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161026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161026


动力总成升级优化 ■ 2020年汽油机热效率提升至40% ■ 2025年汽油机热效率提升至44% ■ 2030年后期通过HCCI等热效率提升至48%
提升电子电器节能效果 ■ 大力发展48V系统 ■ 电动空间、EPS等技术成为标配 ■ 持续电能损耗
降低摩擦损失 ■ 前期低滚阻 ■ 中期低内阻 ■ 后期低风阻
基于充分网联的智能工厂 智能网联汽车
美国:《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蓝图》《智能交通 系统战略计划2015-2019》 欧洲:《欧盟2020年战略创新计划》《智能交通 系统发展行动计划》 日本:《日本汽车战略2014》
我国汽车技术现状分析
近20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总体 技术水平已有很大提升。
推动车辆轻量化、小型化 ■ 紧凑型及以下车辆占比2020年超过55%、2025年 60%、2030年70%左右 ■ 轻量化产品、技术、工艺加速应用 大力发展混合动力 ■ 2020年占比达到8%,油耗4L/100km ■ 2025年占比提升至20%,油耗3.6L/100km ■ 2030年占比提升至25%,油耗3.3L/100km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战略咨询委员会 清华大学 欧阳明高 2016.10.26
目录 ●研究工作开展
●国内外汽车技术发展分析
●总体目标与关键里程碑 ●分领域技术路线图 ●创新保障措施
背景和使命
大力发展汽车技术,是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减轻环保压力、 实现《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目标的重要手段。
节能乘用车: ◆ 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 优化动力总成匹配 ◆ 降低传动损失 ◆ 减少整车能量损耗 ◆ 混合动力发动机专用化 ◆ 提高混合动力系统效率 节能商用车: ◆ 提高柴油机热效率 ◆ 降低整车能量损耗 ◆ 混合动力
1.节能汽车
乘用车:总体执行车辆轻量化/小型化、大力发展混合动力、 动力总成升级优化、电子电器节能、降低摩擦损失、替代燃料 分担六大节能路径。
复杂的汽车产业及技术 低碳化 设计 制造 使用 回收 …… 信息化
汽车产业与技术涉及多个领域,技术种类 繁多、相互交织、彼此影响,复杂性极高
汽车对社会的巨大影响 关 联 产 业 上 游 下 游 机械 钢铁 …… 销售 金融 …… 能源 环境 交通 出行 …… 社 会 影 响
智能化
在科技变革影响下,汽车技术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时期,汽车产业迎来重大机遇 指向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技术、新形势、新状态种类繁多,各国 选取的技术路线各不相同
紧抓战略机遇,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要突破 口,以动力系统优化升级为重点,以智能化水平提升为主 线,以先进制造和轻量化等共性技术为支撑,全面推进汽 车产业由大国向强国的历史转型。
产业总体技术路线图
2016 2020 2025 2030
市 汽车年产销规模达到3000万辆 汽车年产销规模达到3500万辆 汽车年产销规模达到3800万辆 场 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5L/100km 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4L/100km 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3.2L/100km 需 求 商用车平均油耗累计降低10%以上 商用车平均油耗累计降低15%以上 商用车平均油耗累计降低20%以上 节能汽车年销售量量占比超过30% 节能汽车年销售量量占比超过40% 产 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过总销量7% 品 远程通讯互联终端整车装备将达 应 50% 用 驾驶辅助(DA)、部分自动驾驶 (PA)车辆市场占有率约50% 形成低碳消费与管理体系 节能汽车年销售量量占比超过50%
汽车技术正向着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传统动力总成技术:汽油机、柴油机、替代燃料及变速器等 混合动力技术:不同构型及混合度
新能源技术:电动汽车技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燃料电 池汽பைடு நூலகம்枝术等
共性技术:小型化、轻量化、低阻技术、电控优化等 ……
车联网枝术 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 ……
自动驾驶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 ……
目录
●研究工作开展 ●国内外汽车技术发展分析 ●总体目标与关键里程碑
●分领域技术路线图
●创新保障措施
1.节能汽车
总体思路
◆以混合动力技术为重点,以动力总成优化升级、降摩擦和先 进电子电气技术为支撑,全面提升传统燃油汽车节能技术和燃 油经济性水平; ◆以结构节能与技术节能并重,加快紧凑型及以下小型车的推 广,显著提高小型车比例; ◆以发展天然气车辆为主要方向,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替代燃料 汽车,推动我国汽车燃料的低碳化、多元化,降低对石油的依 赖。
引导产业协调发展:中国汽车产业 长期呈增长趋势,但越来越受到能 源、环境、交通等的制约 汽车及相关产业对 路线图需求迫切 落实汽车强国目标:《中国制造 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 跨越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
应对产业技术变革:世界汽车技术 创新步伐越来越快,新技术变革将 重塑汽车产业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汽车产业 的国民经济支柱作用,拉动相关产 业发展
研究目标
聚焦变革,明晰路径 凝聚共识,协同行动 引导资源,促进创新
工作开展
于2015年9月中旬启动,历经逾一年正式完成,其间共动员了 来自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各个方面的超过500 位专家、学者参与。
“1+7”路线图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总报告
节 能 汽 车 技 术 路 线 图 纯电 动和 插电 式混 合动 力汽 车技 术路 线图
汽车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1.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双管齐下 2. 借力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
1. 更加高效、安全的交通体系升级 2. 汽车信息化、智能化的应用与融 合发展
科技变革与产业重构要求汽车技术创新发展
制定汽车技术路线图的重要意义
汽车技术自身的复杂性与当前的外部机遇共同要求明确清晰的 技术路线图。
产销规模奠定技术发展基础
中国汽车产销规模连年第一,己成 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汽车产业未来仍有广阔空间 1. 千人保有量105.83 2. 经济持续增长 3. 三四线城市需求 4. 海外出口 1. 发展问题需要技术进步 2. 规模效应推动技术发展
整体技术水平呈现显著提升
自主品牌研发能力己有长足进步, 但仍有不足 节能汽车:发动机基本掌握。变速 器持续开发,混合动力陆续推出 新能源汽车:PHEV和BEV车型相继 推出整体水平逐步接近国际先进 智能网联汽车:研发阶段已有成果; ADAS已有装备;互联网企业涉足
1.节能汽车
发展目标
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 2015年7.97L/100km ◆ 2020年:5.0L/100km ◆ 2025年:4.0L/100km ◆ 2030年:3.2L/100km 商用车平均油耗相比2015年 ◆ 2020年:降低10% ◆ 2025年:降低15% ◆ 2030年:降低20% 节能汽车市场占有率: ◆ 2020年:30% ◆ 2025年:40% ◆ 2030年:50%
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过总销量15% 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超过总销量40% 远程通讯终端整车装备达到80%,近 智慧交通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信 距离通讯互联终端整车装备达到30% 息化、智能化法津法现与标准完善 DA, PA车辆占有率保持稳定、高度 完全自主驾驶 (FA)车辆市场占有 自动驾驶(HA)车辆占有率约10-20% 率近10% 形成全国生命周期低碳管理体系 汽车碳排放总量在2028年达到峰值
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但尚未完善
技术升级受制于整体工业基础薄弱
汽车技术发展需要多方面协同创新, 工业基础是汽车技术的基石和支柱 因此完善的创新体系是必要的 中国初步形成 政府 行业 企业 高校 国外先进经验 美国 USCAR 德国国家科 技创新体系 冶金、化工、机械、电子…… 汽车产业 信息、材料、装备制造…… 1. 各大汽车强国工业基础都很好 2. 我国汽车技术需要整体工业能 力和工业基础的提升
燃 料 电 池 汽 车 技 术 路 线 图
智 能 网 联 汽 车 技 术 路 线 图
汽 车 制 造 技 术 路 线 图
动 力 电 池 技 术 路 线 图
轻 量 化 技 术 路 线 图
目录
●研究工作开展
●国内外汽车技术发展分析
●总体目标与关键里程碑 ●分领域技术路线图 ●创新保障措施
世界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发动机技术 自动变速器技术 动力电池技术 驱动电机技术 燃料电池技术 轻量化技术
关 键 领 域 取 得 技 术 进 步
国内外汽车技术发展对比分析
由于起步晚、基础弱等原因,目前我国尚不是汽车强国,多个 方面与各大传统汽车强国还存在差距。
技术研发能力明显进步但仍存差距 自主研发能力已有明显示提高,但 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科技 人才 研发 投入 1. 数量与质量大大进步 2. 资深工程师数量严重 不足 1.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2. 投入量与占比都不如 国际汽车强企 1. 数据库、流程、标准 等已较为完善 2. 还需继续积累
替代燃料分担 ■ 以天然气为主 ■ 2030年占比提高至8%
1.节能汽车
商用车:总体执行动力总成升级优化、逐步发展混合动力、空 气动力学优化、降低运行能耗、替代燃料分担、持续推进轻量 化六大节能路径。
动力总成升级优化 ■ 高压低速高扭、电控优化、小后桥速比实现热效率50% ■ 发动机热管理技术、自动变速器等,热效率52% ■ 朗肯循环等实现50%热效率目标 替代燃料分担 ■ 适度推动以天然气为主的替代燃料商用车稳定发展 ■ 示范运营和试点应用 逐步发展混合动力 ■ 系统构型、关键零部件研究 ■ 中后期成本下降后,逐步向重型商 用车推广
知识 积累
中国还存在明显短板,需加快构建 完善的新型汽车技术创新体系
我国汽车技术的发展需求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产业变革需要汽车技术的支撑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汽车技术协调发展
产业战略定位提出汽车技术加速 发展需求 汽车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 支柱产业 汽车产业是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 深度融合的重要交汇点 汽车是未来中国高端制造业的重 要输出点 汽车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战 略支撑 能源环境压力提出汽车技术绿色 发展需求 能源问题日 益严重 环境形势迫 在眉睫 交通安全升级提出汽车技术融合 发展需求 效率与安全是交通体系的升级方 向 效率: 拥堵情况愈 发严重 安全: 交通事故数 量、造成损 失较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