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震撼》有感
看完了张维为的《中国震撼》,感觉我们生在中国是非常幸福的。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读《中国震撼》有感,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一口气看完了张维为的《中国震撼》,感觉我们生在中国是非常幸福的。
作者认为中国经济的成果是无可质疑的,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
而这些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历史上也存在,有的甚至比中国还严重,比如意大利的腐败。
但如果中国意识到了,就会集中高效处理这些问题,比如环保技术。
作者认为只比较GDP是不恰当的,因为它掩盖了许多背后的差异。
GDP不能说明我们生活是否幸福。
我们通常会用GDP 总量来说明中国实力如何强大,或用人均GDP说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但GDP应该按购买力平价来计算,而且没有算上房产。
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比中国高但作者看到其首都比北京落后三十年。
作者以自己在许多国家的亲身经历,说明中国比其它发展中国家发展得还要好,比如农村有楼房,有自来水,通电,有电器。
中国的发达城市(如上海,北京)比发达国家的大城市还好,一样有高楼,高铁,机场。
一些西方人来到上海的感受可以用“震惊”来形容。
这得益于小平的远见,让部分城市富裕起来,这是田忌赛马的道理,发挥自己的优势。
而城市发展起来了,可以通过税收来支援贫困地区。
作者认为任何一个非西方国家在学习西方那套制度,没有不失败的。
不能简单地以民主,专制来说明一个政治制度的好坏,认为民主是好的,专制是坏的。
而是要以人民的生活是否幸福来判断。
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了西方民主,结果人民生活一团糟。
他认为西方之所以民主成功,是因为他们足够发达,政治上的折腾不会对经济有很大影响。
况且西方国家的建立和初期发展不是民主产生的,而是通过暴力,战争,掠夺来积累财富。
那些推崇西方民主的人怎能忘记这段历史?而发展中国家实行了民主后,本来脆弱的经济被各种选举,政党斗争搅乱了。
国家内的几个政党,利益集团在斗争,互相扯皮。
人们教育水平不高。
一些贫民窟的人被黑帮利用作为票仓。
一个国家文化不同,其政治制度也不同。
东方文化强调集体,秩序,家人。
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权利。
如果引进西方制度,把本来团结的群体拆散,让其斗争,那不是比原来更坏?有人打个比方,中国的领导制度,就像是公司的CEO 制,能一人一票选CEO吗,那么公司一定破产。
如果军队一人一票选指挥官,一定打不好仗。
民主选出来的不一定是有才能的人,可能是多数人的暴政。
一些民主国家就是例子,如菲律宾,海地,泰国,它们政治动荡。
民主国家决策低效率,各方吵架。
比如印度要改造贫民窟,计划改造90万户,5年才改造6000户。
民主无所谓好坏,没有适合所有国家的
唯一民主气度。
只有适合一个国家特点的民主才是好民主。
中国有自己的民主观。
我们认为政权的合法性在于民心,而且中国推崇选才举能。
而西方人认为民选的才是合法的。
中国的人权观和美国不同。
中国认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重要的。
而西方国家认为政治权利是最重要的。
于是按照他们的人权观,美国还有很多贫困人口,而他们无法解决。
但是,在吃不饱,无处住的情况下,还谈什么选举权,言论自由呢?请看一些发展中国家学习西方制度后的情况。
而且xx年的金融危机也说明美国制度靠不住。
美国也不得不采取政府干预市场的办法。
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中国如果采用美国的一套,后果是毁灭性的。
作者认为中国是个十亿级人口的大国,人口比几千万的英国等欧洲国家,人口几亿的美国,日本还要大。
其问题也复杂。
但根据自身的特点(实事求是),用渐进改革,不断尝试的方法,一定会超过美国。
这就反驳了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适合的政治体制应该是多元的。
不客气地对美国说,到时候,我们发展起来了,看看是我学习你,还是你学习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