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运输系统
21
运费 运费均以“吨/公里”为计量单位。两种计算方 法:
按货物等级规定基本运输费率
以路面等级规定基本运价
公路费率分为整车(FCL)和零担(LCL)两种,后 者费率一般交前者高30~50%。
22
(4)航空运输(Aerial Transportation)
23
航空运输的特点 运输速度快、运程短
最高速度
通用性 连续性 机动性 建设投资 运输成本 运输耗能 固定资产效率 劳动生产率
2
2 2 3 6 4 4 4 4
5
3 6 4 2 2 2 2 2
4
3 5 5 3 1 1 1 1
3
1 1 1 1 5 5 5 5
1
4 4 2 4 6 6 6 6
(7)联运
概念:各种运输方式在运输过程中遵照统一的规章 或协议,使用同一运输凭证或通过代办中转业务, 将各种运输方式紧密协调衔接起来,共同完成两程 以上的运输工具的联运,如铁公水联运、公水联运、 公航联运等。 特点: 具有组织运输的全程性 运程凭证的通用性 托运手续的简易性
35
(1)轨道载运工具 种类 有轨电车 轻轨交通列车 快速轨道交通列车 市郊铁路列车 铁路客货运输列车 高速铁路列车 其它轨道式交通车辆或列车
36
37
christchurch有轨电车
38
39
▲ 上 海 明 珠 线 ▲ 重 庆 轻 轨
40
日本新干线
德国ICE模式
41
▼法国高速铁路技术,全 称是Train a Grande Vitesse,即超高速列车。 特点是速度快、节能、运 营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英国ATP模式
►法国TGV模式
42
中 国 高 速 列 车
中国高速列车
43
上海磁悬浮列车
44
(2)道路载运工具
汽车、无轨电车、拖拉机、摩托车、自行 车以及各种专用车和特种车等。
汽车可分为客车和货车。 客车包括小客车、面包车、公共汽车等。 货车可分为整车和组合车。
45
(3)水上载运工具 —>
人力
缺点:热效率太低、煤炭的消耗量大,环境污 染严重、机车乘务员的劳动条件差。
16
铁路机车和车辆
按机车原动力,铁路机车可分为: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内燃机车 优点:热效率可以达到20~30%,持续工作时间 长,使用于缺水或水质不良地区运行,便于多机 牵引,乘务员的劳动条件较好。 缺点:机车构造复杂、制造、维修和运营费用都 较大,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
(6)管道运输(Pipeline Transportation)
种类 按铺设工程可分:架空管道、地面管道和地下 管道。 按地理范围可分:原油管道(Crude Oil Pipeline) 、成品油管道(Product Oil Pipeline),系泊管道(Buoy Oil Pipeline)。
11
21世纪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目标和任务 目标:
到21世纪中叶,建立一个可持续性的,以高速 化和智能化为目标的新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 成为世界交通强国和运输大国; 交通科学技术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交通运 输技术装备、运输组织与运输管理,进入世界先 进水平行列; 铁路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系统; 公路及其运输系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航空运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 水运成为世界航运强国。
30
铁路
运量大,速度较快, 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机动灵活,速度较快, 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大,运费便宜, 速度较慢,受天气条件 影响较大。 速度快,运量小,运价高。
交 通 运 输 方 式 及 特 点
公路 水运
航空
管道
31
技术经济特性比较
运输方式 运输能力 铁路 3 内河 2 海运 1 道路 5 航空 6 管道 4 5 3 6 5 3 3 3 3 32
33
联运的作用: 能促进梳理流通渠道,推动经济发展 能沟通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横向联系 能挖掘运输潜力提高运输效率 可以减少物资流通费用,方便货主,提高社 会经济效益
34
5.载运工具的种类
(1)轨道载运工具 (2)道路载运工具 (3)水上载运工具 (4)空中载运工具
(5)其它载运工具
独木舟 木筏 皮筏 木船
—>
风力
——> 机器动力
人力加帆船
中国沙船
三桅船
侧明轮船
尾明轮船
内燃机船
46
船舶
按运载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货船、客船和 客货船三大类。
货船又可分为油船和干货船。
47
(4)空中载运工具
飞机
按运输类型的不 同,民用飞机可 分为运输飞机和 通用航空飞机。
运输机按航程可分为远程 飞机、中程飞机、近程飞 机和短途飞机。
14
(2)铁路运输(Railway Transportation) 铁路运输的特点 相比其它运输方式:具有运量大、运送速度快、一 般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运输准时、使用方便、运 输成本不高等特点。 相比陆上运 输方式:具 有占地少、 能耗低、事 故少、污染 少等优势。
15
铁路机车和车辆
按机车原动力,铁路机车可分为: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蒸汽机车 优点:结构比较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年限长、 驾驶和维修技术较易掌握,对燃料要求不高。
5
纵观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水运、 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正在 在逐步走向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一个整体,构成 一个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 交通运输作为一个系统,就具有系统的特性: 整体性 相关性 目的性 环境适应性
6
城市交通综合系统结构图
城市交通综合系统
道路交通条件
以机器应用为标志的近现代交通运输业,大致 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以水运为主的阶段(18世纪 ~ 19世纪上 叶); (2)以铁路为主的阶段(19世纪30年代 ~ 20 世纪30年代); (3)公路、航空、管道三种运输方式崛起的阶 段(20世纪30年代 ~ 50年代); (4)五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阶 段(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19
铁路货物运输种类
整车运输,零担运输,集装箱、托盘和货捆
20
(3)公路运输(Road Transportation) 公路运输的特点 适应性强、机动灵活、方便、快速、经济、联 合运输的广泛性 公路运输的经营方式
公共运输业:定期定线、定线不定期、定区不定期。 契约运输业 自用运输业
汽车货运代理
⑵ 相关性
城市交通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各子系统要素之间是有机联系、相互依 存又相互作用的。
⑶ 目的性
城市交通系统具有特定的目的。这就是:为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提供必 要的物质条件和空间活动条件,并达到安全、快速、高效、舒适的目的。
⑷ 环境适应性
城市交通系统处于社会环境之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并与周 围环境相协调。
第1章
交通运输系统
Transportatio n System
1
本章内容
§1.1 交通运输的作用、特点及性质 §1.2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 §1.3 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 §1.4 载运工具的种类
§1.5 中国交通规划 §1.6 物流化的货物运输系统
2
1.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交通运输系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2)交通运输是实现流通的物质手段 (3)交通运输是开发资源、联系城乡、发展横向 联合、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的纽带 (4)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部门,又 是工业生产的巨大市场 (5)交通运输是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的 必备条件 (6)交通运输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促 进作用
运输机按其发动机和所产生推力的类型可分为 活塞式、涡轮螺旋式、涡轮喷气式、涡轮风扇 喷气式。
48
6.中国交通规划
中国交通运输网的现状
综合交通运输网 (1)六条近东西向的交通干线
① 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 ② 兰州—中卫—包头—大同—北京—秦皇岛—沈 阳—丹东 ③ 潼关—太原—石家庄—济南—青岛 ④ 阿拉山口—乌鲁木齐—兰州—西安—郑州—徐 州—连云港 ⑤ 成都—重庆—武汉—上海 ⑥ 昆明—贵阳—怀化—株洲—南昌—杭州—上海
交通环境条件
路 段 交 通 系 统
路 口 交 通 系 统
交 通 设 施 系 统
公 共 交 通 系 统
行 人 交 通 系 统
交 通 管 理 系 统
企 事 业 单 位 分 布
停 车 场 分 布
公 交 站 点 分 布
居 民 住 宅 分 布
公 共 场 所 分 布
第 三 产 业 网 点 分 布
7
⑴ 整体性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人、车、道路、设施、管理、环境等许多子系统组 成的综合性整体,各子系统从属于这个整体,而整个城市交通系统又是 更庞大的城市系统中的子系统。
港口: 按地理位置分为: 海湾港(Bay port):如大连港、秦皇岛港等 河口港(Estuary port):如上海、伦敦等 内河港(Inland port):如南京、汉口等 按用途目的分为: 存储港(Enterport port)、 转运港(Port of transshipment)、经过港(Port of call) 28
8
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
(1)公路、水路交通全面紧张和“瓶颈”制 约状况已得到缓解。 (2)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3)发展仍是公路、水路交通的主要任务。
9
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目标
(1)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2)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3)适应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需求
10
21世纪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1)客运高速化 (2)货运物流化 (3)交通管理与运输组织技术将发生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