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标段隧道工程
编号:SD -001隧道边仰坡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XXXXXXXX标段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年月日发布
2015年月日实施
洞口边仰坡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XXXXXXXXXXXXXXXXXXXXXXX标段隧道洞口边仰坡作业。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应在开工之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文件及图纸,掌握隧道的平面、纵断面,隧道洞口位置,洞门样式,洞身衬砌类型,洞口边坡、仰坡的稳定程度,洞门与洞口段的其它各项工程的衔接方式;了解隧道设计的勘测资料,如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钻探图表等;对接收的控制桩和水准基点内业资料进行分析和计算;编制施工方案,熟悉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
编制材料计划,及时组织材料进场。
操作人员熟悉机械设备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进行施工调查,包括施工运输、水源、供电、通信、场地布置、弃碴场地及容纳能力、征地、拆迁;了解当地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品种、质量、价格及供应能力;地方生活供应、医疗、卫生、防疫和民族风俗。
规划和修建生活、生产用房,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3.1洞口边仰坡应及早完成,施工宜避开雨季及严寒季节。
3.2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
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
3.3洞口土石方工程施工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当地质条件不良时,应采取稳定边坡和仰坡的措施。
3.4隧道开挖应力求早进洞,避免出现深路堑或高边坡,尽量减少对山体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
3.5隧道洞口的截、排水系统应与路基排水系统顺接,不得冲刷路基坡面、桥涵
锥体、农田房舍。
3.6对坡面地形进行复核测量,准确定出洞口位置,按设计位置放出边、仰坡及洞脸开挖边线。
在洞口边、仰坡开挖线外5m~10m处设截水沟一道,防止雨水冲刷洞脸,截水天沟完成后即可进行边仰坡开挖。
3.7临时边坡:采用喷锚支护。
锚杆采用Φ22砂浆锚杆,长度4m,间距1.5*1.5m,梅花形布置。
喷射砼强度等级C25,厚150mm。
钢筋网采用φ8圆盘条,网格间距250*250mm,坡面满铺。
洞口拱顶位于细圆砾土中,开挖易碎,仰坡采用φ76钢管桩注浆加固,长度为嵌入基岩1m,间距1.0m*1.0m梅花型布设。
3.8永久边坡:永久边坡防护形式为M15浆砌片石骨架,六边形空心块预制件填充,植草防护,浆砌片石用水泥砂浆为M15,骨架净宽高2*2m,拱骨架宽40cm,半径1m半圆形式主骨架宽度60cm,嵌入坡面50cm,外露10cm。
每级坡面底部向上1m 范围,坡顶平台1m范围内全铺M15浆砌片石加固,在护脚底部每隔2m设φ50PVC泄水孔一个,进水管端用无纺土工布包裹。
截水槽采用C25素混凝土预制块砌筑,尺寸为长宽厚300*250*10mm,高于骨架10cm。
空心砖内回填土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回填,客土厚0.2m,采用适宜植物生长的清表土、种植土、黏性土等;草籽选用根系发达茎矮叶茂且适于吉林地区成活的多年生草种,草籽埋入深度不小于5cm,为使草籽均匀分布,可将种子与砂、干土或锯末混合。
草籽养生期内,需用透气农膜覆盖,避免雨水冲刷,及时进行洒水养生,对漏洒、草籽发芽成活过稀部位还应进行补撒。
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开挖截、排水沟截、排水沟施作确定梯段高度及宽度开挖边、仰坡修整边、仰坡边仰坡支护
4.2施工工艺
边仰坡开挖支护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5.施工要求
5.1 洞口段开挖前应首先清除洞口开挖范围内的树木、杂草和树根,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
5.2 洞口段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
5.3 洞口段边、仰坡防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有关规定。
5.4 洞口段开挖至隧底高程后,应及时施作排水侧沟及出水口,并与洞外排水系统协调连通。
5.5偏压洞口施工应先做好支挡、反压回填等工作后再进行开挖;开挖方法应根据地形情况选定,避免人为因素加剧偏压。
5.6施工便道的引入和施工场地的平整应尽量减少对原地貌的破坏和对洞口岩体稳定的影响。
6.劳动组织
6.1劳动力组织模式为自建型架子队模式。
6.2施工人员配备见下表。
7.材料要求
主要材料要求:
防水材料:EVA防水板、遇水膨胀止水条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C30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C25喷射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锚杆:长度4m,φ22HRB400热轧带肋钢筋,材料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网:长度4m,φ8HPB300热轧圆盘条,材料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计划进场时间2015年10月5日。
8.设备机具配置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见下表。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工程质量控制项目
⑴原材料检验。
⑵钢筋加工及安装。
⑶锚杆施工。
⑷开挖边坡坡率。
⑸喷混凝土施工。
9.2质量检验
主控项目:
(1)现浇混凝土所用材料规格、品种、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检验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
(2)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3)空心砖预制件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4)伸缩缝的设置、缝宽与缝的塞封应符合设计要求。
(5)植草防护种类、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6)边坡客土填筑方法、客土厚度、边坡坡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7)护坡各部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见下页表:
护坡施工允许偏差、经验数量及经验方法
一般项目:
坡底开挖允许超欠挖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全站仪测量。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0.1.1 洞口开挖及支护前,应先清理洞口上方及侧方可能滑坍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等,疏通流水沟渠,排除积水。
10.1.2洞口边、仰坡上方的天沟应及时施作。
对土质天沟应随挖随砌,不使水冲刷坡面。
10.1.3洞口土石方开挖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边、仰坡放线,自上而下分层开挖,
分层支护。
严禁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
10.1.4 严禁掏底开挖。
10.1.5洞门端墙处土石方开挖应结合地层稳定程度、施工季节和隧道施工方法进行。
10.1.6 洞口开挖的土石方应避免因弃碴堵塞造成排水不畅、过大土压力引起山坡坍塌和对桥梁墩台的偏压,以及对其他建筑物的危害,并不应影响交通运输安全。
10.1.7处于陡峭、高边坡的洞口应增设安全棚、安全栅栏或安全网,危险段应采取加固措施。
10.1.8 挖掘机、风动钻机等常用施工机械及机具在操作和使用时,应检查和观察其安全性能和安全状态。
10.1.9注浆作业时,应加强对注浆软管和接头的完好性和可靠性检查,施工人员应有完善的保护用具,堵管处理应采取先减压再处理的措施;
10.1.10地表锚杆作业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卡钻,注浆人员要佩戴防护用具;
10.1.11施工脚手架和作业平台应搭设牢固,设扶手栏杆,并应有安全检算。
10.1.12洞口开挖作业区应设置防护栏杆、防护网及人员专用上下通道。
在高于2m的边坡上作业时必须符合国家现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的规定。
10.1.13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10.1.14施工人员特别是电工、焊工、装载机及运输车司机应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10.1.15因处于高边坡,土方开挖时,要站好行稳,防止跌落。
10.1.16及时清除边坡坡顶单个孤石或松动土方。
10.1.17施工用电必须由专业电工负责,非专业人员严禁操作带电、接电设备。
10.2环保要求
10.2.1开挖后土方运至指定地点,不得随意破坏边坡植被、树木,因施工需要破坏的,进行绿化恢复。
10.2.2剩余的喷射混凝土不得随意丢弃,弃至指定地点。
10.2.3在土方运输过程中,灰尘大的地段注意洒水,并注意行驶车辆安全。
10.2.4车辆、设备清洗出来的废浆水,必须经过沉淀池转换排入污水管道。
10.2.5二灰(石灰、粉煤灰)进场堆放,应及时用蓬布或塑料薄膜等覆盖。
10.2.6在施工中,应尽量减少机械工作噪声,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以利民、便民、不扰民为宗旨。
10.2.7对生活垃圾、泔脚料、一次性使用筷、盒等应实行袋装化,集中当天清理,不得与建筑垃圾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