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危机的成因与财务预警分析方法研究背景市场竞争的残酷和激烈,把一个又一个曾经经营得很好的企业推向死亡之海,究其根本原因,归结为一点:财务危机,财务危机才是企业最终经营终结的主要原因。
财务危机就是企业财务管理失误,导致财务失控,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最后导致企业推出市场。
可见,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财务管理,“经济越发展,财务越重要。
”不是一句口号,应该落到实践。
财务管理很重要,一个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往往是企业自身、投资者和债权人关注的焦点。
因为一个营运良好、财务健康的企业不但可以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信誉及扩展筹资渠道,也使投资者信心倍增。
相反,一个陷入财务困境或濒临破产的企业乏力吸引投资,而更让原有投资者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
因此,及早地发现企业财务危机信号,使经营着能够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企业经营,防范财务危机。
我们小组正是基于这一动机,旨在通过研究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从而建立效果较好、可用于跨行业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判别模型,并对怎样预防和控制财务危机的发生提出一些看法。
一、财务危机定义及基本特征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财务危机”有许多不同的定义。
(1)在Beaver[lJ的研究中,79家财务危机公司包括59家破产公司、16家优先股股利公司和3家拖欠债务的公司。
由此可见,Beaver把破产、拖欠股股利、拖欠债务界定为财务危机。
(2)Altman〔幻定义的财务危机是“进入法定破产的企业”。
Deakin(1972)为财务危机公司“仅包括已经破产、无力偿还债务或为债权人利益而己经清算的公司”。
(3)Carmichael〔们认为财务危机是企业履行义务时受阻,具体表现为流动足、权益不足、债务拖欠及流动资金不足四种形式。
(4)Froster〔习将财务危机定义为“除非对经济实体的经营或结构实行大规组否则就无法解决的严重变现问题”。
(5)ROSs等〔6]则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定义企业的财务危机:第一,企业失败,即企业清算后仍无法支付债权人的债务;第二,法定破产,即企业或债权人向法院申请企业破产;第三,技术破产,即企业无法按期履行债务合约付息还本;第四,会计破产,即企业的账面净资产出现负数,资不抵债。
(6)谷棋和刘淑莲将财务危机定义为“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包括从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到破产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
由于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而引发的支付能力不足,通常是暂时的和比较次要的困难,一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补救,如通过协商,求得债权人让步,延长偿债期限,或通过资产抵押等借新债还旧债”。
财务危机是指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 包括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到破产, 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
从这一定义出发可以发现财务危机具有的几个典型特征。
1、财务危机具有客观积累性财务危机的客观积累性表现为期间概念, 它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在资金筹集、投资、占用、耗费、回收、分配等各个环节上所出现的失误, 而非会计报表上某一时点上某一项目的失误。
也就是说, 财务危机积累是各种财务活动行为失误的综合反映。
例如, 在筹资投资决策方面, 由于筹资渠道不畅通, 不能保证投资计划顺利实施, 以至投资效益不能如期实现, 或因投资决策失误, 造成资金回收困难, 或因筹资结构与投资结构配比不当, 造成还款期过于集中; 在生产方面,由于管理不善, 造成生产成本增加, 形成亏损, 或产品质量不达标, 造成产品积压; 在营销方面, 由于市场定位不准, 或促销手段落后或售后服务跟不上,以至造成产品滞销, 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造成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出量大于现金流入量, 以至企业不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而引发了财务危机。
2、财务危机具有突发性财务危机由于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其中有些因素是可以把握和控制的,但更多因素是爆发性的、意外性的, 有的甚至是急转直下的。
例如, 某企业经营状况很好, 但由于一个长期贸易伙伴在事先没有察觉的情况下, 突然宣布倒闭, 造成数额巨大的应收账款不能预期收回, 使企业陷入困境。
在突变性这一特征显现时, 若在企业承担短期风险的控制能力范围内, 企业则可安然度过风险; 相反, 若超过企业短期承担风险的最高限度, 那么企业就将陷入危机。
3、财务危机具有多样性财务危机的多样性主要受企业经营环境的多样化和企业经营过程的多样化以及财务行为方式多样化影响。
首先, 是受企业经营环境多样化的影响。
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 而且要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 不仅面对传统产品市场的竞争, 而且要面对高科技产品市场的竞争。
这样多样化的经营环境必然会给企业造成多样性的危机影响。
其次, 是受企业经营过程多样化的影响。
企业生产经营, 不是简单的一个环节, 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每一个过程中的失误都可能形成财务危机。
再次, 是受财务行为方式多样化的影响。
企业财务行为方式包括筹资、投资、资金使用、资金回收、利润分配等, 在这些活动环节中不管哪一个环节出问题, 也都可能会带来财务危机。
4、财务危机具有灾难性财务危机包括多种情况, 不管是资金管理技术失败, 还是企业破产, 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都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损失。
但是, 因资金管理技术失败而引发的偿债能力不够的问题, 相对而言, 在诸多危机种类中, 是比较轻微、比较次要的,一般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加以补救, 如通过协商、求得债权人让步、延长偿债期限或进行债务重组; 或通过担保、资产抵押等形式借新债还旧账。
这样做虽然可以避免破产, 但企业也为此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如增加了资金成本或提高了财务风险程度。
至于破产,所给企业带来的必然是毁灭性灾难。
5、财务危机具有可预见性财务危机的发生有其必然性, 因为财务危机是企业生产经营中长期财务矛盾日积月累形成的。
因此,财务管理者只要遇事多留心, 多问几个为什么, 就不难发现财务危机的苗头。
二、财务危机的表现形式财务危机的表现通常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资金不足、债务延期支付;第二阶段周转不灵、债务违约;第三阶段,负债总额超过资产总额,企业的账面净资产为负数;第四阶段,丧失清偿能力走向清算破产;第五阶段,即为法定破产。
财务危机从其表现形式来看又可以分为资产存量危机和资产流量危机。
资产存量危机即为资产价值小于负债,净资产为负数,资不抵债。
资产流量危机即为企业缺少能够偿还短期到期债务的现金流。
三、财务危机的预兆分析财务管理者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 应多加注意有关企业经营行为, 光算算账是远远不够的, 应多和其他部门沟通, 及时了解资金需求状况, 只要细心,财务危机还是比较容易识别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发生财务危机的先兆:(一)生产方面:1、生产设备大幅度扩充。
公司的设备大幅度增加了, 但其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未能完全很好配合, 从而导致资金沉淀, 由此引发财务危机。
2 存货大幅度变动。
一段时间内, 存货大幅增加或大幅减少, 都是不正常的。
3、规模过度扩张。
在过度规模扩张的过程中, 企业未进行严密的预算与管理, 很可能会发生周转资金不足的现象。
因而, 对于大举收购企业(或资产)的行为要多加注意, 要能够透过繁华的表象发现破产的征兆。
(二)经营方面1、公司高层大幅度变动一段时间内, 一些公司董事会人员、其他高管人员的改组或离职。
2、经常拖欠银行借款和员工薪水企业信用状况糟糕, 经常拖欠银行贷款, 员工薪水经常迟发。
3、企业信誉不断降低企业信誉是现代企业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 是企业在长期经营中创立和积累起来的各种理财优越条件和无形资源。
有了这种特殊性质的资源, 企业就能顺利地从银行贷到款, 就能顺利地把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等。
一旦信誉受损, 企业的筹资、融资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关联企业间经济往来、信誉结算就将无法开展。
由此可见, 当企业信誉降低时, 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就有了先兆。
4、市场竞争力不断减弱市场竞争力的高低, 主要体现在企业产品所占的市场占有份额和盈利能力上。
如果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很高, 且盈利空间很大, 说明企业市场竞争力很强。
相反, 如果企业的产品出现压库现象, 造成市场占有率明显下降; 或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未变, 但盈利空间却在明显缩小, 则说明企业市场竞争力在减弱, 企业竞争力一旦由强变弱, 企业就无法按计划、按目标生产经营自己的产品, 从而就埋下了发生财务危机的伏笔。
5、经济效益严重滑坡经济效益指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 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都要由经济效益体现出来。
如果企业销售额上不去, 成本却在不断攀升, 导致盈利空间在逐步缩小, 甚至连年出现亏损。
这就出现了财务危机的明显征兆。
若长期下去, 企业必然陷入绝境。
(三)销售方面:1、销售的非预期下跌销售的下降会引起企业各部门的高度关注,但是,大多数人往往将销量的下降仅看作是销售问题,会用调整价格、产品品种或加强促销来解释,而不考虑财务问题。
事实上,销售量的下降会带来严重的财务问题,尤其是非预期的下降,只不过可能不会立即反应出来。
比如,当一个销售量正在下跌的企业,仍在扩大向其客户提供赊销时,管理人员就应该预料到其现金流量将面临的困境。
为什么销售下降时,财务危机不会马上出现呢?主要是由于现金流量的滞后性。
如一个企业月销售额流入量减少了,但企业仍要按正常销售支付采购费和其他开支,因而必定存在潜在问题。
如果拿不出现金来填补缺口,就会使潜在问题变成现实的财务危机问题。
2、交易记录恶化。
交易纪录恶化不能仅理解为客户偿付贷款中的延期或违约现象, 财务部门应督促管理部门关注以下财务状况不佳的危机信号: ( 1) 客户一向是按期付款的,可是最近突然延期或拒绝付款,并未有正当理由说明; ( 2) 客户承认财务状况困难并请求延期付款; ( 3) 客户违约后未作出偿付承诺,或正式承诺后并未履行; ( 4) 客户与其债权人之间产生法律纠纷,债权人以法律手段要求偿付债款,并且数额巨大。
3、平均收款期延长。
当企业现金余额由于客户迟缓付款而逐渐延长时, 就会成为企业严重的财务问题, 这就是较长平均收账周期会吸收掉许多的现金的现象。
(四)财务管理方面:1、财务结构明显恶化财务结构恶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筹资结构不合理, 长、中、短期债务搭配不当。
这就会引发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筹资成本过高,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二是偿债高峰过于集中或过早到来, 造成偿债困难。
(2) 投资结构不合理, 长、中、短期投资比例失当, 有的项目选得不准, 有的投资超过风险限度。
这也会形成两个问题, 一是投资回报率低, 致使盈利能力减弱; 二是变现困难, 不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
(3) 生产结构不合理, 资产中存货、应收债权比例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