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与直角(二年级第一学期)
课题:
P60 /《角与直角》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组成,并能判断是否是角。 2.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能找出生活中的直角。 3. 利用拼割的方法来找出直角。 教学重点和关键: 从生活实例中认识角与直角,并且把实物抽象为图形“角” 。 教具准备: 课件、三角尺、不规则的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认识角: 1.师:根据图形的特点把它们分为两类: 学生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 (1) 按照角与非角来分; (2) 按 照 角 张 开 的 大 小 来 分; (3) 按照两条边的合并与否 来分。 学生活动
学生数角,用手势反馈。
学生指出钟面上的夹角。 生: 不一样, 他们张开的大小不 同。 学生观察三有尺。
学生试量,反馈方法并纠正。
学生观察测量方法。
学生进行判断
3.师: (课件出示图 P61/)小胖、小丁丁们正在在教室中做什么? 师: 你们想不想也去找一找身边的直角?如果没有三角尺, 你有没有办法 借助其它东西来测量直角呢?
(1)
(2)
(3)
(4)
(5)
(6)
(7)
(8) 学生反馈
师:大家分得很好,大部分小朋友是按照这样来分的。 (演示按角与非角 分的情况。 ) 板:
师:为什么这样分类,你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这里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为,相交在一个和两条直线。 象这样的图形称为“角”(板) 。 2.师:根据这样的方法,重新把图形分成“角与不是角”的两类。 师:另一部分为什么不是角? (揭示课题 “角”及一个图形角) 3.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试着折,并汇报。
师:这样折得到几个直
角?
三..(机动) 量一量,下列物体中有几个直角(出示学具几何形状) 《探》P57/ 7/(2) 四.总结。
学生口述: 用长方形纸上的一个 直角去测量, 用书的一个直角去 测量, 或用其它含有直角的都可 以当作工具等等。 (学生自由发 言。 ) 学生选用其一作为工具进行测 量。
师:如果只有这样的 3 张纸,怎么办?(三张纸分别是长方形、扇形和不
学生试折。
规则形。 ) *反馈测量情况。 师:出示不规则形的纸,你有没有办法创造出一个直角呢? **(演示折的方法:得到一个直角。 )
学生口述分类依据。 在老师的帮助下试讲述角的特 征。 学生重新分类。
角
顶点
学生跟读名称 边
边
(手指左边的集合圈,任选一个“角” ,请学生讲“顶点和边” ) 4.生活中的角: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角是无处不在的。 (出示一组图片)用彩色笔 来画一画找到示《探》P55/)数一数有几个角? 二.认识直角。 1. (出示三个钟面(分别是锐角,直角、钝角) (1) ) 师:这里有没有角?在哪里? 师:这三个角一样吗?为什么? 师: (出示 3 点的钟面)象这样的角叫“直角” (板书) (演示:把锐角和直角比,钝角和直角比。 ) 师:它们有什么区别? (2)师:生活中的直角有很多,如三角尺上就有(出示三角尺) 师:有几个角?找一找哪个是直角。 (3)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角,那他们是不是直角呢,我们可以用三角 尺来帮忙。请你试用直角来测量一下书的 4 个角是不是直角。 (课件演示量的过方法) 。 师: 把三角尺上的直角的顶点与书本的一个顶点重合, 再把尺上的一条直 角边与被测量的角的一条边重合,看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即可。 2.判断下列各图是不是直角: