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达交流与阅读鉴赏整合》(人教版高一选修课堂实录)

《表达交流与阅读鉴赏整合》(人教版高一选修课堂实录)

《表达交流与阅读鉴赏整合》(人教版高
一选修课堂实录)
[简述]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一的“表达交流”部分,有一个
专题是“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

在其中的“写法
借鉴”部分举了两则人物描写实例,并归纳出人物描写的几
个要点。

其训练的思路和方法是很明显的,但所举的人物描
写实例却不够典型。

而必修一第三单元正好是学习写人记事
散文,其中的两篇自读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金岳霖先生》正好是写人记事非常典型的文章。

故而将这两篇
文章作为实例和“写人要凸显个性”结合起来教学。

同时,
这样设计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解决新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
多而课时紧张的矛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写人要凸显个性”。

这两堂课我们分四个步骤来完成:一、先学习“表达交流”
中关于“写人要凸显个性”一节中关于写人方法的介绍,约15分钟;二、快速阅读第三单元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和《金岳霖先生》两篇文章,具体感受其写人的方法,
约30分钟;三、动手进行人物形象描写的片断训练,约30
分钟;小组内交换阅读并推荐优秀片断描写,在全班交流,
约25分钟。

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一个环节,学习课本表达交流部分
的“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

首先请大家快速浏览
课本内容,然后说说,书中告诉我们,凸显人物个性可以采
用哪些方法。

(生阅读课本,大约5分钟后,教师询问)
生1:首先要写能表现个性的事,其次要善于绘声绘色。

师:(笑)你把书中介绍的两种方法都找到了。

那你能
举个例子具体来说说,什么样的事才能表现人物的个性吗?
生1:我可以用学过的课文来举例吗?
师:当然可以!
生1: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说刘和珍是个勇毅的
女子,就是用她参加请愿的事来证明的。

师:不错。

有个性的人才会做有个性的事,个性的事才
能反映个性的人。

你刚才还说到“要善于绘声绘色”,能具
体说说,如何才能做到绘声绘色吗?
生1:书中也有啊!“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来表现”。

师:对啊。

可什么样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才叫
个性化呢?这点书中并没有说得很清楚,你能说说吗?
(生1陷入沉思,其他同学也在思考。


师:有谁能说说吗?(指生2)
生2:个性化就是有个性,与众不同。

师:(笑)好像回答了,但似乎又等于没说。

希望能说
得具体一点!
(全班沉默,显然对于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无法用语
言来表达。


师:也许这不太容易用语言来作抽象的表述。

这样吧,
我们来看看别人是如何用“个性化”来写人的个性的,好吗?大家把书翻到第十一课,请先快速浏览文章,然后想一想,
梁任公先生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作者是如何表现其个性的?
(全班快速阅读课文,约5分钟)
师:梁任公先生有哪些特别之处?
生3:书法很秀丽,十分美观。

师:这不算特别,书法秀丽美观的人很多。

生3:人长得很有个性。

师:请说具体一点。

生3: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这种长相只他一家。

(全班大笑,师亦笑。


生3: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

师:这些特点要和梁任公先生的长相结合起来才显得有
个性,是吧?实际上这就是什么描写?
全班:外貌描写!
师:你们看,要写人,就先要写出其有个性的外貌。


言说得好,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每个人都是用个
性的,写人一定要先抓住其与众不同的外貌,注意,是“与
众不同”。

梁任公先生还有哪些特别之处?
生4:说话谦逊而又自负,这是个性化的语言。

生5:动作也很传神。

文中写他背诵时“用手指敲打他
的秃头”,这就很特别。

生6:梁任公先生演讲到激动处,成了表演,手舞足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这些动作表情
也是他特有的,充分表现其性情中人的一面。

师:大家的回答都很好。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正是通过对梁任公先生个性化的外貌、语言、动作的传
神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位颇有个性的人。

可是,正如前面
那位同学所说,写个性化的人的方法远不止这些。

那么,还
有哪些呢?我们再来看第十二课《金岳霖先生》,看看,能
有哪些收获。

(生速读课文约八分钟)
师:读完这篇文章,金岳霖先生给你哪些深刻的印象?
能否先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你对他的总体感受?
生7:“奇”或“怪”。

师:读完文章,我们确实感到这位金先生很怪。

那么,
他都怪在哪些地方呢?
生8:穿着奇怪。

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帽檐压得很低,脑袋微微仰着,眼镜片一片是白的,一片是
黑的;常穿一件麋皮夹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围一条很长的驼
色羊绒围巾。

师:这是外貌和生活习惯的描写,确实有别他人。

除此
以外,还有哪些特别的奇怪的地方呢?
生9:课堂提问很怪,专门挑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回答学生问题也很怪,说林国达同学垂直于黑板,让人
感到莫名其妙。

师:这就属于人物行为的怪了,金先生的思维与常人不同。

如此描写,让人记忆深刻。

请大家继续说。

生10:我来补充一点。

师:可以。

生10:补充您所说的金先生的思维与众不同。

别人问他为什么要搞逻辑,他却说“觉得它很好玩”。

这句回答本身
就是不合逻辑的,或者叫答非所问,而这也正体现了他的怪。

师:很好,继续说!
生10:金先生的思维怪还体现在很多地方。

如沈从文先生让他讲《小说与哲学》,他在最后却说“小说和哲学没什
么关系”。

他养斗鸡却是为了和孩子们玩,而不是为了赢。

毛主席让他接触接触社会,他就让登三轮的每天拉着他到王
府井一带转一圈。

这些恐怕只有他才能做出来吧!
师:你说得很好。

但我想问一问大家,刚才所说的是语言描写呢,还是动作、肖像描写?
生齐答:都不是!
师:那是什么?
(生议论纷纷)
师:你们没发现,金先生这些奇怪的思维都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表现出来的吗?
众生:(恍然大悟)通过个性化的事来写个性化的人。

师:对了。

现在我们再回到本课开头。

写个性化的人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来完成,更要注意选取个性化的事来表现人物的与众不同。

通过刚才对两篇文章的学习,大家能比较真切的感受到什么叫“个性化”的方法了吧?
众生齐答:是!
师:现在就请大家运用刚才所学的方法,选一个你熟悉的、非常有个性的人来描写,百字左右即可。

(生写,约20分钟)
(小组交换阅读,约5分钟)
师:下面请同学们推荐你认为写得比较好的片断,读给大家听听。

可以读其精彩的语句,也可读那些需要修改的语句,不过要提出修改意见。

生11:我来读几句。

这是我同位写物理老师的。

“他操
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讲解着课本上的内容,每当同学们在思
考的时候,他就用手轻挠那头浓密的黑发,一些头皮屑也随
之飘落下来了。

”我觉得写得很细,很传神。

生12:我的同位写辩论赛时辩手的表现,也很好。

“他以肘为圆心,前臂长度为半径画了一个约一百八十度的半圆,如此夸张的手势象征着‘坚决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
他那双眸子里似乎满含着对中国未来的担忧。

”动作描写很
细腻,心理描写也能表现人物形象。

生13:我的同位写得非常美,也很动人。

“她很守旧,曾有一位同学说‘语文真烦,每年都有鲁迅的文章,一般九
十年代以前的文章我是懒得看的。

’她听了,很心痛;将
《红楼梦》看了不下十遍的她,再去看韩寒、郭敬明的作品,感觉就像吃了美味佳肴再去吃糠咽菜,没有一点口味。

”通
过读书这件事来表现她的高雅及对文学的热爱。

她写得很多,其他几段也很精彩。

生14:我的同位写一位“包租婆”,非常生动。

“她趿拉着鞋,双手叉腰当街骂起来,嗓门大得隔五条街都能听见,语速也极快,噼哩啪啦像下冰雹一般。

骂到激动处,口水四溅,一脸横肉凸显出来,还不停的抖动,愈发狰狞。

”运用
了夸张、比喻的手法,真实再现人物的语言动作,值得我们
学习。

师:写人物还可以多用一点修辞,也会使描写准确生动,
大家可要记住哦。

(其他同学的欣赏略去)
师: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凸显人物个性。

从同学们所写的
片断来看,大部分写得还是不错的。

能选取个性化事件,运
用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有的同学还
恰当的使用了修辞。

这些都很必要,但是,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方法”不是一切,要刻画好一个人物,还要立足于生
活中的仔细观察和思考,要做有心人,要让大脑记录下生活
中那些特别的细节,这样作文时才有话可写,也才能写得好。

张祖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