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涵洞施工技术措施探讨(通用版)

涵洞施工技术措施探讨(通用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涵洞施工技术措施探讨(通用
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涵洞施工技术措施探讨(通用版)
【摘要】涵洞是修筑在路面下的排水构造物,与桥的作用相同,通常有较小的孔径,类型也比较多。

涵洞属于排水设施。

实际工程就涵洞施工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以期能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学习。

【论文格式范文词】涵洞;施工;技术措施
一、一般规定
1、涵洞在开工前进行施工放样时,应根据设计文件进行现场核对,设计文件与现场涵洞所处的地形、地质、地面标高、涵底坡度、斜交角度及桩号是否相符。

同时应特别注意满足有农田排灌的要求。

若确实需要变更设计时,可按相关变更设计程序办理。

2、除设置在岩石地基上的涵洞外,涵洞的洞身及基础宜根据地基土的情况,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

高路堤下的涵洞,在路
基边缘对应的洞身及基础应每隔适当距离设置沉降缝。

3、涵洞(基础和墙身)沉降缝处两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

填缝料应具有弹性和不透水性,并应填塞紧密。

沉降缝宽度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设计无具体宽度数值时,可按10~20mm设置。

预制圆管涵的沉降缝应设在管节接缝处,预制盖板涵的沉降缝应设在盖板的接缝处,沉降缝贯穿整个断面。

4、防水层的设置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防水层的材料可用沥青、油毛毡、防水布、水泥砂浆、三合土、掺入麻刀的塑性粘土等,应按设计要求和工地现场具体情况选用。

5、涵洞完成后,当涵洞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进行涵洞洞身两侧的回填。

涵洞洞身填土每侧长度不应小于洞身填土高度的一倍,亦不应小于设计值,应同时、水平、分层、对称地进行填筑,压实度不应小于96%。

填土的具体方法应按照现行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相关规定办理。

6、涵洞两侧紧靠涵台部分的回填土不得用大型机械施工,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填密实。

7、用机械填土时,除应按照上述规定办理外,应视通过涵顶筑路机械重力的大小确定涵顶最小的填土厚度,一般情况下。

涵顶填土厚度必须大于0.5~1.0m时,方允许机械通过。

8、涵洞进出水口的沟床应整理顺直,与上下游导流、排水设施的连接应圆顺、稳固,保证流水顺畅,避免水流损害路堤、村舍、农田、道路等。

二、涵洞简况
某标段在一处设置排洪涵洞一座,涵管井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方形孔口,尺寸为2m×2m,壁厚0.8m;管井盖板为0.25m厚预制混凝土盖板;涵管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方形空口,尺寸为3.5m×3.5m;涵洞出口为C15素混凝土。

三、施工工艺
涵管身: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处理→垫层砼施工底板钢筋绑扎→底板模板制安→底板砼浇筑侧壁钢筋制安→侧壁模板制安→侧壁砼浇筑→顶板模板安装→顶板钢筋制安→顶板砼浇筑→养护→顶板支架、模板拆除→下一工序→涵洞出口、涵管井:测量放线→处
理→垫层砼施工底板钢筋绑扎→底板模板制安→底板砼浇筑侧壁钢筋制安→侧壁模板制安→侧壁砼浇筑→模板拆除→下一工序→竖井盖板预制、安装
四、施工准备
1、堤防填筑至涵洞底高程时,在涵洞的位置预留施工缺口,保证堤防填筑与涵洞施工平行作业。

2、施工前,组织测量放样,复测中线、高程,准确放出位置,用全站仪准确定出涵洞中心及纵横轴线,并在施工中及时复核。

设计图纸测量涵洞的位置、方向、长度、孔径。

五、基础开挖及垫层施工
涵洞经检测合格后再人工整平,然后夯实。

基底承载力检测合格后施工。

施工前可浇筑一层5cm厚细石砼垫层,保证涵洞施工时便于操作。

六、混凝土浇筑
涵洞混凝土拌和,罐车运输,吊车配合浇注。

拌和前对原质量严格检查。

由试验人员严格制约砼配合比,以保证砼质量。

自检模
板加固情况、几何尺寸、平面位置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砼浇注。

砼倾倒滑槽,以保证砼自由下落不大于2m。

砼机械振捣,至砼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出现浮浆。

砼在拌和站拌和,罐车运输,吊斗法入模。

砼浇注时,对运到施工现场的砼严格的检查。

如砼坍落度、和易性。

混凝土浇注连续,因故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初凝时间。

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在收浆后养护,混凝土的养护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七、涵身施工
1、模板胶木板拼装加固,立模前使模板表面平整、干净,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涵身表面美观、线条流畅,并涂刷脱模剂。

砼分层浇注情况,次立模时模板立至底板30或一块大模板,并应保证次砼浇注(底板30)。

次立模在底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

安装侧模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凸出。

2、钢筋的加工成型、绑扎按设计和规范要求。

在钢筋加工厂成型,运至现场后绑扎、焊接。

现场钢筋绑扎砼浇注策略毕业论文分
两次。

钢筋经试验合格,并经监理同意后方能使用。

钢筋制作绑扎时,严格制约钢筋的下料尺寸、焊接绑扎质量等,使焊缝平整、饱满,无焊渣、裂纹现象。

3、涵身砼在拌合站拌合,分两次浇注,次浇至底板内壁30cm;次砼浇注在底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

4、砼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后拆除侧模,拆模前后及时覆盖塑料布洒水养生,塑料布要用胶带或其他策略毕业论文固定。

养生期间砼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承受荷载。

八、涵洞口施工
涵洞口为C15素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案同涵身混凝土浇筑。

九、涵背回填
填前处理:将缺口处未压实土方清除并清至原,压实缺口处原达到规范要求。

将靠近路堤侧挖台阶,台阶需挖至原检测合格土方处。

填筑策略毕业论文:涵背、台背处两侧对称分层填筑,挡墙背
与路基填筑但应比路基填筑高2~3层,锥坡处应与台背填筑。

回填分层厚度当小型机具夯实时制约在15cm、当重型压实设备时20cm一层。

填筑宽度宽于设计宽度30~50cm,待填筑结束后挖除。

回填的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使用。

桥台台背填土应与锥坡填土,涵洞、通道缺口填土,应在两侧对称均匀回填。

涵顶填土厚度小于50cm时,不得重型车辆或施工机械,靠近100cm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或作业,使用小型夯机夯实。

台背回填在基坑回填完成后,基坑回填范围和要求技术规范执行。

对于回填区域,在回填施工前现场复查,对台脚有汇水和积水的地方,现场情况采取排水设施,保证底部排水畅通,并上报监理。

回填在回填施工中应均衡、对称地分层填筑和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20cm,压实度不小于96%。

桥涵台背回填,按规定在旧填方或挖方上设台阶,台阶宽度及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施工中如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报批监理工程师后,调整。

压实:为了便利大型机械的使用,可采取横向碾压法,以使压路机尽量靠近台背碾压,对于压路机靠近台背时,小型夯机配合人工夯实。

回填料应分层摊铺,并相应压实度要求。

大型机械作业时手扶式振动碾配合蛙式打夯机,当填筑至涵顶压实厚度60cm时重型压路机碾压,台背及挡墙背宽度压路机作业时采取重型压路机与手扶式轻型振动碾的策略毕业论文压实。

压重:当填至设计标高时再向上超填20cm并压实,使用袋装砂或碎石堆载压重,对该处回填料强制沉降,在不影响下道工序作业的情况下,该压重时间尽可能长,保证其通车后仅有微量沉降。

十、施工制约要点
构造物填土,在施工时要竭力防止雨水流入,可沿结构物垂直方向3%的反向横披。

对已有积水应用水泵排出,对于地下渗水可设盲沟引出。

严禁淤泥、沼泽土、含有草皮树根含水量过大的土用作填料;回填前对结构物的强度细致检查;锥坡填土与台背填土并按设计宽度一次填足;涵背两侧对称平行分层填筑,防止偏压;分层厚度严加制约,使用轻型夯实机械时15cm,使用重型压路机时也不
得超过25cm;土拱及横向盲沟、泄水管的设置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当路基预压沉降期满后,二次开挖桥台涵背后的填筑亦按上述策略毕业论文。

十一、结语
在对涵洞施工的中,施工管理人员做好统筹和协调工作,对于施工中遇到及时给以妥善处理。

技术人员一定要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加强各工序衔接与制约,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赵曼秀,邓彬生.浅谈几种涵洞施工的一些[J].高新技术企业.2008(23)
山区高速公路涵洞设计施工的探讨[J].北方交通.2008(05)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