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10.2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课件

(完整版)10.2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课件

➢ 交通系统管理(TSM,Transportation System Management):把汽车、公共交通、出租汽车、行人和自行车等看成
为一个整体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其目标是通过运营、管 理和服务政策来协调这些个别的组成部分,使这个系统在整体上取得最 大交通效益。
➢ 交通需求管理(TDM,Travel Demand Management):根据
渠化交通:
在交叉口合理布置交通岛,组织车流分道行驶,减少车辆行驶 时的相互干扰。
立体交叉:
使各相交道路的车流互相不干扰,各自保持原有的行车速度通 过交叉口。
城市道路的停车场
作用:
为了满足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除了设置足够的道路之外, 还应设置足够的停车场。
分类:
按其使用对象:
公用停车场、专用停车场 机动车停车场(外来、市内)、非机动车停车场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的规定,可将城市道路 分为四类: 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解决城市长距离快速交通,快速路
的出入口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应分道行驶; 平面交叉口间距应在800-1000m为宜,主干路上不应设置公共建筑物 出入口。
次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配合主干 路组成道路网,起到广泛连接城市各部分与集散作用。
支路:是联系各居住小区的道路,解决地区交通、直接与两侧建筑物 出入口相接,以服务功能为主。
交叉口及其分类
➢ 分为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两种。
➢ 平面交叉口:是指各相交道路中心线在同一高程中心线的道口。 常见的类型有(按几何形状分):
特点: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高品质、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 低成本的公共交通形 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 发展理念。快速公交系统采用先进的公共交通车辆和高品质的服 务设施,通过专用道路空间来实现快捷、准时、舒适和安全的服 务。
组成
专用路段:通过设置全时段、全封闭、形式多 样的公交专用道,提高快速公交的运营速度、 准点率和安全性。
(2)心理控制:是指利用人的心理作用对车速加以控制。它是根据人 们的心理特点,起到对车速有所限制的作用。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策略(TDM)
优先发展策略
我国最需优先发展的交通方式是公共交通,因其公共交通的人均 占用道路面积最少,人均污染指标最低,人均消耗能源最少。
限制发展策略
当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总体交通负荷达到一定水平时,交通拥挤现 象就会加重,必须对一些交通工具实施限制发展,一般限制交通 运输效率低、污染大、能耗高的交通方式。
区域交通管理:是TSM的最高形式,以全区域所有车辆的运输
效率最大化为管理目标。目前该管理方式有两种: 区域信号控制系统; 智能化区域管理系统。
典型交通管理策略分析
(一)车速管理
➢ 1. 限速及其依据
➢ 车速管理是指运用交通管制的手段,强制性地要求机动车按照规
定的速度范围在道路上运行,以确保道路交通安全。除了采取在 道路线形设计中适当加入弯道等措施外,还要在交通管理和控制 上采取限速措施,以确保车辆行驶安全和畅通。
先进的车辆:配置大容量、高性能、低排放、 舒适的公交车辆确保快速公交的大运量、舒适、 快捷和智能化的服务。
设施齐备的车站:提供水平登乘、车外售检票、 实时信息监控系统和有景观特色的建筑为乘客 提供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与快速方便的上下 车服务
乘客需求的线路组织:采用直达线、大 站快运、常规线、区间线和支线等灵活 的运营组织方式更好地满足乘客的出行 需求。
智能化的运营管理系统:运用自动车辆 定位、实时营运信息、交通信号优先、 先进车辆调度,提高快速公交的营运水 平
优势
乘客节省时间:乘客节省时间乘交系统系统的出行速度要比乘坐当前的公 交车快得多。
舒适和方便性:除了节省时间外,快速公交系 统乘客的乘车体验也会得到极大改善:乘客不 再像以前一样,在日晒雨淋下候车;快速公交 系统的车站十分宽敞,车站尺寸按乘客人数设 计。乘客不会像以前一样,在狭小而拥挤的站 台候车;
城市交通系统管理策略
节点管理
是指以交通节点(交叉口)为管理范围,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管理 规则及硬件设备控制来优化利用交通节点时空资源,提高交通节 点通行能力。是TSM中最基本形式,也是干线交通管理、区域交 通管理的基础。
目前常用的节点管理方式有:
交叉口控制方式:信号控制、无控制、停车让行控制、减速让行控 制、环形交叉、立体交叉口等形式。
交通需求的内在动力,出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时空消耗特性,通过各 种政策、法令、现代化住处,合理开发土地使用等对交通需求进行管 理、控制、限制或诱导,减少出行的发生,降低出行过程中消耗,建 立平衡可达的交通系统。
TM、TSM和TDM的关系
交通管理(TM)、交通系统管理(TSM)、交通需求管理(TDM)是不 同时期出现的既有本质区别,又有联系,TM出现最早,TDM出现最后。
停车场规划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停车场规划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停车场的分布:
市中心区的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不应大于200m, 城市一般地区的服务半径不应大于300m, 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不得大于200m,宜为50-100m。 停车场距商业步行区的出入口的距离不得大于100m。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交通管理的目的
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交通总量 疏导交通 减少交通拥挤 减少交通发生总量 保障交通安全与畅通。
TM、TSM和TDM的概念
➢ 交通管理(TM,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按照既定
的交通法规,根据道路的交通情况,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和工具采取某 种限制措施,科学地组织、指挥交通。其包括(1)技术管理;(2)行政管理; (3)法规管理;(4)交通安全教育;(5)交通控制。
中国交通运输的特点
(1)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
城市道路密度、人均道路面积率相对较低; 城市交通管理设施薄弱。
(2)道路交通流机非混行
由于机非混行导致机动车车速一般较低,而交通事故率也相 对较高。
(3)城市居民出行结构复杂
出行方式除了步行、公交车、自行车外,还有出租车、摩托 车、私人小汽车等出行方式也占有一定比例。
停车场的规模与用地面积
某一地区的停车场所需用地面积可根据该地区的停车负荷及车位的 占地面积确定。
停车场出入口的布置
停车场出入口的布置
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出入口应符合行车视距的要求,并 应右转出入车道。
出入口应布置在次要道路上,避免车流直接驶入干道。 停车位<50,可设一个出入口; 停车位在50-300之间,应设两个出入口; 停车位>300,出入口应分开设置,且两个出入口之间的
五大交通方式在此交汇、转换,城市交通系统以道路交通为 主,同时设计铁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的转换与协调。
研究对象复杂性
除了考虑载运工具及其交通基础设施外,还要考虑交通系统 的参与者(行人、自行车、公交、摩托车、小汽车等)
研究目标多样性
是交通工程学的重点研究领域,有五个方面研究内容:工程、 法规、教育,能源、环境。
距离应大于20米;
城市交通载运工具
主要城市载运工具包括: ➢ 公共交通车辆
➢ 公共汽车; ➢ 有轨电车:需要有轨道和专设的停靠站台。 ➢ 无轨电车:以直流电为动力,需要有架空的触线网、整流站
等设备。 ➢ 城市高速铁道; ➢ 地下铁道; ➢ 快速有轨电车; ➢ 出租汽车; ➢ 轮渡
➢ 自行车 ➢ 摩托车
TM:是对已经发生的出行进行的科学地组织、指挥。 TSM:是增加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和容量,也是在既定发生的需求下。
TSM包括三个方面:增加整体交通运输系统的容量,减少局部系统的容 量,降低交通需求。
TDM:是针对交通需求,包括减少出行发生和出行过程中的时空消耗,
建立平衡可达的交通系统。 TDM是不同于TSM,TDM仅仅局限于研究交 通运输的需求。
2. 限速措施
最高车速的限制:是指对各种机动车辆在无限速标志路段上行驶时
的最高行驶车速的规定。它是由道路设计车速和实际地点车速的累计频 率分布曲线上的85%值等因素确定的。
控制行驶车速的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1)法规控制:是指根据交通规则中的规定对车速加以限制。如通过交 通信号、标志、标示对车速进行限速,道路上的最高限速和高速公路上 的最低限速等都属于这类情形。
(4)有计划发展轨道交通
BRT快速公交系统
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 ,是一种介于快速 轨道交通(Rapid Rail Transit,简称RRT)与常规公交(Normal Bus Transit,简称NBT)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 量交通方式,通常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它是利用现代化 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 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 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
十字形; X字形; Y字形; 错位交叉; 复合交叉
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交叉口的交通特征
车速降低、延误增加 事故增多 污染加剧 通行能力锐减
原因
分流点、合流点、冲突点
优化交叉口交通运行的措施 (减少冲突点)
环形交叉:
在交叉口中央设置圆形或椭圆形交通岛,使进入交叉口的车辆 一律绕岛单向逆时针方向行驶。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策略(TDM)
禁止出行策略
当道路网络总体负荷水平接近饱和或局部区域内超饱和时,应采 取暂时或较长一段时间内禁止某些交通工具在某些区域内出行。
经济杠杆策略
当一种柔性较大的管理策略,通过经济杠杆来调整出行分布或减 少出行需求量。如收取高额停车费、附加费、通行费等,对鼓励 发展的交通方式收低价费用来调整交通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