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5园艺植物选择育种 (PPTminimizer)
05园艺植物选择育种 (PPTminimizer)
第五章 园艺植物选择育种
主要学习内容
• 选择与选择育种 • 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 芽变选择育种 • 实生选择育种
一、选择与选择育种
1、概念: 1.1 选择:就是选优去劣,是各种育种途径不可缺
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 • 自然选择:就是自然环境条件对生物所起的选
择作用,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之一(变异、遗传 与选择)。 • 人工选择:是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与鉴 定,其结果是,符合人类要求的个体或植株被 保留下来,不符合则被淘汰。
繁殖的方式保留和巩固。 • 对异花授粉作物来说,单株选择法主要用于培育自
交系。 • 有时此法也可用于改良某一特定性状和用于原种生
产。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2 混合选择法 2. 2. 1 概念
从一个原始混杂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单 株,混合留种,次年播种与同一块圃地,与标准品 种及原始群体小区相邻种植,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 法。 • 一次混合选择法 对原始群体的混合选择只进行一次,当选择有效时 就繁殖推广的,称为一次混合选择法。
3 、选择的创造性作用 3.1 从育种效果上看 • 增大变异; • 筛选性状组合; • 影响进一步的育种成果。
一、选择与选择育种
3.2 从遗传机制上看 • 改变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 使基因型的分离和重组发生改变; • 淘汰群体中存在的不利基因; • 使生物体产生新的基因平衡。
一、选择与选择育种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田间单株套袋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多次单株选择方法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1. 2 单株选择法的优点 • 可以对所选优株的基因型进行鉴定,消除环境饰变 引起的误差,提高选择效率。 • 多次单株选择法可以定向积累变异,从而有可能选 出超过原始群体内最优良单株的新品种(即优中选优、 不断选优)。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 多次混合选择法 在第一次混合选择的群体中继续进行第二次混合
选择,或在以后几代连续进行混合选择,直至产量 比较稳定、性状表现比较一致并胜过对照品种为止。 称为多次混合选择法。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2. 2 混合选择法的优点 • 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不需要很多土地、劳力及专
一、选择与选择育种
1.2 选择育种 根据育种目标,从现有品种群体内出现的自然 变异类型中,选出优良的变异个体,通过鉴定、 培育而育成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之为选择育 种。
一、选择与选择育种
2、选择在育种工作中的作用 • 是一种独立的育种手段 • 所有育种工作的中心环节 • 选择具有创造性作用
一、选择与选择育种
4 选择实质与作用基础 • 选择的实质就是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从而
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 • 变异是选择的基础,遗传是选择的保证。
一、选择与选择育种
5、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 • 根据目标性状的主次制定相应的选择标准。 • 目标性状及其标准必须具体明确 • 各性状的当选标准要适当
一、选择与选择育种
6、选择育种的基本要素 • 供选择的群体内有可遗传的变异; • 供选择的群体足够大; • 选择要在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进行; • 选择的单位是个体; • 选择要根据综合性状有重点地进行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1、选择育种的原理 1.1 纯系学说
丹麦的植物学家约翰生以自花授粉的菜豆为研究材料, 就单粒种子重做了选择实验。其结果证明: • 性状的变异是由遗传变异和环境变异组成的。 • 后代鉴定对于区别这两种变异是有效的。 • 选择(在育种、群体遗传立场上的选择)只有在含有遗传 变异时才是有效的。
环境条件优越而性状表现突出的单株选留下来,但 其基因型并非优良,从而降低了选择效果。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3 单株选择与混合选择的比较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3、选择育种中的株选方法 3.1、单一性状选择
在株选时往往根据性状的重要性或出现的先后逐次 选择,由于每次选择时只根据一种性状,所以称为 单一性状选择。 • 分项累进淘汰法 根据性状相对重要性进行排序,先按第一重要性状 进行选择,然后在人选株内按第二性状进行选择, 顺次累进。
始推广时个体间存在若干微小差异会逐渐积累, 发展为明显的变异。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两种基本选择方法
2.1 单株选择法 2.2 混合选择法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1单株选择法 2. 1. 1 概念 把从原始群体中选出的优良单株的种子或种植材料 分别收获,分别保存,分别繁殖的方法。 • 一次单株选择法 在整个育种过程中如只进行一次以单株为对象的选 择而以后就以各家系为取舍单位。 • 多次单株选择法 如先进行连续多次的以单株为对象的选择,然后再 以各家系为取舍单位。
设的实验圃地就能迅速地从混杂群体中分离出优良 类型,在较短时间内能获得较多的繁殖材料,便于 及早推广。 • 对混杂严重的农家品种也可提纯良种。 • 混合选择时不同单株间可以自由授粉,可以保持丰 富的遗传特性,故不会造成生活力衰退。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2. 3 混合选择法的缺点 • 混繁不能鉴别每一个体基因型的优劣,这就使由于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前者是各种纯合基因个体的集合,后者是同一纯合 基因型个体的集合(纯系学说原理示意图)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1.2 品种自然变异 纯粹的纯系是不存在的,纯系内选择无效也是相 对的。
• 由于自然异交而引起基因重组 。 • 基因突变。品种在推广和繁殖过程中会发生基因
突变,使品种群体内出现新的类型。 • 品种本身剩余变异的存在造成的。有些品种在开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1. 3单株选择法的缺点 • 费工费时。需专门设立圃地,异花授粉作物需要隔 • 选择一次留种量有限,选出优系后难以迅速应用于
生产。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1. 4 单株选择法的应用 • 单株选择法多应用于自花授粉园艺植物。 • 用于无性繁殖作物,将选到的优良单株,通过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