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银杏树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思想感情
2.通过阅读,认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的特点。
让学生了解本文“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的叙述顺序。
3. 积累有关描写银杏树的好词句。
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叙述的。
2、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预习
一、自学生字(扩2个以上的词语并用形近字组词)
二、词语(理解带生字的词语和重点词语并造句)
三、质疑(结合课文按顺序提3到4个问题并思考课后题)
四、收集作者叶圣陶的资料
五、归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六、归纳主要内容
七、找出优美的比喻句和拟人句进行理解
(做在本子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根据昨天的预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出示课题《三课
银杏树》
二、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1、师生简介叶圣陶。
2、同学们见过银杏树吗?谁亲眼见过或者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银杏树,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出示多媒体,银杏树图片和介绍。
1、你通过预习了解了课文写了些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学生自由谈。
2、读通全文,指名读。
3、学生再默读课文,想想每段讲了什么?(让学生分好段)
(a 三棵银杏树生长的位置,b 三棵银杏树生长缓慢,c按四季的变化来描述三棵银杏树的特点。
)
4、生词新词
(1)学生自读生字新词。
(3)联系课文内容或查字典理解以下词。
忽略:没有注意到。
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三、学习第一段
1、学生朗读第一段。
(出示课件)
2、理解“站”在句子中的作用。
3、再读理解:“……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这肩。
”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比喻拟人,表达了喜爱之情。
)
4、第一段主要写了(见课件)
四、学习第二段
1、学生朗读第二段。
(出示课件)
2、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银杏树生长很慢)你从哪些词了解到生长缓慢?(没有人知道、似乎)似乎还能用什么词替换?
3、再次读父亲的话,理解。
4、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见课件)
第二课时
一、学习3——7自然段
整体进入,导入复习“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的叙述顺序。
通过自学,我们已经了解到本文是按银杏树的(位置、树龄、外形)三个方面叙述的。
其中外形这个部分又是从(干、叶、花、果)这四个部分展开描写的,这就是文章的写作顺序。
板书
干
叶
花
果
二、检查自学,了解外形各部分的特点。
结合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在自学课文时,我们是运用“读课文、找句子、点词语”的方法,现在我们来交流。
3、银杏树的干、叶、花、果又各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交流一下。
交流过程中,能结合课外阅读谈谈更好。
(1)出示第三自然段。
读句子,干:直偶尔弯曲(板书出示)
来读一读这句,读出挺拔。
生齐读。
理解词语偶然:偶尔,不经常。
屈曲:弯曲。
再读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银杏树干和芽的特点)
芽:多像奶头(观察仔细)
(2)出示第四自然段。
抽生朗读,谈体会。
(作者运用拟人句写出了春天抽枝展叶,生机勃勃的景象。
)
叶:折扇形春绿秋黄(板书)
全段出示,孩子们自由读,谈体会。
(春夏两个季节的特点以及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3)出示第五自然段。
归纳主要写了花:白里带黄的小花(板书)
父亲的话用了反问句,表达哪了二层意思?(花会开,善于观察) 主要写了银杏树花的特点以及开花的季节。
(4)出示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句。
质疑:为什么说不由得想起“烫手啰,热白果”的叫卖声?
果:壳白仁绿味香(板书)
4、多么诱人的白果啊!现在让我们完整地体会一下银杏树的外
形。
引读板书
三、学习第七自然段。
俗话说:咏物言志,状物抒情。
本文通过状物,叶圣陶爷爷对银杏树如此细致形象的刻划,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包含在文章中的那种浓浓的喜爱之情。
这种喜爱在银杏树那片广大的绿荫下开始滋生。
齐读第七自然段。
根据上下文,理解句意,体会喜爱之情。
想一想:那几句话描写了秋冬的景色?
本小节主要写了秋冬的银杏树美得像一幅画。
四、回顾整篇课文,梳理内容。
抽生回答
出示板书,师归纳。
归纳三个部分的主要意思。
归纳主要内容。
课后题解答
1.讨论:三棵银杏树给“我们带来哪些欢乐”?
(在银杏树荫下做游戏,玩得快乐。
扇形的黄叶被风吹起像一群黄蝴蝶飞起来;看得开心。
观赏可爱的小花,吃热白果,非常欢喜。
)
2、用“虽然……却……”练习说话。
虽然……却……:是个关联词语“却”连句子里表示转折的意思。
银杏树的果像碧玉一般。
虽然不甜,却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味。
虽然……却……——爸爸虽然工作很忙,却经常抽出时间帮助我温习功课。
四、作业:仿写练习
观察一种花草树木,用一两段话,把这种花草树木的外形特点写下来,内容要具体,句与句之间要连得起来。
老银杏树
在我家的门前,有一颗老银杏树。
它高大挺拔,象一个威武的巨人。
它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谁也算不出它的确切年龄。
这颗银杏树的树干笔直笔直,已长到三层楼那么高了。
假如把大地比作一张弓的话,那么这颗银杏树就是一支射向蓝天的长箭。
它耸立在一排水杉面前,暴风雨来了,它用那粗壮的身子保护着杉树。
任凭风刮雷劈,毫不动摇。
它的树枝一律向上伸展,而且互相靠拢。
像经过人工修剪似的;又像一个巨人高耸着千百条铁的臂膀,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春天,枝上萌出嫩芽,闪着黄绿的眉眼。
微风拂过,眨呀眨地,多像少女那充满活力的妩媚的眼睛。
夏天,叶子长成小扇子的模
样,绿的似乎就会滴下油来。
到了秋天,叶子变黄了,一阵风吹过,摇一树金片。
抬头仰望,就像大地举起了一支饱蘸黄色油彩的大笔,要为蓝天添上一幅美丽的图画。
秋风吹得紧了,片片黄叶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蝴蝶在追逐嬉戏。
冬天,落在地面的叶子渐渐地被尘土掩埋,慢慢地化成肥料溶进大地,为来年新叶生长提供了养料。
银杏树的果实一串串,黄澄澄。
它隐藏在稠密的叶子里面,不易发现,而不像苹果、桃子那样高高的悬挂在枝头,炫耀自己。
啊银杏树你高大的形象给人们奋发的力量你那闪光的品德给人以深深启迪银杏树我赞美你
1.本文主要通过银杏树的( ),( ),( ),( )来展开记述和描写。
2.概括第
2.4自然段段意第二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3.银杏树“闪光的品德”是什么?——————————————————————————————————。
4.给短文最后一段加标点
5.写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阅读答案:
1.本文主要通过银杏树的(树干),(树枝),(树叶),(果实)来展
开记述和描写。
2.概括第
2.4自然段段意第二自然段:银杏树的树干笔直,任凭风刮雷劈,毫不动摇。
第四自然段:银杏树四季的形态和颜色,和果实。
3.银杏树“闪光的品德”是什么?任凭风刮雷劈,毫不动摇,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不炫耀自己的果实。
4.给短文最后一段加标点,,, ; 。
, !
故乡的银杏树
想到你
涌动的是乡愁
勾起的
是对童年的回忆
古树下奔走嬉戏
秋日里摘果品尝
一幅心中的丹青水墨
那是我勾勒的故乡
常常入梦寻访
梦里落叶穿着金色的衣裳
我心中的每一个角落
都有淡淡的银杏香
故乡的银杏啊
愿你的浓阴
依旧像昨日
有你的梦里
快乐如温暖的阳光
《银杏歌》
秋风瑟瑟叶满天,
恰似黄蝶舞翩翩。
古怪支干停苍鹰,
美丽画面衬苍穹。
松柏
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根石缝间钻出来。
即使是面对无情的岩石,它们也要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它栖身的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