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牢度标准
方法三分阶段曝晒试样
方法三试验步骤
“允许试样只与两块蓝色羊毛标准一起 曝晒,一块按规定为最低允许牢度的蓝 色羊毛标准和另一块低一级的蓝色羊毛 标准。直到在最低允许牢度的蓝色羊毛 标准的分段面上的变色达到灰卡4级(第 一阶段)和3级(第二阶段)的色差,白 色纺织品晒至最低允许牢度蓝色羊毛标 准的分段面上的变色达到灰卡4级。
试验方法二
最繁琐的方法,全面的反映试样的耐光 性能 .一批样品、一套蓝标、三个曝晒阶段 、四块区域。 装样方法(见图)
方法二分阶段曝晒试样
方法二试验步骤
当蓝标2变色达灰卡3级或L2变色达灰卡4 级时,对样品进行初评,记录级数; 当蓝标3或L3变色达灰卡4级,第一阶段 结束,盖上遮盖物,继续曝晒; 当蓝标4或L4变色达灰卡4级,第二阶段 结束,盖上遮盖物,继续曝晒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结束试验: 蓝标7或L7变色达灰卡4级; 最耐光的试样变色达灰卡3级; 最耐光的白色试样变色达灰卡4级。
耐光色牢度方法种类
C.氙弧法:惰性气体氙在高电压、超高 电压下,原子被激发电离,放电产生弧 光。上世纪50年代首次引入使用。氙弧 灯光谱特性非常接近于日光,俗称小太 阳,这种光源对上世纪初形成的使用碳 弧灯加速老化试验装置造成很大的冲击 。氙弧的光谱特性如下:
日光与氙弧光比较
日光与氙弧光比较
GB/T3921-2008《纺织品 色牢度 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二 .新老标准的变化 GB/T3921.1~3921.5-1997: 等效采用ISO105-C01~C05:1989,将五个方法分 为五个部分 GB/T3921-2008: 修改采用ISO105-C10:200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C10部分:耐皂洗或肥皂和苏打液洗涤色牢度》,将五 个部分整合为一个标准;增加了不同方法采用不同多纤 维贴衬的规定(5.5.1);修改了洗涤后对样品的处理操作 (7.4 ;7.5)
引用标准
1).只在方法1和方法2时需要进行这项 试验试验步骤如下:1).确定曝晒时间 (记录蓝标1或L2在中等湿度下曝晒至变 色达到灰卡4级所需的时间,蓝标1所用 时间的1/4或蓝标L2所用时间的1/25为曝 晒时间。) 2).试样按确定的曝晒时间进行曝晒。 (约二十分钟左右)
GB/T8431-1998《光致变色 的检验与评定》
GB/T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 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一般照射条件:
机房应用空调使环境温度在20±2℃,照射 仓通风良好,仓内温度不超过45℃,湿度 满足红布的耐光牢度与5级蓝标一致,一 般相对湿度为30—60%,50—55%较佳
GB/T8431-1998《光致变色 的检验与评定》
4. 为避免发生染料泳移现象,必要时采用7.5的方法
5. 试样和贴衬必须分开干燥
纺织品耐光色牢度
1.耐光色牢度方法种类 2.GB/T8432-1997《耐光色牢度仪用 湿度控制标样》 3.GB/T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 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1.耐光色牢度方法种类
皂片 5g/L A (1) 四. 五种方法条件 皂片 5g/L B (2) 皂片 5g/L C 无水碳酸钠 (3) 2g/L 皂片 5g/L D 无水碳酸钠 (4) 2g/L
皂片 5g/L E 无水碳酸钠 (5) 2g/L
40 ℃
30min 毛纺产品,丝绒织物,棉印染灯芯绒,
服用鞋用印染帆布,粘纤印染布,涤 粘中长布等,床品按使用说明 ≥40℃
标准分类
地方标准: 适用于一个国家内的某行政区
域的标准,由该行政区域的标准化机构制 定
企业标准 :适用于一个企业(包括企业
集团、公司),由企业的标准化机构制 定
关于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
采标的形式:等同 等效 非等效 等同— idt (技术内容相同,没有或仅有编
辑上的修改)
等效— eqv(主要内容相同,技术上只有很
丝、棉、锦、涤、腈、毛 丝、棉、锦、涤、腈、粘
欧标多纤维布:
毛、腈、涤、锦、棉、二醋酯纤维
GB/T3921-2008《纺织品 色牢度 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七.操作注意事项 1. 试液配制应将试剂充分溶解(皂片、无水碳酸钠等)
2. 试验条件必须准确(仪器的温控、计时器须校对) 3. 批量试验中,清洗与冲洗操作要注意深浅色分开
方法二的级别评定和结果表达
如耐光级数等于高于4或L3而初评等于低 于3或L2,则在色牢度等级后括号中报告 初评级数,如6(3)。如有光致变性,则 在色牢度等级后括号中用P光至变级数表 示,如6(P3)。
试验方法三
最常用的方法,核对试样是否达到最低 允许蓝标级数的耐光性能) 一批样品、二块蓝标、二个曝晒阶段、 三块区域。
标准咨询委员会)
标准分类
国家标准: GB(国标) JIS(日本) BS(英国) ANSI(美国) DIN(德国) 行业标准: 国内—FZ(纺织)YY(医药) HJ(环境保 护) QB(轻工) JB(机械) 国 外 —ASTM ( 美 国 试 验 与 材 料 协 会 ) AATCC(美国染色与化学家协会)
50 ℃ 60 ℃ 95 ℃
45min 用于特殊要求(合约) 30min 除适用方法A以外的大多数产品,纯 30min 用于特殊要求(合约) +10 粒钢 珠
+10粒 钢珠
棉混纺色织布, 纯棉混纺印染布,纯 棉混纺针织品,毛巾产品,床品等等
95 ℃
4h
特殊处理的纺织品,特殊要求的纺 织品(涂层织物)
方法三的级别评定和结果表达
质量
是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
质量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没有质
量,数量再多也等于零) 质量的符合性定义: 符合标准的程度 质量的适用性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确 保最经济地大批量生产出用户需要的产品 最新定义:质量是满足顾客(或用户)需要的程度
标准
定义 ——标准是对重复事物和概念所作 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 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 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 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操作:湿度控制标样装样方法
湿度控制试验步骤
将湿度控制标样曝晒至变色达灰 卡4级,与同时曝晒的8块蓝标比 较评级,根据评级的结果,调节 试验仪器仓的湿度,再曝晒一组 新的试样,重复,直至有效湿度 达到要求。
GB/T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 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最精确的方法,全面的反映试样的耐光 性能 一只样品、一套蓝标、二个曝晒阶段、 三块区域。 试验终点的确定:试样曝晒至变色达灰 卡4级(第一阶段)和3级(第二阶段); 白色样品只晒至变色达灰卡4级;或7 (L7)级蓝标变色达灰卡4级。
方法一分阶段曝晒试样
方法一的级别评定和结果表达
试样的各曝晒阶段与蓝标相同的曝晒阶 段进行比较评级,如不是近于两个相邻 蓝标中的一个,则给与中间级,如3-4或 L3-L4。如果不同阶段得出不同的评定级 数,则取其算术平均值,当算术平均值 为四分之一或四分之三时,则评定取其 高的半级或整级。如有光致变性,则在 色牢度等级后括号中用P光至变级数表示 ,如6(P3)
GB/T3921-2008《纺织品 色牢 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三.内容范围:规定了五种耐皂洗色牢度的试验 方法 包括了从温和到剧烈的洗涤操作 方法A→方法E : 温和→ 剧烈 温度:低→高 , 洗剂碱度:低→高, 时间:短 →长 程度:不加钢珠→加钢珠
GB/T3921-2008《纺织品 色牢度 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引用标准
3).曝晒结束立即拿掉遮盖物,用灰色 样卡进行评级。如色差小于4级则不具有 光致变性;如色差大于4级,则汽蒸60s ,放于暗处恢复1小时再评级。如色差仍 大于4-5级,则不具有光致变性,乃是试 样的初期低级耐光牢度较差;如色差小 于4-5级,则具有光致变性,初评的级数 就是光致变级数。
试验方法一
GB/T3921-2008《纺织品 色牢度 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五.试验用水(GB/T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
分析实验室用水应为饮用水或适当纯度的水,分为三个级别 一级水:用于严格要求的分析试验,包括对颗粒有要求的试验(如液
相色谱分析),一级水可用二级水经过石英制备蒸馏或离子混合床 处理后,再经0.2微米微孔滤膜过滤制取 二级水:用于无机痕分析等试验,(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二级水可 用多次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试验,可用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日光与氙弧光比较
试验结果表明,氙弧试验与日光试验结 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碳弧试验与日光试 验的结果有相关性。 氙弧光辐射强度稳定,更接近日光,所以多 用氙弧灯
GB/T8432-1997《耐光色牢度仪用 湿度控制标样》
用红色不溶性偶氮染料染制的纯棉织物 用于调节控制试验仪器仓的有效湿度, 其有效湿度与耐光级数的关系是已知的 中等有效湿度:湿度控制标样的耐光为5 级; 低有效湿度:湿度控制标样的耐光为6-7 级; 高有效湿度:湿度控制标样的耐光为3级
曝晒条件,共有四种条件
A.正常条件,中等有效湿度,湿度控制标样5级,最 高标准黑板温度50℃。 B.极限条件,低有效湿度,湿度控制标样6-7级,最 高标准黑板温度65℃。 C.极限条件,高有效湿度,湿度控制标样3级,最高 标准黑板温度45℃。 D.美国条件,低有效湿度,湿度控制标样6-7级,最 高标准黑板温度(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