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灾系统的建设方案研究
灾指对正常业务系统中的关键数据或全业务数据进 行保护, 其系统方案构建简单, 建设成本较低, 但灾 难恢复时间较长, 仍然存在风险 ( 尽管原有数据没 有丢失, 但是应用将被中断, 正常用户业务无法开 展) , 但是它是建设容灾系统的最基本内容, 任何没 有数据的容灾系统都属于纸上谈兵; 应用级容灾指 在数据级容灾基础上, 对正常业务系统中的关键应 用或全应用进行保护, 即建设一套完整的应用备份 系统 ( 可与原应用系统互为备份、 互为分担) , 可提 供不间断的应用服务, 保证业务系统提供的服务完 整、 可靠、 安全; 业务级容灾指除上述数据级和应用 级以外的, 开展正常业务或维护支撑业务系统等所 需的工作环境保护, 例如各种通信联络设施、 办公环 境、 人员配备等。 (/ ) 容灾系统的建设内容。容灾系统的建设内 容主要涉及正常业务系统中的应用处理、 业务数据、 平台设备、 网络组织、 管理模式等。 ( # )容灾系统的经济效益。根据 2.3 和 2-3
建议方案 ! % 通过数据传输方式, 利用存储设 备或备份设备进行异地远程备份, 在异地远程设置 磁盘阵列设备或磁带库设备, 通过广域网将业务系 统中的数据自动备份到该设备上。该方案投资也较 小, 数据备份的效率得到提高, 可具有一定的数据管 理功能, 如图 ; 所示。
图 ;% 数据级容灾系统方案 ; ’()# ; *+,-./(0 ; 01 /,23-2.-4 5654,7 8.5,2 0- 2.4. 9,:,9
[ =] ( ; )采用 (>? 组网技术 的容灾技术。业务
中心和容灾中心之间采用光纤直接进行城域网交换 机连接, 利用城域网的管理功能实现远程数据复制 功能或备份功能, 如图 I 所示。
图 :" 应用级容灾系统方案 ; $%&’ : ()*+,-%. ; .0 -*12+1,+3 4543*6 7,4*1 .+ ,88/%),3%.+ /*9*/
中图分类号: -./’/, "/ ; -0’(’, %+ + 文献标识码: 1 种业务, 2-3 和 2.3 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 引" 言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计算机科 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计算机应用系统已经成为各行 业中不可缺少的运营组成部分。尤其在近年来的通 信行业中, 计算机系统广泛应用在运营支撑、 网络管 理、 办公自动化、 企业信息化、 财务结算等部门中, 它 们已经将计算机系统紧密融入日常的工作中, 而无 法脱离计算机系统。容灾系统的建设主要针对不可 避免的各种各样灾难而提出来的, 灾难主要指自然 的和人为的灾难, 包括火灾、 水灾、 地震、 破坏以及设 备瘫痪、 网络故障、 机房断电等, 造成计算机系统无 法正常工作, 从而使一个企业运营瘫痪甚至造成更 大的或无法挽回的损失。 容灾系统也称为灾难恢复系统, 正是为了预防 上述可能发生的灾难, 最大限度地减小可能造成的 损失。根据目前容灾技术的理论研究, 衡量容灾系 统的指标主要有 2.3 ( 45678549 :7;<= 7>?56= ) 和 2-3 ( 45678549 =;@5 7>?56=)
!" 容灾系统的建设方案
容灾系统建设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涉及一 个业务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件, 就目前业务支撑系 统而言可能实施的容灾内容或容灾技术有: 基于业 务应用的容灾, 主要指采集、 计费、 结算、 营业、 帐务、 客服、 前台等; 基于操作系统的容灾, 主要指服务器 等; 基于网络设备的容灾, 主要指交换机、 路由器等; 基于存储设备的容灾, 主要指磁盘阵列等; 基于备份 设备的容灾, 主要指磁带库等; 基于平台软件的容 灾, 主要指数据库、 中间件等。 虽然计算机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通信行业中, 但是缺乏对系统设置容灾机制保护的考虑, 其主要 原因在于以下 ! 点: ! 建设应用级容灾系统的投资 较大, 而建设数据级容灾系统意义又不大; " 基于 单一应用系统自身的保护措施较为完备, 例如有多 机集群、 双机热备、 并行处理、 数据镜像、 磁带备份、 网络设备双节点 ( 双交换机、 双路由器) 、 数据库复 制、 多数据通道等技术; # 容灾实现方式方法较多、 均较为复杂、 无统一模式, 而且应用级容灾系统建设 与系统集成商 " 软件开发商的技术能力有关, 同时还 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 由于全国各省市业务系统规 模不统一, 其建设容灾系统的级别也大不相同, 在一 定时期内难以统一协调和管理。对于容灾系统的实 际建设方案, 还应结合所采用设备的容灾技术和实 际容灾环境条件等进行综合考虑。遵循容灾系统建 设的级别, 就建设数据级容灾系统和应用级容灾系 统的方案分别进行探讨和分析。 ! # #" 建设数据级容灾系统的建议方案 建设数据级容灾系统按照数据级容灾的需求提 出以下 $ 种建议方案。 建议方案 # % 采用磁带备份、 异地保存方案 (如 图 & 所示) 。从图 & 中可以看到此方案, 先将本地业 务数据定期存储在磁带上, 再运送到异地 ( 同城异 地或不同城市) 进行保存。当本地业务数据无法恢 复或丢失时, 将远程存储的磁带取回, 重新导入本地 业务系统中; 当本地业务系统遭受毁灭性灾难时, 需 先建立新的业务系统后, 再将远程存储的磁带取回, 重新导入本地业务系统中。该方案投资较小, 管理 上较为复杂。
图 I" 采用 (>? 组网技术的容灾技术 $%&’ I C*12+1,+3 3*)D+./.&5 7,4*1 .+ (>? +*3G.-H
( = )采用数据复制技术的容灾技术。在数据复 制技术上存在 ; 种主流模式: 磁盘设备硬件数据复 制技术和系统虚拟磁盘卷的软件数据复制技术。采 用硬件的数据复制技术是指通过专线实现物理存储 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 如图 J 所示) ; 软件的数据复 制技术指通过逻辑磁盘 ( 也称逻辑卷, 可以容纳文 件系统或数据库) 的复制技术实现本地的逻辑磁盘 和远程的逻辑磁盘的数据同步,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 广域网络基于 KL 实现, 而且软件实现数据复制的技 术可以实现远程的全程高可用体系 ( 远程监控和切 换) 。硬件的数据复制与软件复制技术实现方式有 很大差异。一般来说, 硬件复制技术主机开销略小, 但磁盘开销大, 传输距离短。软件数据复制技术基 于操作系统实现, 传输距离较长, 存储设备开放, 并 且对本地业务产生的效率影响较小, 此种方式对主 机的开销略大。 在数据复制的方式上, 主要有同步方式和异步 方式 ; 种。同步数据复制指通过容灾软件 ( 或硬件 系统) 。将本地生产数据以完全同步的方式复制到 异地, 每个本地 KM 交易均需等待远程复制的完成方 予以释放, 这种方式的远端数据与本地数据的实时
容灾系统的建设方案研究
李兆玉! ,韦世红! ,李鸫(
!
( !, 重庆邮电学院, 重庆 #"""&% ; (, 重庆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 #"""#! )
摘+ 要: 主要依据容灾系统的建设条件和级别定义, 讨论了建设容灾系统的原则, 并对数据级容灾系统和应用级容 灾系统的建设方案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同时还结合业界一些容灾技术进行了案例分析, 最后对移动业务运营支撑 系统的容灾提出了建设性的方案。 关键词: 容灾; 备份; 复制; 同步; 异步; 数据级; 应用级
第 ! 期" " " " " " " " " " " " " " " " " " " 李兆玉, 等: 容灾系统的建设方案研究
・=・
心和容灾中心之间采用光纤直接连接局域网交换 机, 这种方式较采用路由器进行组网的网络效率要 高, 同时节省了投资, 也减小技术复杂程度等, 但对 于 @A>? 的路由控制要求相对较高, 如图 B 所示。
建议方案 ! " 此方案基于应用互为分担的容灾 方案, 如图 < 所示。此方案先将本地业务应用进行 容灾级别的定义和划分, 进行容灾系统的能力分析 等, 将业务系统功能分担在 ; 个中心, 完成以各自为 主的业务功能, 同时实现互为接管功能。该方案投 资相对较小, 实施复杂程度相对较高, 设备利用率相 对较高。
, 其中 2.3 代表当灾难发
生时允许丢失的数据量; 2-3 代表系统的恢复时间 ( 即所能容忍停止服务的最长时间) 。 2.3 和 2-3 越小, 则系统的可用性就越高, 建设投资可能性也相 对越大。当然建设何种等级的容灾系统还将根据业 务应用的保护级别及其关键性而定, 合理利用有效 资金或 基 于 现 有 系 统 改 造 等 进 行 实 施。 2-3 和 2.3 的确定必须在进行风险分析和业务影响分析 后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确定。对于不同企业的同一
图 !" 应用级容灾系统方案 # $%&’ ! ()*+,-%./ .0 -*12+1,+3 4543*6 7,4*1 .+ ,88/%),3%.+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统功能的全接管。该方案投资较大, 实施复杂程度 相对较高, 设备利用率相对一般。
图 B" 采用局域网延伸技术的容灾技术 $%&’ B C*12+1,+3 3*)D+./.&5 7,4*1 .+ EF3*+4%.+ .0 *3D*-+*3 +*3G.-H
第 #$ 卷第 % 期 +!!, 年 - 月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012( ’3 45’167816 918:;0<8=> ’3 ?’<=< 21@ A;(;B’CC/18B2=8’1< ( *2=/02( DB8;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