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宅楼弱电分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住宅楼弱电分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住宅楼弱电分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施工组织 (5)一、工程概况 (5)1.工程概况描述 (5)2.工程建设范围及关于与总包施工分界说明 (5)3.编制依据 (6)4.施工特点 (7)5.施工条件 (8)二、施工方案 (9)1、弱电管、线、槽施工 (9)2、监控系统安装 (17)3、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安装 (18)4、可视对讲门禁系统安装 (23)5、巡更系统安装 (26)6、安防系统安装 (26)三、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33)1、工期进度目标 (33)2、工期保证措施 (33)四、材料时而被订货要求、供货加工安排和计划 (38)1、材料(设备)采购的描述及保证措施 (38)2、主要物资(材料)用量及进场计划 (40)五、施工人员配置及调配计划 (47)1、劳动力组织措施 (47)2、劳动力保证措施 (47)3、工人持证上岗及其保证措施 (48)4、劳动力计划 (48)六、施工用电量需求 (49)1、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49)2、临时用电 (50)七、施工机械配置及调配方案 (51)1、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51)2、主要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表 (52)八、质量保证措施 (56)1、质量控制目标 (56)2、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图 (56)3、质量控制原则 (57)4、控制具体措施 (57)5、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8)九、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9)1、施工项目安全责任保证体系 (59)2、安全措施 (60)3、产品保护 (64)4、现场场容管理 (67)十、与总承包人及其它分包单位协调及互相保护措施 (69)十一、环保措施 (69)1.防止对大气污染的措施 (69)2.防止对水污染措施 (70)3.防止施工噪音污染措施 (70)4.环境卫生控制措施 (71)第二章项目经理部管理框架表 (72)第三章拟派项目经理及主要施工/技术/安全管理人员履历简介 . 73 1.项目经理简历表 (73)2.技术负责人简历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质检专业工程师简历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弱电专业工程师简历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安全管理负责人简历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资料员简历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单位资质证明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施工组织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描述永定路甲4号住宅楼等11项弱电分包工程建筑面积约77848.37㎡,混凝土小型空心砌体结构。

工期为:楼内穿线:2017年 07 月 20 日-2017年8月31日;设备安装调试:2017年11月1日-2017年 11 月 31 日2.工程建设范围及关于与总包施工分界说明2.1工程建设范围1本工程包括包括监控系统、红外对射系统、出入口人行道可视对讲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各单元可视对讲门禁系统、户内可视对讲系统。

2供应本工程所需的所有材料设备,包括所有设备、材料、构配件、备用配件及保修期内需要的物料;3与本工程有关的构件、预埋件的供应、预埋及安装。

4监控系统设备供应安装及调试。

5红外对射系统设备供应安装及系统调试。

6设备监控系统(包括各水泵房、水池、水箱运行状况)设备供应安装及系统调试等。

7可视对讲系统(包括门禁)设备供应安装及系统调试。

8开门按钮、室内紧急报警按纽、红外防范报警器及燃气报警器供应与安装及系统调试;电子巡更系统设备供应安装及系统调试。

10电子巡更系统设备供应安装及系统调试等11本工程需要的预埋件(洞口)的补埋、剔凿、位置的矫正及修补。

12在社区的北侧和西侧各预留三条超五类线作为室外LED显示屏信号线,信号线另一端引至小区保安监控室。

13按照图纸、规范等进行工程施工,并对整个工程进行检验测试。

14弱电工程竣工收验及质量保证期内的保修工作。

15合同文件所包含的其他内容。

2.2与总包施工分界说明1)户内管线布管已由总包完成;车库和楼座、楼座与中控之间的路由线槽布管已由总包完成。

但施工过程中预埋件(洞口)的补埋、剔凿、位置的矫正及修补均由我单位负责。

2)外线部分根据点位安置的路由,线、管、立杆、云台(包括基础)由我单位负责。

3)地下室车库现有线槽线管之外需要增加的布管由我单位负责。

4)车库管理系统所需弱电配管配线(根据车库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布管配线)由我单位负责完成。

5)中控室地面静电地板由我单位负责完成。

3.编制依据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50312-200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200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验收规范YD 5048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2663-2001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4-2007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有关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标准合同文件中约定的技术要求4.施工特点1程技术要求、科技含量高、系统集成化程度高从集成角度看,包括监控系统、红外对射系统、出入口人行道可视对讲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各单元可视对讲门禁系统、户内可视对讲系统等设备都通过系统集成软件实现了集中监控,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工艺组织实施。

对已经敷设完成的管线和所有弱电控制设备必须严格保护。

2子系统多,交叉施工多,工程量大本工程中的布线和设备安装等由不同的专业施工人员负责施工,在施工中必须全盘考虑,各专业必须听从项目管理人员的统一部署,以工程大局为重,合理安排各工种的施工顺序,避免返工,尽量减少交叉作业。

3特殊材料、专用设备多,供应、运输计划重要本工程中的设备种类繁多而且大多价值不菲,因此必须提前制订采购、运输、搬运和现场保护方案。

要从定货、运输、工地存放、安装、现场保护要有严密的措施。

5.施工条件1施工前的配合:需要必备的施工条件,如:仓库,施工办公室,施工用水用电等辅助办公及施工设施,需要甲方、总包来配合我公司,安排部署,落实到位.我们建设要求仓库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建立在小区中心或易管理的地方.另需要1间办公室用作智能化系统工程办公之用,满足基本要求即可.施工用水电建议在施工工地的每栋楼提供一个接点,提供施工工地现场用电,用水.2施工期间的协调工作:在施工工程中必须要和土建工程紧密配合,完成系统线管预埋的辅设工作;其次,由于装修工程直接影响室内家庭智能设备的安装,因此需要业主协调好装修工程的装修时间,协调装修工程和弱电工程进度.3不可预见的协调:在整个施工工程中,都存在着和各施工单位不可预见的协调关系,也存在着一些不可抗的因素.这都需要甲方、总包方、监理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二、施工方案1、弱电管、线、槽施工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按施工图,施工手册进行施工。

未经总工签名、项目经理同意并向监理公司申报,不得随意改动施工方案。

对施工完成部分要做好成品保护。

管槽施工必须横平竖直。

吊线、格墨、打平水、拉直线(预埋管线除外)。

主要机具与测试设备:煨管器、开孔器、压力案子、套丝机,套管机。

手锤、錾子、钢锯、扁锉、圆锉、活扳手、鱼尾钳。

铅笔、水平仪、水平尺、线坠、角尺、钢板尺、钢卷尺、油桶,油刷等。

手电钻、台钻、钻头、射钉枪、拉铆枪、工具袋、工具箱、梯子等。

测试仪表和设备:兆欧表、接地摇表、万用表,网络分析仪等。

施工工艺要求:板槽安装及注意事项1).垂直敷设的线槽必须按底架安装,水平部分用支架固定。

固定支点之间的距离要根据线槽具体的负载量在1.5至2米之间。

在进入接线盒、箱柜、转弯和变形缝两端及丁字接头不大于0.5米。

线槽固定支点间距离偏差小于50毫米。

底板离终点50MM处均应固定。

2).不同电压、不同回路、不同频率的强电线应分槽敷设,或加隔离板放在同一槽内。

3).线槽与各种模块底座连接时,底座应压住槽板头。

4).线槽螺杆高出螺母的长度少于5毫米。

5).线槽两个固定点之间的接口只允许有一个,所有接口跨接处均装上接地铜线或片,每层保证可靠的重复接地。

6).线槽交叉、转弯、丁字连接要求:平整无扭曲,接缝紧密平直无刺无缝隙,7).接口位置准确,角度适宜。

8).槽板应紧贴建筑墙面,排列整齐。

9).导线不得在线槽内进行接头,接线在接线盒内进行。

10).穿在管、槽、架内的绝缘导线,其绝缘电压不应低于500V。

11).管线槽架内穿线宜在建筑物的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配线施工之前,将线槽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

电缆桥架的安装1.电缆桥架必须根据图纸走向及现场建筑特性设计弯头、马鞍、长度等。

2.电缆桥架安装必须横平竖直。

3.电缆桥架安装必须根据桥架大小,精确计算出承托点受力情况。

要求均匀、整齐美观及牢固可靠。

4.桥架角弯必须有充分的弧度,防止将电缆拆散。

5.电缆桥架必须至少将两端加接地保护,本工程要求每隔20M接地一次,由于图纸上无明确如何接地,建议在桥架内加设一条BV16平方毫米的双色地线。

线管的敷设:工艺流程:金属管的加工要求: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

现场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为了防止在穿电缆时划伤电缆,管口应无刺和锐棱角。

为了减少直理管在沉陷时管口处对电缆的剪切力,金属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金属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明显的凹瘪现象。

若弯曲程度过大,将减少线管的有效直径,造成穿线困难。

金属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镀锌管锌层剥落处应涂防腐漆,以增加使用寿命。

金属管的切割套丝:在配管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

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切管机,严禁使用气割。

管子和管子连接,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连接,都需要在管子端部套丝。

套丝可用管子丝板或电动套丝机。

套完丝后,应随即清扫管口,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用锉刀锉光,使管口保持光滑,避免破线缆护套。

金属管弯曲:在敷设金属线管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金属管的弯头不宜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对于截面较大的电缆不允许有弯头,可采用内径较大的管子或增设拉线盒。

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要求:明配管时,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只有一个弯时,可不小于管外径的4倍;整排钢管在转弯处,宜弯成同心圆形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