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_操作评分标准
20
测量头围(如图4):以卷尺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记录到0.1cm。
测量胸围:以卷尺沿乳头下缘水平,经两侧肩胛骨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记录到0.1cm。
20
测量腹围
(1)协助患儿平躺,拉起衣服至剑突处,露出腹部。
(2)用卷尺从患儿腰背部绕至脐上,测量腹部最高点。如为小婴儿,通过剑突与脐的中点绕腹一周的长度。记录到0.1cm。
儿科护理操作评分标准-小儿体格测量
科室:考核人:日期:得分
项目
要 求
分值
考核要求
目的
1、测量患儿体重,作为用药依据及治疗评估。2、测量头围,可作为脑积水、头颅畸形的参考。3、评估患儿的生长发育。
10
实验准备
1.物品准备:根据测量项目准备物品
(1)体重:婴儿磅秤或站立式磅秤(2)身高:身高计,量板(3)头围、胸围、腹围:卷尺
10
操作步骤
1、携用物到床边,核对、解释。
5
2、安置体位:患儿取仰卧位,垫高穿刺侧臀部,用尿布包裹好会阴部,以免排尿时污染穿刺点。
10
3、约束患儿:助手站在患儿头部,用左手及前臂约束患儿左下肢,右手固定患儿的右膝关节处,使穿刺侧大腿外展成蛙状,以便暴露腹股沟区。
10
4、消毒:操作者站在患儿足端或穿刺侧,用碘伏消毒自己左手食指中指及穿刺部位。
10
操作
步骤
1.洗手,携用物到床边,核对、解释。2.测量,记录
5
称体重
(1)站立式磅秤:协助患儿脱下外套及鞋子,站在秤上,当磅秤指标稳定时读数;再将患儿穿衣鞋。记录精确到50-100g。
(2)婴儿磅秤:适当除去婴儿衣服及尿布,磅秤放平稳并垫上一次性治疗巾,再校零;将婴儿轻轻放在磅秤上,当磅秤的指针稳定时读数;给婴儿穿衣,包尿布。记录精确到10g。
10
5、确定穿刺点及穿刺(如图1):于患儿腹股沟中、1/3交界处,用左手食指、中指触及股动脉搏动处,右手持注射器于搏动点侧0.5cm垂直刺入,待刺入1/3或1/2左右,慢慢上提,边提边抽回血,见回血固定抽血。
20
6、拔针: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眼,拔针,按压针孔5min后用胶布固定。取下针头,将血液沿标本管壁缓慢注入。
(2)穿刺者位于患儿头端,选择静脉(如图1),必要时顺头发方向剃净局部头发。
(3)操作者常规消毒皮肤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将针头向心方向平行刺入皮肤,见回血后如无异常,用胶布固定。(营养不良及新生儿体弱、特殊患儿,可先用注射器接头皮针,驱除针气体再刺入,抽出回血,取下2ml注射器将头皮针与输液器连接在用胶布固定。)
20
测量身高
(1)身高计:协助小儿脱下衣帽鞋,背靠身高计立柱,抬头挺胸收腹,使脚跟、臀部及肩胛同时接触立柱,移动身高计顶板与小儿头部接触,读数。记录到0.1cm。
(2)量板:小儿脱下衣帽鞋,仰卧于量板,助手将小儿扶正,头顶接触头板,测量者一手按直小儿膝部,使两下肢伸直贴底板,一手移动足板使其紧贴小儿两足底并与底板垂直,读数。记录到0.1cm。
(3)整理用物:依污物分类处理。
(4)记录及签名。
15
评价
1.物品准备齐全。2.操作动作娴熟、流畅,注意节力原则。
3.注意与患儿及家长的解释和沟通。4.了解操作相关理论知识
10
80%
操作得分
100
相关问题得分
20
总分
操作×80%+提问
儿科护理操作评分标准-头皮静脉穿刺法
科室:考核人:日期:得分:
项目
40
4.根据医嘱调节滴数,整理床单位。
5.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6.输液过程中观察输液情况。
15
评价
1.操作熟练、流畅,注意无菌原则。2.注意与患儿及家长的解释和沟通。
3.注意输液过程中的观察和故障排除。
10
80%
操作得分
100
相关问题得分
20
总分
操作×80%+提问
儿科护理操作评分标准-股静脉穿刺
科室:考核人:日期:得分:
2、物品准备:
(1)用500mg/L 的有效氯擦拭盘、台、车;洗手、袋口罩。
(2)备齐用物:药卡、5%糖水(检查),温开水,小药杯
20
操作
步骤
1、摆药
(1)核对(药与药卡核对)。(2)研碎药片后放糖水,拌匀。
10
2、发药
(1)携用物至患儿处。(2)核对床头卡,手表,再与家长解释。
15
3、喂药: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提供合适的给药方法。
(3)其它物品:剃刀、污物杯、肥皂、纱布,必要时备约束带。
3.患儿准备:为小婴儿更换尿布,协助幼儿排尿。
4.环境准备:清洁、宽敞、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扫地及更换床单。
10
操作
步骤
1.在治疗室按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准备好药液。
2.携用物至床边,核对、向家长解释。将液体挂在输液架上,排尽气体。
15
3.穿刺过程:
(1)将枕头放在床沿,使患儿横卧于床中央,助手固定患儿头部。
15
80%
操作得分
100
相关问题得分
20
总分
操作×80%+提问
儿科护理操作评分标准-婴幼儿口服给药
科室:考核人:日期:得分
项目
要 求
分值
考核标准
目的
1、治疗疾病或减轻症状。2、协助诊断(如胃肠道造影时口服钡剂)。
3、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如补充电介质等)。
10
实验准备
1、护士准备:了解病情及患儿状况,了解药物的性能,服药方法和时间,操作前洗手。
(1)年长儿:倒开水协助患儿服药。
(2)婴幼儿:将患儿头部抬高,头侧位;用小毛巾围于患儿颈部;操作者左手固定患儿前额并捏其双颊,右手拿药杯从患儿口角倒入口,并停留片刻,直至其咽下药物;顺利服药者喂服少许温开水;喂药完毕仍使患儿头侧位。
20
4、喂药后
(1)核对。
(2)观察服药反应:若患儿呛咳,应轻拍患儿背部。
项目
要 求
分值
目的
采取血标本
10
实验准备
1.护士准备:
(1)了解患儿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心理状态,了解抽血的目的、方法、部位等;
(2)根据患儿的年龄做好解释工作;
(3)操作前洗手、带口罩。
2.用物准备:注射盘,碘伏,棉签,干棉球,胶布,5ml注射器、根据需要准备干燥试管(或抗凝管、血培养瓶),弯盘。
要 求
分值
目的
1.补充液体、营养,维持体电解质平衡。2.使药物快速进入体。
10
实验准备
1.护士准备:
(1)了解患儿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对输液的认识程度、心理状态,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及血管状况;
(2)根据患儿的年龄做好解释工作;(3)操作前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1)输液器、液体及药液。
(2)治疗盘:置碘伏、棉签、弯盘、胶布、头皮针(4-5.5号)、无菌巾放入已吸入生理盐水或10%葡萄糖2ml的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