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以广东恒大集团跨行业投资为例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来说特别重要,可以说关系企业的成败兴衰。

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以报告或者相关指标的形式反映企业财务或者资金使用状况,随着融资手段的快速衍生以及外在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对企业财务风险有一定的影响,企业应该利用科学的、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以及风险防范措施面对这些变化。

一、概念界定(一)财务风险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或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认为风险包括损失和盈利的不确定性,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带来机会;后者则认为风险只是损失的不确定性。

(二)财务风险管理指企业采取系统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在充分认识其所面临风险的基础上,对经营活动中各类风险加以预测、控制和处理,避免企业陷人潜在风险之中。

财务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企业管理层与财务管理部门在组织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时,通过系统全面的方法和技术手段,预测企业客观风险和潜在威胁,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最小成本保证企业财务安全。

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一)国外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国外风险理论和风险管理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五六十年代得到推广和普遍重视,七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并开始进行风险动态研究,形成了系统化的管理学科,九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开始建立风险管理职能。

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法国管理学家亨瑞.约尔在《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一书中把风险管理思想正式引入企业经营领域,但长期以来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和制度,直到上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莫布雷A.H.Mowbray等首次提出并使用“风险管理”一词,人们才开始系统地展开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并逐步形成一门学科。

在企业财务风险研究方面,美国著名经济学家H.M.马可威茨、W.F夏普、M.H米勒等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们先后针对企业财务风险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证券组合的效率边界风险理论,股票预期收益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关系的MM理论等,为以后开展企业财务风险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实践方面,国外有关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的技术应用起步较早,而且也较为成熟。

如西方国家创建的一些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在各国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目前,企业财务风险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国家,普遍得到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并取得了有关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组织、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

(二)国内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综述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日益发展、逐步规范和全民理财时代的到来,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已成为每个财务信息使用者关注的焦点。

国内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对筹资风险的研究丁子繁(2006)在《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写到,从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出发,将其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资风险。

杨聪金(2010)在《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中指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1)在筹资活动中,协调好各种比例关系,合理安排资本结构;(2)) 保持资产的流动性,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3)培养经营者的财务风险意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4)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企业可以通过负债和投资者投资两种渠道进行投资,不同投资结构的选择直接影响筹资成本的高低和筹资风险的大小。

2、对投资风险的研究安雅琴(2001)把模糊理论引入了项目投资风险分析中,以风险因素敏感度作为风险因素的权重,建立了项目投资风险模糊评价一级模型,以各评价者主观估计的可靠性程度作为各评价者的要重,建立了项目投资风险模糊评价二级模型,最后以实例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

张宏艳、李莉(2008)发表了《关于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的探讨》,认为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四方面:(1)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比例过大;(2)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3)企业资产流动性弱;(4)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

黄睿(2010)在《浅议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一文中说到投资风险主要是由投资决策失误和投资环境恶化引起的。

如果企业没有科学的投资分析与决策,不但难以获得预期的投资收益,甚至投资本金都难以收回,使得投资占用的资金没有取得利用效益,反而影响现金流,进而导致企业获利水平和偿债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3、对经营风险的研究李媛(2006)在第六期的工业审计与会计中发表了《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她指出资产状况不佳、融资困难、投资能力差,财务管理能力薄弱都是目前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非常重要。

她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内控制度的落实。

加强资金管理,加强成本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等几方面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李桂祥(2008)发表《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他认为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还应包括企业产品销售市场的风险,企业产品市场需求、销售量、市场占有率、销售价格、销售利润及销售回款情况等,均从不同方面对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产生一定的影响。

青岛科技大学的于新花(2009)在《会计之友》第二期中发表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

她分析了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和控制原则,进而提出了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并结合房地产业谈了该行业应采取的措施。

她认为风险的产生是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债务水平高。

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弱。

及财务决策失误和财务环境复杂多变并提出了通过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进行多元经营,制定合理的风险决策,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等方式防范财务风险。

如果企业因为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难以按时足额收回,必然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影响资金周转,甚至使资金链断裂,再生产资金不足,这样企业势必会采取其他方式进行筹资,进而增加财务成本,引起财务状况恶化。

4、对收益分配风险的研究周亦群(2008)在《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中指出我国企业通常采用分红或配股的方式让股东分享公司的经营成果, 常用股利政策有剩余股利政策、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和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等。

不同的分配政策会导致不同的后果。

不分配或少分配股利, 会使投资者对公司失去信心; 分配现金股利可能会导致公司资金短缺、无法满足投资需求和控制资金成本; 分配股票股利从长远看会摊薄每股收益。

如果企业给投资者过高的回报,会造成留存收益不足,影响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

相反,如果增加留存收益而减少对投资者的分配,又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影响企业声誉和价值。

因此,企业在分配收益的方式、时间和金额上的不同权衡和取舍,给企业价值带来不确定性。

纵观大多数学者对财务风险的研究,他们定义了财务风险的概念,有的提出了新的财务管理的概念,都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提出了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措施,这些研究结果大多数从理论卜分析了财务风险的成因,研究了降低财务风险的对策,对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企业应对风险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但从实证角度研究和从上市公司研究的角度比较少,如何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在企业实施起来比较有难度。

基于大多数学者都重视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注重如何防范和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生活中,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越来越复杂和多变,如何认识清楚这些因素,如何控制好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

因此财务风险的研究还是要在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活动和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挑战的前提下,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建立适合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着重研究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问题,结合企业财务控制问题和内部资本市场研究。

在企业发展到财务危机前, 应有一些征兆, 显示企业在业务或财务方面有经营管理不善或周转不灵等恶化现象的产生。

如果能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 从财务角度预测上市公司的风险程度并提出警告, 找出财务危机的根源,及时采取措施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目前,财务管理理论界和实践界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的科学管理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回避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式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转移法,即企业在遵循合法、合理、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转嫁风险。

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日益发展、逐步规范和全民理财时代的到来,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已成为每个财务信息使用者关注的焦点。

我国的财务风险管理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无论是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实地调查和具体的案例研究较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对其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的某些改革。

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但总体来说,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仍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

在企业的改革实践中也仍存在不少问题。

还未能完全适应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背景,在科技、经济和文化主宰世界的新背景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正面临着无数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我国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在呈现出发展新趋势与新状况的同时,其工作方式也正亟待创新、改革与完善。

市场经济条件下, 上市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剧, 对于各种各样的风险, 如不能及时采取恰当措施进行处理, 企业可能遭受损失, 甚至会因此破产倒闭。

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要求企业经营者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防范财务危机,建立预警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决策。

随着经济发展步调的不断加快,企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日益增长.其财务管理必须加强企业对风险的预测,即在对财务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同时持续关注市场走势,防范市场风险,优化企业决策,有利于稳定企业财务活动,加速资金周转,实现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和盈利性。

本文通过应用财务管理相关知识,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现状的认识与分析,研究大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资料,近年来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由于连年亏损, 不再具备上市资格, 遭遇退市的例子提示我们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不容忽视。

笔者以近年来影响力较大的广东恒大地产公司为例,分析其具体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对现阶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