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3.2依法行使权利
【核心素养】法制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二框内容,本框内容承接第一框,在学生了解了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什么之后,更加急需的就是要了解行使权利的正确方法。

本框通过行使权利有界限,以及维护权利守程序两部分内容,帮助学生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权利需要依法行使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公民基本权利所包含的内容之后,已初步树立起权利意识。

但是,对于权利应如何行使,以及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应该如何
维护自身权利仍旧不甚了解。

本节课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行使权利,
维护权利。

在学习权利是有范围时,学生可能会觉得这一内容与上节课所学的政治自由、人身自由相冲突,教师需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明
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课程标准】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

具体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
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宪法相关规定,结合“球迷过激行为”等案例,知道任
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及权利需要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2、结合正确解决纠纷的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依法行使权利
和维护权利。

3、通过了解宪法相关规定,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
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自
觉维护宪法尊严。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难点: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权利需要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如图漫画不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哪些权利?你认为明养狗
应注意什么?
提示: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利等。

明养狗要注意:如养狗是不是
影响邻居,狗是不是按时打防疫针,狗的居住条件,还有遛狗时是不
是带了狗粪袋,是不是及时清理狗粪,是不是牵牢狗绳或把狗拴在固
定的柱子上等。

过渡:通过漫画我们了解到,养狗虽然是我们的权利,但是不明的养
狗行为却侵犯了他人的权利,所以我们明白了在行使权利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界限。

接下,我们就一起学习行使权利的界限都包含了什么。

行使权利有界限
任务一、通过探究“球迷过激行为”的案例,及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
作出的限制性规定,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权利需要依法行使权利。

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
护。

探究活动一
查阅宪法,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例: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探究活动二
教材P41,探究与分享。

甲队球迷的行为可能造成哪些危害?
提示:危害他人生命健康权,扰乱社会秩序等。

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
价。

同时,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
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行使权利是有范围的。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的
权利总会被他人有意或无意的侵犯。

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怎样去维护自身权利呢?我们通过下面的学习探究一下吧。

维护权利守程序
任务二、探究“小明的妈妈遇欺诈”的案例,了解公民行使权利要依
照法定程序,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学会依法行使权利。

探究活动三
小明的妈妈参加某公司网上促销活动,购买了一套座椅按摩垫,却一直没有收到货。

小明的妈妈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消协经调查发现该公司构成虚假宣传及欺诈。

经调解,该公司向小明的妈妈返还了货款,
并给予赔偿。

在消费过程中你是如何维护自己权益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公民应怎样行使权利?)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遵守正当程序的作用或意义?)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公民应怎样维护自身权益?)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过渡:我们说维护权利要按法定程序办事,但是维护权利的法定程序都有什么?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学习了解吧。

任务三、通过探究案例“张某的播种机”和“小强小西的故事”,结合教材知识,知道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的几种正确方式。

探究活动四
教材P42,探究与分享(下)。

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你认为哪种解决方
式较为合适?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权益争议是通过协商解决的。

过渡: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刚刚我们知
道了协商的含义,接下,我们学习调解、仲裁和诉讼。

探究活动五
教材P43,探究与分享。

请说说人民调解在解决民事纠纷中具有哪些独特优势。

例:有利于纠纷双方相互体谅,便于以平缓的方式解决纠纷。

调解也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

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
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过渡:在双方相互体谅的情况下,纠纷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节的方
式解决矛盾。

但是,当纠纷双方不愿意协商或不满意调解结果时,就
需要用到更有强制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那就是仲裁和诉讼。

仲裁是解决民事纠纷的又一方式。

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适用范围)时,可以申请仲裁。

当事人
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相关链接:
与其他争议解决方式相比,仲裁具有以下特点。

在仲裁中,当事人享有选定仲裁员、仲裁地、仲裁语言以及适用法律
的自由,还可以协议设计符合自己特殊需要的仲裁程序。

与法院严格的诉讼程序和时间相比,仲裁程序较为灵活。

仲裁不同于法院判决,仲裁裁决不能上诉,一经作出即为终局,对当
事人具有约束力。

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商业信誉。

《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现有缔约国家和地区100多个。

根据该公约,仲裁裁决可以在这些缔约的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和执行。

过渡:具有强制力的纠纷解决方式除了仲裁之外,还有一种我们更为熟悉的方式就是诉讼。

公民可以通过诉讼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公民遇到人
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民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违法或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
权利,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