞋、防静电鞋、导电鞋。 ⑧、按结构分为:带孔透气鞋、实面鞋、保暖鞋等。
1.橡胶底(RB)
RB热压塑成型,分天然橡胶与再生橡胶。质重,不耐油,模制底时必须在贴合面磨粗,经加温 时易缩短,颜色不一致 优点:耐磨性佳、防滑、有弹性、不易断裂,柔软度较好、伸延性好、收缩稳定,硬度佳、弯 曲性好,防水 缺点:较重、易吐霜(属品质问题)、不易腐蚀(环保问题);不坚硬,容易被扎透;透气性 、吸湿性不好,怕油浸泡,不宜在汽车加油站等接触油的地方穿 ※橡胶发泡.重量比橡胶底轻,有橡胶味,用手指按时,表面反弹比一般鞋底明显,耐磨性能差 。
处理方法及建议
生产过程注意配色,保持同一客户的产品颜色接近 排版加强查皮,品管员加强皮料进仓前检验 供应商加强顶涂工序的操作工艺,增强漆膜抗老化程度 供应商加强顶涂工序的操作工艺,增强漆膜牢固度 供应商加强工艺操作,提高皮抗老化能力 供应商加工制作工艺,品管员、物料员分软硬分类存储,生产过 程加强搭配效果 生产线加强排版效果 供应商加强皮面涂色效果,客人正确使用 供应商加强皮料湿度控制 供应商注意选料及提高工艺加工效果 供应商加强表面颜色的附着力控制,品管员加强检验 19
带刀 转鼓 转鼓
制皮工段
加工工 序名称
削匀 回水 复鞣 中和 染色 挤水伸展
工艺要求,加工工艺操作方法及其用途。
主要使 用原料
使用机 器设备
削匀刀 转鼓
染 色 工 段
根据客 户要求 将皮进 行厚薄 ,软硬 柔软度 ,颜色 及手感 加工的 过程。 这是一 个改善 成品皮 柔软性 ,延伸 性,颜 色,光 泽和平 整度的 过程, 从而达 到提高 皮革使 用价值 和商业
压花 纹板
10、摔软
.摔软:利用控湿控温的摔软转鼓的摔打,拉伸、挤压等机械作用使革身 柔软,纹路自然。
17
11.抛光压光.量尺
量尺
<三>.容易引起客户投诉的皮料品质问题及处理方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常见的客户投拆皮料品质问题
同一件或同一个客户的产品皮面有明显色差 皮料伤残太深造成皮面开裂 皮面漆膜开口龟裂,皮损 皮面漆膜牢固度不够引起漆膜磨损露出皮坯底层 皮质老化开裂
主要 使用 原料
使用机 器设备 池子, 槽转鼓 去肉机
通过池子,划槽或转鼓使皮在水中重新充水并恢复到鲜皮状态的加 工过程。 通过去肉机除去皮外层脂肪(皮下组织)及皮肉部分脂肪的加工过 程。 使毛,表皮和真皮层分开并更彻底除去脂肪,增大纤维束间隙,松 散胶原纤维,使皮膨胀至原有厚度的2倍。 石灰 、硫 化物
7.做面
1.将裁切铲皮好的鞋面各部位, 先要进行通过刷胶/喷胶、折边 组合等前期整理,再将经过整理 的鞋面各部位皮料缝合起来。 2.在缝制过程中,对各部件组合 的厚度、宽度都有严格的标准要 求,对车线的边距及针距,以及 车针和车线都有严格的要求。 3、车缝时必须注意鞋面部件上 画线点的正确性,如车缝时未按 正确的画线点,鞋面完成后将会 不正,造成夹帮困难,影响成品 鞋的品质
兰 皮 工 段
这 是 一 个 将 原 始 皮 坯 转 变 加 工 成 皮
去肉 脱皮 浸碱
转鼓池 子
片皮 脱灰 软化
通过由两个刀轮带动的带刀在皮层中间运行,从而将碱皮分为头层 和二层的加工过程。 在转鼓中依靠酸性物除去皮内石灰和碱,消除裸皮的膨胀,为下工 序的操作调整PH值。 在转鼓中加入酶制剂和软化剂,进一步除去纤维间质,有效地分散 胶原纤维,使成品皮具有良好透气性及透水性等卫生性能,为成品 皮革的柔软、丰满度打下基础。 酸性 物 酶制 剂、 软化
皮质软、硬太明显
排版不合理,关键部位皮面太差 皮面颜色褪色变淡 皮面发霉变质 皮质太脆易撕裂 皮面颜色附着力不均匀,易掉色
鞋底简介
RB,PU,这是鞋底比较普遍的材料了. PU是最轻最耐磨的.当然价格也是最贵的.PU材料的鞋底很好认,拿在手里很轻 ,鞋底背面的孔都是圆的. 识别橡胶底其实也很简单,RB底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注射孔,还有用鼻子闻的 话,有味道.放着时间长的话还会长白色的东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