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与装修工程控制措施第一条装饰与装修用抹灰砂浆的强度不宜小于M10,并应留置试块进行强度检验。
第二条主体结构验收合格后,装饰与装修工程开始前应制定装修方案并经审批后施工。
第三条装饰与装修工程一律先做样板间,待样板间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装修。
样板间应尽可能包含全部的装饰与装修内容。
第四条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其施工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当必须在负温下施工时,应采取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第五条应严格控制抹灰用材料质量,抹灰用水泥应对其凝结时间及安定性进行检验;抹灰用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应小于15天。
第六条室内墙面抹灰阴角及门窗洞口处应用铝合金材料制成500×1000㎜方尺检查,确保线角顺直,交角成90º。
第七条室内所有阳角一律做水泥护角,水泥护角的高度不得小于2m,严禁墙面抹灰全部成活后再单独抹门窗膀的做法。
第八条抹灰开始前应采用喷头将基面洒水湿润,使底灰与墙面、面层与基层良好粘结,严禁直接采用水管浇墙的方法。
抹灰厚度大于35mm时,应粘钢板网并分层抹压处理。
第九条墙面抹砂灰施工过程中,均应用2.5m长铝合金刮杠检查找平,保证墙面平整。
尤其应注意过口、墙与顶棚交角处等细部处理。
第十条顶层端开间的墙面抹灰应推迟至最后完成。
第十一条墙面外露砼的,应采用“界面剂”进行毛化处理,毛化完成后应浇水养护不少于48小时。
第十二条墙体(尤其是轻质砌块墙体或隔墙板)遇有预留配线钢管(塑料管)等管道及配电箱时,在抹灰前应挂钢丝网(钢丝网片尺寸应比管道留槽尺寸大300㎜),防止抹灰空鼓开裂。
第十三条抹灰工程完成后48小时内,应适时进行喷水养护。
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阳角抹灰做法,当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1:2.5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小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
第十四条采用大模板支设的住宅工程,顶棚宜优先采用清水砼刮腻子做法。
在刮腻子之前,应事先按50线弹出顶棚水平控制线,并将砼板表面清理干净,再用手抱砂轮或类似工具将其表面突出棱线打磨并用抹灰石膏进行找平,保证顶棚抹灰观感良好。
第十五条室内装修镶贴面砖时遇有线盒、开关、插座等电气设施时应用整砖套割,不得采用破砖拼合出现“破活”,保证墙面整体的观感效果。
第十六条内外墙、地面镶贴瓷砖时应进行排砖设计,排砖设计书应作为技术资料保存,突出部分尚应进行现场放样。
非整砖应设于墙角、管后等不明显部位,遇小于半砖的瓷砖一律采用两个大半块拼贴,严禁出现不足1/2宽度(地板砖1/3宽度)的“破活”。
第十七条外墙面砖镶贴图案应正确,同一墙面上色泽应一致。
第十八条外墙面砖施工前应进行排砖设计,严格控制勾缝宽度,宜采用专门制作的“馏子”,缝宽一般以6~8㎜为宜,且应为平缝,同时应注意对阴阳角、窗洞四周采取相应措施,严禁出现“水泥边”。
第十九条外墙面砖勾缝砂浆应掺一定数量“炭黑”或采用专业勾缝材料,以提高勾缝观感效果,并应统一采用平钩勾缝,保持勾缝深浅一致,尤其是纵横缝交接处须平顺、光滑。
第二十条铺贴外墙面砖应在相应基层的抹灰面上弹双向控制墨线和定位线,并按排砖设计挂竖向控制线(细铁线),控制纵横砖缝宽度,确保面砖平整顺直。
第二十一条踢脚线抹灰、室外顶篷滴水槽应采用铝合金(或塑料)压条(10㎜×10㎜)装饰,并应注意抹灰或粉刷时污染压条;阳台室外窗台滴水线坡度要明显,滴水线要平顺平直,并在距墙30mm处设置挡水,且保证出墙宽度一致。
第二十二条楼梯踏步及休息平台抹面前应认真清理基面,将砼表面的浮灰、砂浆等杂物清理干净,再用电动吹风机清理后充分浇水湿润,最后采用无砂石屑砼面层一次成活,成活后应对表面进行覆盖,并浇水养护不少于3天,防止起砂。
踏步阳角应采用带1Ø6钢筋防滑条角钢进行保护(钢筋焊接应顺直),上防锈漆两道。
楼梯间楼地面推行“无砂砼”面层做法。
无砂砼的配比宜为水泥:石屑=1:2,水灰比不大于0.4,石屑在使用前应冲洗干净、无石粉。
第二十三条楼梯踏步板底面应作出滴水线,滴水线宜优先选用10㎜×10㎜铝合金(或塑料)条装饰,并应在梯梁下贯通设置。
楼梯踏步挡水檐做法,即在踏步抹灰完成后,沿踏步外边沿做宽40mm、厚8mm的水泥砂浆挡水檐,在转角及平台处挡水檐应交圈整齐,若采用面砖镶贴,瓷砖应切割顺直、勾缝美观。
第二十四条厨房、卫生间给排水管道安装固定支架、管卡的镶砖墙面,应按“卡子找横缝、支架找立缝”的原则设置,不得随意套割面砖。
支架、管卡的固定应牢靠,并可采用“植筋胶”锚固。
第二十五条厨房、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出地面的给排水管道均应在泛水高度范围内做防水,并制作保护墩台,墩台应美观大方。
对厨卫间及其他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制作砼“防水檐”,其高度应高于建筑地面不小于120mm、宽度与墙体宽度一致,砼“防水檐”必须与楼地面同时浇筑,不得留有施工缝。
第二十六条地下室窗洞口与楼梯间窗洞口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制作水泥窗套,并用白色(或红色)涂料粉刷。
第二十七条窗台抹灰应里高外低,不得倒坡。
第二十八条不锈钢护栏的转角弧度应美观大方,接(焊)缝应严密,并进行打磨刨光处理;护栏及墙和地面的连接点必须固定牢固。
第二十九条散水横向伸缩缝间距不应超过6m,且间距须均匀,散水纵横向留缝要顺直,缝宽应控制在15~20㎜之间,但同一单位工程散水伸缩缝宽窄要一致,伸缩缝应采用沥青砂浆嵌缝或耐候胶封闭处理,且不得污染散水水泥面层。
散水下基土须夯填密实,夯实后浇筑散水砼前宜干铺100㎜厚黄砂(可掺入适量0.7石料)做“防冻胀层”。
第三十条当外墙采用“磨菇石”等表面不平整材料时,其与散水交接处宜采用与石材同色的平砖镶贴或采取其他措施,保证散水缝隙均匀平顺、宽窄一致。
第三十一条为加强砼散水转角保护,应在转角处沿45°开缝,并在转角处一律设Φ12长3m的保护钢筋(钢筋设Φ6地脚@600),施工时埋于散水上阳角处。
第三十二条室外台阶应与主体结构断开,断缝应整齐且宽窄一致,其缝隙内可镶填5㎜玻璃条或采用耐候胶封闭处理。
第三十三条落水管安装前应先以屋面落水口为基准点,事先弹出竖直线,然后沿直线钻孔安装管卡(管卡不得用木楔固定),并垂线校正卡箍位置,管卡用扁钢厚度不小于3㎜,安装前应进行防腐处理。
PVC落水管的制作与安装工艺。
每节落水管的长度不应大于4m,接头处加设伸缩节,伸缩节下端应采用角钢支架固定。
落水管的固定间距应不大于1.2m,距地不小于2m处应采用钢管,管埋入散水深度不小于50mm。
落水管应在距散水200mm高度处开排水口,口高200mm,排水口下端用钢板焊接封闭,并作出排水坡度。
第三十四条装饰装修施工,应加强半成品、成品的保护,防止污染和损坏。
第三十五条高温天气情况下现场拌制的砼、砂浆自搅拌出料到浇(砌)筑完毕的连续时间不得超过规定时间。
其中C30以下砼不得超出90分钟,C30以上砼不得超出60分钟;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情况下在2~3小时内用完,严禁使用隔夜砂浆。
楼地面工程第一条地面各构造层应在室内装饰工程基本完工后进行。
施工时应先在墙上弹出各层控制线,避免地面不平整、倒坡、超高等现象。
第二条地面工程施工前,必须对楼面落地灰进行清理,保证基层与楼面粘结紧密。
第三条当采用陶粒、炉渣、加气砼碎料做垫层时,垫层表面必须平整,不得有明显坑洼、凹凸不平。
表面应用原浆划出有规则的纹路以便面层与垫层良好粘结,防止空鼓,提高观感。
施工完成后,应注意成品保护,不得在其强度未达到要求时上车、上人踩压。
第四条地面垫层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并按规定留置同条件试块进行检验。
因特殊要求不镶贴地面砖的,垫层表面应采取必要的防水处理,防止装修过程中漏水对楼下造成影响。
第五条地板砖铺贴前应先进行选砖,要求保证颜色、几何尺寸一致,平整度符合要求,使纵横砖缝顺直、美观。
第六条地板砖铺贴前应在基层上弹线,相同规格的地板砖跨门口砖缝要对正顺直。
当跨门口砖的颜色、规格不一致时,应采用彩砖过渡(其宽度为洞口宽度)。
第七条地板砖铺贴应采用“干粘法”施工。
其基层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以素浆粘结,地板砖背面刮素浆应力求厚度均匀,防止地板空鼓。
第八条当采用石材地面并进行湿作业法施工的情况下,应对石材进行防碱背涂处理。
第九条楼地面地板砖镶贴实行拉缝做法,缝宽宜控制在3~5㎜范围内,但同一住户内砖缝应一致、顺直,勾缝光滑,缝深浅一致。
第十条楼地面地板砖镶贴时应先进行排砖设计,转角部分尚应进行现场放样。
非整砖应设于墙角、管后等不明显部位,遇小于半砖的地砖一律采用两个大半块拼贴,严禁出现不足1/3宽度的“破活”。
第十一条地板砖遇地漏、管根部位应采用套割,造型应美观大方,不得用碎砖条拼贴。
第十二条地板砖铺贴完成后应养护不少于3天,养护期内禁止上人踩压。
第十三条墙面为面砖时,应为墙面砖压地面砖。
外墙外保温工程第一条各类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均应按建筑节能要求进行外墙外保温施工,严禁私自变更设计文件中有关建筑节能的内容。
第二条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应严格按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要求执行。
第三条外墙外保温材料应选择工艺成熟、并适用于本地区的材料,未经实践验证严禁使用新型外保温材料。
严禁使用防火等级达不到B2级及以上要求的外墙外保温材料。
外墙外保温的主要材料进场后,必须经过进场复试和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四条除与墙体同时施工的外墙外保温施工外,其他施工均应在主体结构验收合格且存在缺陷经处理完成后进行。
湿法作业的外墙外保温施工不得在冬期进行。
第五条当采用FTC相变保温材料做外墙外保温系统时,保温砂浆的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FTC相变保温材料的厚度不得小于50mm,并应现场用钢针插入检验。
第六条FTC相变保温材料保温层应分层抹灰,每遍抹灰的时间间隔应在24小时以上,每层抹灰厚度不宜大于20mm。
第一层抹灰应压实并于墙面粘结牢固,最后一层应用刮杠进行搓平处理。
第七条FTC相变保温材料应采用专业搅拌工具进行现场搅拌,严禁使用搅拌机搅拌保温砂浆。
第八条采用FTC相变保温材料做为外墙保温层的,六层以下多层建筑外墙可采用面砖;当建筑高度大于20m时,面层应为涂料。
第九条FTC相变保温材料保温层干燥后表面必须做3~5mm聚合物抗裂砂浆保护层(当面层为涂料时,保护层内应嵌耐碱涂塑玻纤网格布;当面层为瓷砖时,保护层内应嵌铅丝网片,铅丝网片的规格应为直径不小于0.9mm,网格孔径1.25cm×1.25cm)。
第十条FTC相变保温材料保护层内嵌的耐碱涂塑玻纤网格布或铅丝网片的搭接长度及加强部位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在外墙大角及门窗四角处进行加强构造处理。
第十一条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直接做保温层时,保温砌块的保温性能及强度必须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