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二10月月考 政治试题

2019-2020年高二10月月考 政治试题

2019-2020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一、选择题1.古希腊哲学家说“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人是政治生物”;后来有人说“人是文化的动物”;再后来又有人说“人就是人,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

上述材料说明()A.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B.文化和人没有本质的差别C.先有文化,后有人的产生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2.xx农历“龙”年到来之际,不少商家推出各类产品展现传统生肖“龙”文化,深受百姓喜爱。

这说明()①文化能促进经济的发展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物质载体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许多思想和精神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这说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头叫嚣要吃羊却永远吃不到羊的狼,一群永远用智慧战胜威胁、运气也绝佳的羊——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孩子和年轻白领中迅速走红。

这部具有超强人气的长篇动画片以“童趣但不幼稚,启智却不教条”的鲜明特色,在国内各项动画比赛中屡获殊荣。

据此回答4——5题。

4.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所以能征服观众,是因为()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④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①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5.有人喜欢聪明机智、临危不乱的懒羊羊,说做人要做懒羊羊;有人喜欢灰太狼,说要学习灰太狼屡败屡战的精神。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说明()A.文化是人所创造出来的一种价值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6.亚洲电影研究会主席、《国际漫画杂志》主编约翰·兰特认为,生活本身永远是创作的沃土。

中国的社会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对于中国现代社会图景的展现,让大家认识一个新的发展中的中国,展现平常人的生活,这应该是中国元素极为重要的一种表达内容。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文化创新推动了民族文化的繁荣 B.文化创新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文化创新是生活实践的目的7.古人曾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叹,但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来实现,当前年轻一代对“拇指文化”更是情有独钟。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文化传播总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②文化传播具有历史性③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④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运用“和”的观念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

今天,我们所说的“和以处众”、“政通人和”、“和谐社会”、“内和外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延伸。

这说明()A.先进文化来源于传统文化 B.传统文化体现了浓厚的历史色彩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D.先进文化只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合理内核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

古时尊敬师长是人们遵守的纲常之一,现在仍然谈尊敬师长,却已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

师生关系再也不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徒观,而是指导、帮助、朋友般的教学相长关系。

这说明()A.古时的尊敬师长观念已过时B.现代尊敬师长观念已完全与传统的尊敬师长观念不同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D.博采众长,才能实现文化创新10.“在一幅画上有三种事物:鸡、牛和草,如果让你归类,你会把牛和什么分在一起呢?”对此问题,中国人一般把牛和草分在一起,而美国人一般把牛和鸡分在一起。

中国人的分类标准是关系,而美国人的分类标准是本质属性。

中美两国的这种差异表明 ( ) A.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B.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C.文化环境不同决定人们对事物的分类不同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11.传统理论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而袁隆平等科学家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与此不符,于是大胆创新,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稻。

这启示我们( )A.正确的理论对社会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B.文化创新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C.原来正确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D.通过实践,总会发现以往认识中的错误12.粤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不仅以选料广博而闻名,而且还能根据本地人的饮食习惯与爱好,不断吸收内地烹饪技艺和西餐烹饪技艺。

如泡、扒、浸等法就是从北方爆、扒、籴制法移植过来的,而红烧乳鸽、松子鱼、柠汁鸭则是西餐风格。

粤菜变化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 )A.摒弃了传统文化,大胆进行文化创新B.文化创作者的灵感提供了创新源泉C.遵循各国在文化上一律平等的原则D.吸收和移植各地精华进行文化创新13.俄国革命胜利后出现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宣称,“无产阶级是未来的创造者,不是过去的继承者”,因此要“把资产阶级文化作为一堆废物扔掉”,去“臆造自己特殊的文化”。

“无产阶级文化派”是()A.具有革命性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新主张B.一种革命立场非常坚定的思想观念C.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表现D.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14.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③文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存在的现象④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可以是天生的⑤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A.①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③D.②⑤15.“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①全民学习②活到老学到老③终身学习④把学习作为人的第一需要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16.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

”由此可见()A.在文化中就能实现人的完美 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是自发的C.主动感悟优秀文化,提高人的文化素质D.文化影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徐飞教授在谈到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形象的讲到:西方文化是桥牌文化,而东方的文化是围棋文化、麻将文化。

美国人打桥牌强调的是强强联合,日本人下围棋强调的是一致对外,中国打麻将崇尚的是自摸。

看住上家,防住下家,自己和不了牌,也休想让别人和。

回答17——18题。

17.东西方的文化的差异说明()A.文化影响到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B.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C.文化可以提高人的生活品质D.人创造文化又享用文化18.中国文化源于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强调等级与和谐;而希腊文明则们对狩猎和捕鱼的依赖较大,强调个人特征。

这说明()A.一定文化源于一定的经济生活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19.《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

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反映了文化对人的()A.潜移默化的特点B.深远持久的特点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D.差异性的特点20.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目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

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丰功传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幼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判断正确的是……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D.正确,因为只有不断改变传统文化的形式,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21.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而形成了许多方言区,但从古至今,使用汉语的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

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汉字是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记载工具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唯一标志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D.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22.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但汉字中也有外国文字的成分,例如,沙发、巧克力等词汇就来自英文。

现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不少是由国外传入中国的,如电器、汽车就是外国人首先发明的。

特别重要的是,指导我们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更是由国外传入的。

这说明( )A.中华文化是现代文明的产物B.创新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品质C.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D.文化和经济、政治紧密相连23.《红楼梦》《西游记》塑造的典型人物栩栩如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说明我国的文学艺术( )A.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B.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C.有着鲜明而独特的风格D.对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24.著名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十五分之一。

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

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④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5.下图为刻于明朝初年、悬于黄山市西递慈善堂的“孝”字。

在我国,孝文化由来已久,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

可见()A.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B.孝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D.汉字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26.“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

”这说明( )A.终生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与主动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人对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诞生。

回答27—28题。

27.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茶经》,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

《茶经》的问世( )①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②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③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具有前瞻性和先导性的特点④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28.一千多年以来,中国人已经形成饮茶的习惯和传统,茶文化也得以发展。

不过现代人饮茶,已不再满足解渴,而是注重“品”,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把品茶当作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

材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茶文化为中华民族所特有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④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9.中国结,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结,是中华民族流行千载的手工编织艺术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