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贡恐龙博物馆简介

自贡恐龙博物馆简介

自贡恐龙博物馆简介
自贡恐龙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的东北部,距市中心9公里。

自贡恐龙博物馆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上就地兴建的一座大型遗址类博物馆,也是我国第一座专门性恐龙博物馆。

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占地面积6.6万多平方米,馆藏化石标本几乎囊括了距今2.05-1.35亿年前侏罗纪时期所有已知恐龙种类,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

被美国《全球地理杂志》评价为“世界上最好的恐龙博物馆”。

自贡恐龙博物馆占地6.6万平方米,陈列面积3600平方米,分为三层。

陈列以大山铺恐龙化石埋藏现场及出土的恐龙化石为主。

展览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与恐龙相关的基础知识、如生物进化、化石、地质年代、恐龙的演化与分类等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大山铺的各类恐龙化石,第三部分是恐龙埋葬遗址。

这里向人们展现了大面积的发掘现场。

自贡恐龙博物馆特色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新颖,造型别致,由若干座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功能有别的石砌体建筑构成,好似一块块大砂岩状体错落有致的散布在一片亚热带植物群之中。

其中一座中空的椭圆球形石砌体,坐落在一片绿色环状草坪之中,远看像一个硕大的恐龙头,又好似一个巨大恐龙蛋,这就是大型石雕:"史前魂"。

博物馆主馆建筑粗犷朴实,简练浑厚,气势雄伟,其造型呈岩窟状,远望如一堆黄色巨石,与周围中生代残存植物相映生辉,给人一种远古洪荒的印象。

馆藏恐龙及鱼类、两栖类、龟鳖类、蛇颈龙类、鳄类等个体200多具。

其中恐龙种类包括原蜥脚类、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和剑龙类等,数量占全川总数的1/2,占全国总数1/6,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大恐龙冢穴,在国际上与之齐名的也仅有美国犹他州国立恐龙纪念馆和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立恐龙公园。

这里的化石不是一个种类单一或单调的脊椎动物化石群,而是一个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到哺乳类的至少由5个纲、11个目、16个科、40余个属种组成的门类齐全的脊椎动物群组合。

目前,共有古脊椎动物36属47种,其中恐龙21属26种。

几乎囊括了侏罗纪早、中、晚期的所有恐龙类别。

自贡恐龙博物馆温馨提示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无休闭馆日。

每天8:30至17:30均可参观(17:00停止售票)
门票价格:42元/位。

减免门票入园规定
1、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下):半价。

2、18周岁以上学生(不包括成人教育):22元/人。

3、1.2米以下儿童:免费。

4、老年人:60周岁至69岁半价;70周岁以上免票。

5、残疾人、现役军人:免费。

特别提示:享受免票及半价观众需出示本人有效的相关证件。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简介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中心,建于1959年,是中国博物馆发展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专业博物馆之一,目前仍是中国唯一的盐业史博物馆。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科技史专业博物馆。

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市中区龙凤山下的釜溪河畔。

1959年建。

馆址为修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的西秦会馆。

这是一座由陕籍盐商集资修筑的同乡会馆,融明清两代宫廷和民间建筑风格于一体。

保存完好的碑文、木雕、石刻、泥塑,是研究鸦片战争前清代社会生活、经济状况、宗教艺术的实物标本。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特色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整整比祖国晚10年诞生,但它的命运却和共和国紧紧相连。

建馆之初,馆里仅有10来名干部、职工和亟待修缮的西秦会馆,没有基本陈列,缺乏藏品、经费和专业人才。

博物馆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起步。

博物馆收藏有关井盐发展的史籍、文献和档案资料,其中实物和工具等藏品1322件。

其中盐井传统钻凿和修治井工具503件,是中国目前唯一保留的较为完整的古代顿钻工具群。

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形制和用途的工具,体现了历代盐工创造的井盐技术和工艺,标志着中国钻井技术的发展。

馆藏清乾隆至民国时期的井灶经营契约、岩口簿、帐册,对研究科技史和社会经济史具有价值。

建馆四十多年来,该馆在收藏、研究、陈列、保护以井盐为主的中国盐业史文物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中国现有近2000座博物馆中的佼佼者,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地县级博物馆、全国文博系统先进集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博物馆》季刊,曾对本馆做过专题介绍。

该馆馆址由两座古建筑组成,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秦会馆及其附属建筑,占地6303m2;一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王爷庙,占地705m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