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二)模拟试题汇编一、选择题1.(2016西安月考)下图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帝国的地位B.西方主要国家完成工业革命C.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2016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实验中学联考)19世纪最后30年,出现了近代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
作为这次现代化浪潮的结果,形成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
在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模式趋于成熟。
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B.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C.经济模式定型促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成熟D.生产力进步推动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3.(2016·吉林长春二检)近五百年来,荷兰、英国和美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A.国家推行重商主义、奖励对外贸易的经济政策B.创立现代金融制度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4.(2016·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二模·35)下表为2001~2008年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统计(单位:件),这在客观上反映出()A.中国对世界经济影响加强B.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兴起C.反全球化浪潮再次兴起D.区域集团化阻碍全球化5.(2016·河南洛阳期末·30)1971年12月份,美元从一盎司黄金可兑换35美元贬值到38美元,到1973年2月份,一盎司黄金可兑换42.22美元。
导致美元贬值的主要原因是()A.觊恩斯主义的盛行B.西欧和日本经济崛起C.与苏联的长期争霸D.美国经济的逐渐衰退6.(2016·河南洛阳一模·32)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美国经历了从二战前的“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到二战后的“美元坚挺,主导出口”的变化。
这一变化反映了()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强B.美国金融霸主地位的巩固C.美元的国际影响力加强D.美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7.(2016·河南中原名校学术联盟复习前期摸底·25)下表为部分年份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情况,以下最能说明这一时期时代主题的是()A.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B.世界贫富差距拉大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D.世界贸易日益频繁8.(2016·河南洛阳上学期期中·31)下面图表为1965~1995年期间不同类型国家的国际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示意图。
此图表反映()A.世界贸易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处境恶化C.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贸易的发展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贸易冲突加剧9.(2016·河南南阳上学期期中·33)美国“怀特计划”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等;而英国“凯恩斯计划”则坚持多边自由汇兑。
两者的主张实质上反映出英美()A.争夺国际金融霸权B.要求稳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C.经济实力差距巨大D.力争建立相对独立金融体系10.(2016·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第1版收录:“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至1996年第3版增加收录的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2012年第6版增加收录的有“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
这主要反映了我国()A.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历程D.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11.(2016洛阳市高三统考)北京大学教授王东在《中国共产党怎样破解了历史与现实难题》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相比,同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黄金时代。
”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原因是()A.清除经济发展中的“左”倾错误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引领C.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大力引进和运用D.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社会生产力12.(2016·郑州预测)下表为《1972年至1985年中美贸易状况表》,对下表内容解读不当的是()A.1980年之前中美贸易总体呈现低水平增长趋势B.1980年中美贸易总额大幅增长与中美建交有关C.80年代中国实施对外开放致对美出口增长迅猛D.8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致对华出口几无增长13.(2016·信阳调研)2001年,湖北省进出口总额只有35.6亿美元,2010年在国际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增加到259.1亿美元。
其中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全省出口的比重达到54%和26.7%,外资和民营企业出口增加18.8%和7.1%。
对这些现象评价最合理的是()A.“入世”开拓了广阔的国际市场B.改革开放扩大了国内市场需求C.“入世”促进了外贸结构和体制优化D.经济危机削弱了西方国家的竞争力14.(2015孝感一模)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入西班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西班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
这些现象对西班牙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推动了殖民扩张活动B.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C.阻滞了国内工业发展D.提升了西班牙的国际地位15.(2015·湖南株洲教学质量统一检测)郭家宏在《从旧帝国到新帝国》中认为:“英国政府开拓殖民地的动机是为了商业与财富,并非为了领土扩张,所以英国在政治上对殖民地的控制比较松弛……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第一帝国正式解体。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不重视对外殖民扩张B.英国海外殖民扩张更关注对殖民地的经济掠夺C.英国不重视控制殖民地是美国获得独立的主要原因D.英国的殖民动机与管理政策是导致第一帝国解体的主要原因16.(2015辽宁大连质检24)下图是我国某一“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
在该“五年计划”时期()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17.(2015山东威海调研25)下表为我国1957年至1960年工农业产值比例变化表,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国()A.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B.“大跃进”严重破坏生产力C.畸形经济结构渐趋正常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8.(2015·四川宜宾二模)下面是19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几个重要人物及观点,他们()A.反映了中国人坚持外交独立的原则B.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认同C.展现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持续努力D.成为了中国民主思想的理论依据二、非选择题1.(2016·广东华附、广雅、省实、深中四校联考)时移世易,大国兴衰,各领风骚数百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布罗代尔(FernandBraudel)将1350~1650的300年时间,视为“漫长的16世纪”。
这一长时段的划分,就是为了对应当时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明朝中国(1368~1644)在世界史上的辉煌地位。
与此相对应,社会史学家阿瑞吉(GiovanniArrighi)则提出了另一个长时段的分期概念——“漫长的19世纪”(1650~1915),它标志着中国与欧洲之经济社会开始走向分道扬镳的道路,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国、亚洲的形象在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史叙述中”的全面贬值。
——据韩毓海《重新思考19世纪》材料二在中国,专制君主不持偏见,一年一度举行亲耕礼,以奖掖有用之术;一切官职均经科举获得;只把哲学作为宗教,把文人奉为贵族。
看到这样的国家,他们(18世纪法国部分启蒙思想家)叹为观止,心驰神往。
——据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材料三如同西班牙漫长的16世纪、荷兰漫长的17世纪、英国漫长的19世纪一样,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百年周期的终结阶段。
——据王湘穗《博弈式共生的中美关系》(1)推断材料一中布罗代尔和阿瑞吉对长时段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
(2)指出材料二中的“他们”对中国的形象认知,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他们”得出这种认知的原因。
(3)材料三中荷兰、英国、美国确立各自的“漫长世纪”有哪些共同因素?你是否同意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了终结阶段?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2.(2016·陕西师大附中模拟)每个民族都有一个传奇,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祖国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时间流淌,来到19世纪。
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才发现“天下”变成了“世界”,舢板对着火轮,白蜡杆子迎着洋枪,大清国周遭遍是虎狼之师。
一败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血。
……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
万水千山征程,一茬一茬赶路。
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杨凯《中国梦的方位》材料二100多年前,法国文豪雨果曾有一个欧洲统一的梦想。
雨果在住处的庭院里种下一棵橡树。
雨果说,当这棵树长大之后,由欧洲各国统一而成立的“欧洲合众国”将在欧洲大陆建立起来。
——央视纪录片《货币》材料三“大同、小康、治世”,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
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
其实,从天下为公的“大同梦”,到民富国强的“强国梦”,再到自我实现的“幸福梦”,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易中天《中国梦》(1)材料一的“旧山河”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是如何“一路走到1949年”使“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雨果“欧洲统一梦”的历史因素。
他心中的“欧洲合众国”之梦在现实中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新时期为实现“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在政治方面的重要举措。
它与“欧洲梦”的共同点是什么?3.(2015届广东深圳模拟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
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
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
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